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单元-单元测试卷(合集)-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3份打包含答案)_1.docx

43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88369
  • 上传时间:2024-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09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单元-单元测试卷(合集)-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3份打包,含答案)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① 莫道桑榆晚②,为霞尚满天 【注释】①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②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诗都有叙事的部分,甲诗写了自己被贬的经历,乙诗写了自己老去的表现。

      B.甲诗中,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C.乙诗中,刘禹锡写了人老去虽然全是难过之处,但是依然内心觉得畅快且自在,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 D.甲乙两诗皆情感丰富且转折自然,后人多以甲诗最后一句自勉自励,借乙诗最后一句慨叹自怜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5)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颔联和颈联 __ ,_____________ 4.直接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 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不应有恨,___ ?(苏轼《水调歌头》) (7)___, 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5.小粤在探究“古诗文中的乐器”中发现,“笛子"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描写对象请你结合知识卡片帮他解释以下诗句中“笛子”意象在抒发情感方面的作用 知识卡片 “横笛”,即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古诗文中的“横笛”常表达征人思乡、游子思归、思友悼故、悲秋之意、田园情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

      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被人们所称道?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③,万古惟留楚客④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⑥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⑥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唐代宗大历八年,刘长卿被贬,迁谪经过长沙凭吊贾谊时作此诗②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③栖迟:停留,居留④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⑤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⑥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才调更无伦”,“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 B.刘诗颔联的意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C.“有道"的汉文帝恩犹薄,昏聩无能的楚怀王就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这里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 D.刘诗尾联“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无罪,为何放逐天涯?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9.这两首诗都采用了什么手法?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语文科代表小远搜集整理了一个知识卡片并对此诗作简要赏析,请你补全该赏析 知识卡片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起来,诗中的“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诗中的“虚”指①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②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③回忆:已逝之景的情境④联想:由此及坡,从对方的角度写 小远:该诗实写诗人羁旅中目睹的山村霜月早行图——寒冷凄清又不失明丽,同时又借梦虚写了(1) _________________虚实结合,更好地抒发了(2) 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②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③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④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羌: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之一②元昊:西夏开国皇帝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④固:坚定,坚决 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 异: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3)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故: (4)会王伦寇淮南 会: 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14.阅读以上两段文字,分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乙】文中的表现 1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品鉴古人的玩品 【材料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材料二】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九、老苏、曾子固、陈同甫、陆务观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羸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而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 乃以一婢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辄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④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袁宏道《答王以明》) 【注释】①口味 (qū) : 口张开合不拢, 形容受到震惊。

      ②帙(zhì) : 卷③羸(léi) 马: 备马④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材料三】 临江仙 [宋]朱敦儒① 生长西都逢化日②,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注释】①朱敦儒曾生活在西都,一生落拓不羁,恃才傲物51岁才出仕做官,68岁因主战被免,78岁卒②化日:指太阳光, 白昼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2)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