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审美.doc
7页科学研究与审美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学与人文是两个完全不同 的领域科学一向以严谨、务实著称然而,在忠实 于实验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背后,却有着非常人文 化的审美诉求自然现象纷繁多样,杂乱无章,但在 科学家眼中却充满了秩序与和谐,科学研究的目的就 在于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这种意义上,科学理 论不仅要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还要通过揭示规律展现 自然界的和谐因此,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是“求真” 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这就注定科学的创造 性思维中需要审美能力的支持科学美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曾 结合自己的科学工作深有感触地指出“艺术和科学都 追求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一一美,但艺术工作者和科 学工作者都具有不同的创造模式,这一点可以说使我 苦思不得其解那么,美是什么?在《精确科学中美 的意义》一文中,海森堡给美下了一个定义我认为 这个定义是恰当的海森堡的定义可追溯到古代,他 说美是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恰到好 处的和谐思考再三,我认为这个定义揭示了我们通 常所说的美的本质它同样适用于《李尔王》、《庄严 弥撒曲》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思维需要 美感和鉴赏力科学史上,无论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学、 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等 等,它们不仅是科学理论,更是被视为“科学的艺术 品”。
在科学领域,不仅是科学理论、原理、定律,就 是研究过程本身也充满了美感DNA双螺旋结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 一,然而,这一伟大的发现发表在1953年的《自然》 杂志上,却只用了不到两页的篇幅这个被称之为“双 螺旋”的DNA结构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激情和美感有一次,沃森得到几张DNA的X光衍射照片他 拿起一个放大镜,仔细扫视图画突然,他把目光停 在一个十字状的地方,对克里克说:“这地方有个交叉 我看这种螺旋很可能是双层的,就像一个扶梯,旋转 而上,两边各有一个扶手沃森的话让克里克也兴奋 了起来但是连续十几个月,两人怎样都摆弄不出一 个理想的模型1953年元旦刚过,他们又做了一个新 模型在两股糖与磷酸组成的双螺旋链之间夹着碱基 对这个模型倒是与已知的资料相符,但看上去很别 扭当时已知的碱基有四种:腺卩票吟(A)、鸟瞟吟(G)、胞喀噪(C)和胸腺n密噪(T)当A与A和T与T相 对接,可以符合已知的数据,但因碱基分子大小不同, 使两条螺旋骨架扭曲沃森陷入了沉思,认为自然界DNA应该有简洁、和谐及美的结构,不可能如此丑陋 沃森突发奇想他决定暂时抛开科学依据,对这个模 型纯粹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调整。
按长短搭配,让A和T及G和C配对终于,眼前的模型变得宛如一条凌空飞舞的彩绸,舒展自如,再检查全面情况,结果令沃森欣喜不已一一模型竟然正好与资料情况相符这 是何等美妙的过程,DNA结构之谜由此解开了在古希腊的学术传统中,以追求自由为最高目标的科学与人文原本是一体的,只是近代以后的学科分 化使科学与人文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今天,人文文化 与科学文化似乎已经形成巨大的鸿沟,彼此之间难以 沟通了然而,真正深刻理解科学和人文的人会把这 种现象看成是肤浅的假象,他们会把科学与艺术、科 学与美的关系看作科学界永恒的激动人心的话题例 如开普勒说过“数学是美的原型”,希尔伯特则将科学 比做“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海森堡给出的定义为: “美是各部分相互间和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 谐”,他把毕达哥拉斯发现数学(比例)与美(和谐) 之间内在联系的,比作人类历史上真正重大的发现之O他说/如果大自然把我们引向人们先前从未遇到过的极其简单和美的数学形式,那么,我们将不得不 认为它们是真的"人们常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与善的结合可以达到美的境界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则会把真善 美的统一视为科学的最高境界自然界展现出来和谐、 简洁、统一的形态、秩序、节奏,要求科学既要揭示 其外在的形式的美,又要揭示其内存的理性与逻辑的 美。
那么,科学家眼中的美究竟是什么?是自然界的 简明、和谐、对称、统一和奇异在纷乱繁杂的自然表象中展现简洁明了的规律便 是一种科学美称自己是“一个到数学的简单性中寻 求真理的唯一可靠源泉的人”的爱因斯坦把科学的真 理性与简单性联系起来,他认为科学的重要目标是“寻 求一个能把观察到的事实连接在一起的思想体系,它 将具有最大可能的简单性”他相信,物理上真实的东 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在同事的眼里,爱因斯 坦在构造一种理论时,他采取的方法与艺术家所用的方法具有某种共同性,他的目的在于求得简单性和美 如果大自然是有规律的,那么它就应该是和谐的哥白尼在那个不合适宜的年代提出“异端的”日心说, 把耀眼的太阳放在中心位置,使人心理上感到愉悦, 各行星以简洁和谐的同心圆方式绕日运行,这种想法 令人愉快不只是把托勒密地心说的本轮均轮减少了一半,而是事物的美感不仅仅是和谐,还有均衡的对称叶 片的叶脉、飞鸟的双翅、蜜蜂的蜂巢等等无不体现着 对称的和谐之美在科学的领域,物理、化学的结构 与生物结构模型处处都展示对称的和谐之美从单摆 运动到正电子的存在,从凯库勒的苯环结构到沃森、 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都显示出了对称的科学美。
科学研究需要一种高超的审美能力繁杂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普遍的联系和统一性, 科学的目标就是揭示这种统一性人们在牛顿的万有 引力定律中,在迈尔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中,在麦 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方程式中,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在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 式中能够清晰地看见自然世界高度的统一性在给老 同学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从那些看来同直接可见的 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到他们的统一 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日常生活中恒定的物体,在相对论的时空中居然 长度会缩短,运动的时间变慢,直进的光线也会弯曲 T,不可思议吧!大哲学家培根说过:“没有一个极美 的东西不是在调和中有着某种奇异! ”你能想象到庞大 的生命信息只是由六十四个密码(二十种氨基酸)构 成吗?而这六十四个密码用四个字母构成,这意味着 整个绚丽异彩的生命世界竟然由四个核昔酸支撑起, 科学视域中的自然界真奇妙!在这种意义上,一个真正的研究者所拥有的能力, 不只是获取数据的操作性技能,无论方式多么巧妙,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必须拥有高度抽象的理性分析能力, 能洞悉数据背后的关联,因此,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 想象力和鉴赏力,就是那种善于从对称、和谐、简洁 和统一的结合上敏锐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去创立理论的 能力,这是一种高超的审美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物理 学家费曼要说“干物理得有鉴赏力”他正是凭着这种 审美鉴赏力去审视和欣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麦克 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体现的那种完美的结 构,感受对称性,守恒定律,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普遍 性;又通过自身的审美直觉去洞察自然界内在的美, 创造出了体现过去与未来之间对称性的费曼图,并进 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巧妙地避开了困扰量子场论 计算中的发散困难,为量子场论确立了标准程序为什么科学家如此重视审美问题?而且,似乎科 学越抽象和越精密,美的问题就越受到关注甚至有 人这样评论:“衡量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就,事实上就在 于衡量它的美学价值为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合 理性进行辩护,正是在它的美学价值方面其实,从 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源流上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审美 要求,不仅仅只是遵循了自然对象的特征,更多是源 于我们对自然的信念以及由此而确立的科学精神当 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建立起和谐秩序的自然观念, 并在人与自然之间构筑起一种非功利的自由关系时, 科学的精神也由此确立这种自由的关系就是审美的 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坚持自己审美的理 想爱因斯坦曾多次表示,科学的目的首先是提高人 的精神境界,在这个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与自然建立起 一种自由的关系。
一旦涉及到自由的话题,它就变得 非常人文了,这也恰恰说明了科学与人文本质是一体 的科学探索中的理性、自由、求真,科学精神倡导 的怀疑、批判和民主,都是人文的理想在这种意义 上,今天我们发展科学事业,仅仅强调外部投入和规 范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远远不够,必须以弘扬科学精 神为根本,让科学回归人文。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