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doc
5页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节选)康德在道德品质上,唯有真正的德行才是崇高的然而也有某些善良的内心品质是可爱的和美好的,并且就它们与德行是和谐一致的而论,也应该看作是高贵的,尽管它们确切说来并不能够说就是属于道德性的心性的有关这一点的判断,是微妙而复杂的确实,我们不能称那种心情就是有德的,它只是那些行为的一个来源——那些行为的确也出自德行,但其基础却只是以偶然的方式而与德行相一致,而就其本性来说却往往是与德行的普遍规律相抵触的某些温情好意——那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同情感的——乃是美好可爱的;因为它表明了对别人命运的善意的同情,而德行的原则也同样地会引导到那里不过这种善良的情感同时却是软弱的,而且总是盲目的因为假设这种感情在推动着你,要你花钱去帮助一个困苦的人,而你又欠了另一个人的债,这样就把你置于一种无法严格履行正义的义务的地位了所以,这种行为就显然不可能是出自任何德行方面的意图,因为这样一种情况不可能诱导你为了这一盲目的幻念而去牺牲一种更高的责任反之,当对全人类的普遍的友善成为了你的原则,而你又总是以自己的行为遵从着它的话,那时侯,对困苦者的爱始终都存在着,可是它却是被置于对自己的全盘义务的真正关系这一更高的立场之上的。
普遍的友善乃是同情别人不幸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正义的基础正是根据它的教诫,你就必须放弃现在的这一行为一旦这种感觉上升到它所应有的普遍性,那么它就是崇高的,但也是更冷酷的因为要我们的胸中对每一个人的遭遇都充满着温情,对别人的没一桩困苦都激荡着沉痛,这是不可能的事;否则的话,一个有德的人就会像赫拉克利特那样不断地沉浸在伤感的眼泪之中了,尽管他有着这一切好心肠,却无非是成了一个感伤的、无所作为的人而已第二种善良的感情——它确实也是美好的而又可爱的,但仍然不是一种真正的德行基础——就是殷勤;这种愿望是要以友好、以同意别人的要求并以我们的行为与别人的意愿相一致去使得别人高兴这种迷人的社会性的基础是美好的,这样一种心肠的温柔性也是好意的然而它却根本就不是德行凡是在更高的原则并没有为它设定界限并削弱它的地方,一切嘴儿就都可能从其中产生因为且不提对于与我们有关的那些人的殷勤,这个小圈子以外的其他的人往往就是一种不正之风假如一个人只采用这种推动力的话,那么这样一个人就可能会有一切的罪恶——并非是由于直接的品性,而是由于他太喜欢讨好别人了他会由于热心社交而成为一个撒谎者、一个帮闲者、一个酒鬼,如此等等因为他没有按照普遍的良好行为的准则在行事,儿时按照这样的一种品性在行事——这种品性其本身是美好的,但是当它不受控制而又没有原则的时候,就会是愚蠢的了。
因而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植根于原则之上,这些原则越是普遍,则它们也就越崇高和越高贵这些原则不是思辨的规律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它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而且它扩张到远远超出了同情和殷勤的特殊基础之外我相信,如果我说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那么我就概括了它的全部前者乃是普遍友好的基础;后者则是普遍敬意的基础而当这种感觉在一个人的心中达到了最大的完满性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就确实该爱他自己和尊重他自己——但这是仅就他乃是他那博大而高贵的感觉所扩及于于一切人之中的一个人而言唯有当一个人使他自己的品性服从于如此之广博的品性的时候,我们善良的动机才能成比例地加以运用,并且会完成成其为德行美的那种高贵的形态有鉴于人性的弱点以及普遍的道德感对于绝大多数人心所能施加的力量之薄弱,天意便在我们身上安置了这类辅助性的冲动作为对德行的补充;它们在推动某些人并无原则地去做美好的行为的同时,也给另外那些受着原则所支配的人们以一种更大的驱策和一种更强的冲动去趋向于美好的行为同情和殷勤乃是美好行为的基础,但它们或许回被一种庸俗的自私自利之压倒的重量所窒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它们根本就不是德行的直接基础,尽管它们既然因为与之相关而受到尊敬,于是也就博得了它们的那种名声。
因此,我可以称它们被采用的德行,而把那些有赖于原则的称之为真实的德行前者是美妙动人的,而后者却是崇高而可敬的受前一种感情所支配的人便是善心的;反之,人们却有权说一个依据原则而有德行的人的心是一颗高贵的心,而称他本人是一个正直的人这种被采用的德行和真实的德行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对好心好意的行为都带来一种直接的欣慰好心的人依据直接的殷勤感,没有其他的想法而自由自在恬然自得地活下去,并对任何别人的困苦都感到由衷的同情可是既然这种道德的同情还不足以把怠惰的人性驱向对公共有利的行为,于是天意就在我们身上安置了另一种感情;它是美妙的,能使我们行动起来,并且还能导致庸俗的仔细与共同的享乐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这就是荣誉感,而继之而来的便是羞耻心别人对我们的优点都可能具有什么意见以及他们对我们的行为如何判断,乃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动机,它诱导我们做出许多牺牲一大部分人由于好心肠所直接产生的激动或者是从原则出发所不会做出来的事情,却往往是单纯由于表面上的缘故、由于一种非常有用的但其本身却有时非常之浅薄的幻想而竟然发生了,就仿佛是别人的判断就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和我们的行动似的由于这种动力而发生的事,疑点也不是道德性的,因而美意个想被别人认为是如此的人,都小心翼翼地在岩石着自己的荣誉欲的冬季。
折中品性甚至于也不如好心肠那么紧密地与可敬的德行相关联,因为它不是直接由于行为的美好而只是由于它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否合宜而被引发的既然荣誉感也很美妙,所以我就可以把由此而形成的与德行相类似的东西称之为德行的闪光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人们的心灵方式——就这三种感情之中的某一种在驾驭着它们并决定了其道德性格而言——我们便发现热门每一种都与通常所划分的气质中的某一种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此外,对道德感的巨大缺乏还成为这些谨小慎微的人们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并非好像是各种不同的心灵方式的特性的主要标志符合于我们所考察的思路——因为我们在本书中根本不考虑庸俗的感情,例如自私、共同的欢娱等等,但习惯上的分类所首先着眼的正是这类品质——而是因为上述美好的道德感情很容易与这类气质中的这一种或另一种相结合,并且实际上大部分也是与之结合在一起的对于人性之美和价值有着一种内心的感情,以及心灵有一种决心与力强要把自己的全部行动都归结于此作为其普遍的基础——这便是真诚,它和轻薄的寻欢作乐、心性轻佻的反复无常是无缘的它甚至于很接近于沉痛;就其是建立在那种畏惧感之上而言,那时一种甜美而高尚的感情那种畏惧感是一个手束缚的灵魂,当其怀着一种伟大的意图但又看到他所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种种危险以及自己眼前的艰辛而又巨大的自我克服的胜利时,所会感受到的。
这样,由原则而产生的真正的德行其本身就有着某些东西,看来是与温和意义上的忧郁的心灵状态相一致的好心肠、一种依所遇到的情境而在每中个别情况中都被同情或善意所感动的内心之美及其敏感性,是非常之衣服虞情况的变化的;而且灵魂的运动既然并不有赖于一种普遍的原则,所以它就轻易地会随着对象所呈现的这一方面或另一方面而采取变化不同的形态而且既然这种品性是趋向于优美的,所以看来它就是与那种心灵方式是变化多端的而且是屈服于享乐的我们所以称之为被采用的德行的那种可爱的品质,就必须是向这种气质里面去寻求荣誉感往往都被当作是激动型的情绪的一个标志,而我们就可以由此采取一种描述那样一种性格的立场来探索那种美妙感觉——它们大部分只不过是以炫耀为目的——的道德的后果从来都不会有人是没有任何美妙感受的痕迹的,然而在谨小慎微的性格之中却呈现出严重地缺乏这种东西,那也可以称之为比较地麻木不仁吧;这样的人我们甚至于可以剥掉他的庸俗的动机,例如贪财等等,可是我们却仍然可以把它和其他密切相关的品性都留下给他,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属于本书的计划之内现在让我们对气质所采用的分类来进一步考察崇高感和优美感,主要地是就它们都是道德的而言一个在感情上是属于忧郁型的人之所以被如此称呼,并非因为他被剥夺了生活的欢乐而忧虑着自己会陷入阴郁的沉痛,而是因为当他的感情被扩大到超出一定程度时,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走上了错误的方向时,他的感情就更容易趋向于这一种状态而不是另一种状态。
于是首先他就有了一种崇高感即使是优美——他也同样对它是有感受的——必定也不仅是使他迷恋,而且同时还引起他的惊奇,从而使他感动享乐在他也是真诚的,而并不因此就来得少一些一切崇高的情操都要比优美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媚力更加令人沉醉他的幸福首先是满意而不是欢乐他是坚定的因此之故,他就使自己的感情听命于原则他们所服从的这种原则越是具有普遍性,而且把低级的感情也包括在内的那种高级感情越是广阔,他们也就越是因此而不屈从于种种无偿的变化品性的一切特殊的基础都是要服从各种例外和变化的,只要它们不是从这样一个更高一级的基础之上腿出来的那位快活而友好的阿尔塞斯特说:我热爱并且珍惜我的妻子,因为她美丽动人而又聪明但是当她由于疾病而形象改变、由于年老而粗鲁并且在最初的陶醉消失之后对于你也并不再显得比任何别人更为聪明时,那时候情形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是基础已经不再存在了,那时侯人的品性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相反地,让我们举出那位善良而坚定的阿德拉斯特为例,他自思自想道:我要满怀爱情和敬意来对待这个人,因为他是我的妻子这种心情是高贵的和慷慨的此后,偶然的魅力可能发生变化,然而她却永远都是他的妻子高贵的基础是始终如一的,并不是那么屈服于外界事物的变化无常。
与冲动相形之下,原则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而冲动则只不过是由个别的机缘所激发的而已;因此,一个有原则的人就与一个偶然被好心或怜爱的动力所控制的人,是处在相对立的地位的但是假如他内心深处的秘密的话是在这样地向他说:“我必须要帮助那个人,因为他在受苦难,而并非因为因为他是我的什么朋友或伙伴,或者是我以为他能有一天怀着感激之情来报答我现在没有时间来推理、拿问题来拖延时间了;他是一个人;凡是人所遭遇的,我也都会碰到 ”那么又将如何呢?这时候他就把自己的作为——以其不变性,同时也由于他那普遍的适用性——维持在人性中的善意的最高基础之上,并且那是极为崇高的我将继续我的论述一个属于忧郁型心灵结构的人,不大关心别人是怎样判断的,别人认为什么是善或真,他在这方面依靠的仅仅是他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的动机出自于原则的本性,所以他不轻易同意别人的想法,他那坚定性却也有时候退化成为自以为是他以漠然的态度看待风尚的变化,他以鄙视的态度看待风尚的炫耀友谊是崇高的,因此他是有感情的他或许会丧失一个善变的朋友,可是后者却不讳那么快就忘记他即使是对于已经消失了的友谊的回忆,对他也是可贵的娴于辞令是优美的,而深思的缄默则是崇高的他对自己的和别人的秘密,是一个良好的保卫者。
真实性是崇高的,而且他痛恨谎言和虚伪他对于人性的尊严,有着一种高度的感情他重视他自己,并且把一个人看作是一种值得尊重的造化产物他不能忍受恶意的侮辱,他在自己高贵的胸中呼吸着自由一切枷锁,从人们在宫廷里所佩戴的金饰直到船奴们身上沉重的铁链,对于他都是可憎的他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一个严厉的审判官,而且也常常不免对自己以及对世界都会厌倦在这一品格的退化过程中,诚挚就会倾向于沉郁,忠诚就会倾向于狂热,而热爱自由则倾向于激情侮辱和不公正在他身上点燃了复仇的欲望这时候,他就很可怕了他不顾危险并且蔑视死亡由于他感情的颠倒错乱和缺少一种清明的理性,他就沦于铤而走险——激情、幻想、进攻如果他的理智更脆弱一点的话,他就会成为一个怪人——成为梦兆、预感和奇迹的征象,他就有成为一个幻想家或一个妄人的危险具有活泼的心灵结构的人,具有一种占有主导地位的优美感因此,他的欢乐是开心的和生气勃勃的如果他不高兴的话,他就会不满意,而且也不会懂得什么心平气和多样性是优美的,而且他喜欢变化他在自己身上和他的周围寻找欢乐,他使别人高兴,他是一个很好的伙伴他有着大量道德上的同情心别人的快乐是他惬意,而别人的烦恼则使他内心不安他的道德感是优美的,只不过并没有原则而总是取决于某种对象所给他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