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非逻辑性表达的应对之策.docx
9页谈学生“非逻辑性表达”的应对之策 【Summary】逻辑性的表达是有序的、规范的、得体的语言输出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大量的非逻辑性表达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有效的情境,关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从而使学生的表达具有逻辑性Key】非逻辑性表达;情境;跨文化意识;语法教学G623.31 【文献标志码】A 1005-6009(2017)17-0045-03【作者简介】王雪琴,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5)教师,一级教师语言如果失去了逻辑性,那么它表情达意的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在日常的课堂观摩中,笔者发现有不少英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的培养在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朗读、背诵、表演、对话时,教师只是关注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不重视学生表达是否完整、流畅、有逻辑性,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一、学生“非逻辑性表达”的现象及成因表达的有序性不够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语序颠倒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序性不足,原因在于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缩水表达的得体度不够在日常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经常与具体的情境、场合、对象及个人身份不符,表达不够得体。
如一名学生上课时与女外教对话:Whats your name? Im Lucy. How old are you?Its...可以看出,學生表达不够得体,是因为他们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表达的关联度不够这表现为学生回答的语句或少主语,或少宾语,或少其他成分,或答非所问;表达常常缺乏连续性,一会中断,一会又开始;有的学生不关注事情发生的因果联系、前后次序,表达前言不搭后语原因在于语篇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无效、低效、无趣,这些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只能用简短的词语来表达无关联的问题表达的规范度不够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要么一句话中出现好几个时态,前后矛盾,要么表达随意,无句子结构可言这主要由语法教学过分弱化导致二、学生“非逻辑性表达”的应对之策(一)搭建“脚手架”,提高表达的有序性搭建语言支架,不仅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下文,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2 What a day!的Story time为例,试谈如何搭建语言支架1.运用简笔画简笔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简笔画,提取有用信息,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表达。
本课出现的天气及活动较多且零散,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某位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通过Listen and choose环节让学生根据问题How was the weather?选择文中谈到的天气,然后再通过听明确天气出现的顺序,教师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复述时迅速、有序地画出太阳、乌云、风、雨等气象符号的简笔画接着学生略读、自读,引出时间及活动,教师提取有用信息并板书,为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提供线索,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有序2.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思维变得清晰可视,将抽象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组织性的图示这能为学生的有序表达提供保障学完课文后,教师设计了思维导图(见图1),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结合所学语篇内容,小组合作,采用retell by yourself, retell together, retell one by one等形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个性化展示,如此学生便实现了有序表达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表达的得体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使语言更符合语境和文体的要求1.在拓展运用中频繁接触西方文化语言意识是语言思维的基础,语言思维是语言意识的延展,有了语言意识才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思维。
教材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依托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适度拓展,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触率,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如,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3 A healthy diet(Culture time)讲述的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兴致高昂,于是教师问: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m? 教师呈现西方文明用餐礼仪的绘本,然后接着问Then tell me what they are.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更为学生进行合理的口语交际打好了基础2.从创设语言环境到模拟语言输出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1]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始终与语言学习形影不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学生学会合理表达不可缺少的途径如,为了让学生正确使用询问或征求他人意见的委婉用语Would you like...及回答Yes, please./No, thanks. 为了让学生理解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这些语言点,教师将教室布置成snack bar,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对话,使用语言。
三)有效提问,提高表达的关联度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合理、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并对故事中的情节及人物进行简单的判断,有助于学生内化新知,提高语言表达的关联性1.巧设问题式过渡语,激发语言表达动机 问题式过渡语即教师概括上一个环节内容,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引出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5 A party的语篇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与本课话题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本课的主题Party,通过提问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T: Look at these pictures.Whats this in English?S: Its a balloon/a clown/a lollipop...T: Guess!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S: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party.(教师揭题并板书be going to)T: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part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arty?S: Who are going to the party?(Who?) Why are they going to the party?(Why?)What...?Where...?How many...?2.细化阅读问题层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的设计应有目的性和层次性,应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并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學以Unit 5 A party为例,揭题后,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任务:Task 1 Watch and chooseWho is going to have the party?A.Su Hai, Wang Bing, Yang Ling, Liu Tao and Mike.B.Su Hai,Wang Bing, Yang Ling and Liu Tao.Task 2 Read,match and say(见图2)What are they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任务1,教师采用难度较小的看动画选答案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又播放了一遍动画,让学生再次确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任务2中,教师适当提升难度,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配对,理清人物关系及情节,然后再利用目标语进行练习反馈,从而达到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四)构建语言环境,提升表达的规范度任何语言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语法教学时,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并让学生在语法接触中形成语法意识,归纳语法规则,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规范。
1.在情境中理解语法,发展规范表达意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语法项目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理解语言,为学生的规范表达做好准备如教学Unit 5 A party(Grammar time)时,教师设计如下对话:Free talkT:What day is it today?S:Its Friday.T:The weekend is coming. Im going to buy things in the shop tomorrow afternoon.(出示日历,指出tomorrow即Saturday)What about you?S: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omorrow afternoon.…………Work in pairs.教师在日历中圈出几个日期,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计划运用到的主要句型有:Im going to...+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本课的目标项目语为一般将来时结构教师采用自由交谈,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tomorrow的含义,并从谈论自己明天下午的计划着手,让学生知晓be going to 要和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学生进行多次模仿练习后,教师出示日历并在日历中圈出代表将来的若干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间谈论自己将来某一天的计划,提示学生在表达时一定要带上时间状语经过多次操练,学生已然知道将来时要和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并养成了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2.归纳语法规则,提高规范表达能力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Grammar time)时,教师设置如下情境,播放一段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描述他们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下:T: 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them?S: Yes.Theyre our classmates.T: Look!What is he doing?S: He is ...T: What is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Whatare you doing?S: ...is.../They are.../Im .../Were...本节课,教师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创设语境,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操练语言项目通过操练,学生归纳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结构:主语+be+动词ing,发展了自主归纳语法规则的能力,这为语言的规范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的表达具有逻辑性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各种语言表达活动,引导学生规范、有序地使用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更富逻辑性Reference】[1]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