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南京、苏州、上海考察游记.pdf
4页杭州、南京、苏州、上海考察游记随着 k138 列车的驶动我们为期10 天的考察之路开始了 在 10 天里我们有惊喜、有开心、有疲惫也有抱怨, 从杭州西湖的静谧闲适到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壮观与大气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的感受第一站杭州之行:杭州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错,途中经过漂亮的南山路南山路绿化很好,梧桐参天,路面很干净,两旁遍布酒吧茶楼咖啡馆,感觉很是悠闲路边的候车亭、亭都做得很艺术,一个城市的美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一点一滴流露出来的一直久闻北宋诗人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向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西湖可以说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媲美的,可以说天下就只有西湖了说起西湖就一定要提到西湖十景﹕三谭印月、南屏晚钟、双峰插云、断桥残雪 ,, 我比较喜欢的是断桥残雪因为这里一段美丽的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当年他们就在这里相会断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当时是一座石桥,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听说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欣赏西湖雪景,断桥独有情钟漫步在西湖蒙阴小路,感受着西湖水的温婉如玉和丝丝凉意,在炎炎的酷暑中,也是人间一大乐事游玩西湖接下来就是西湖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了杭州是丝绸生产的重要之地,也是中国丝绸的历史之源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了解的更多的是丝绸的纹样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纹饰演变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从博物馆衣物的纹饰来看, 早期的丝绸图案以几何纹样为主,威猛神武的动物虽然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但所表达的主要是凌驾于人间的神界;唐代以后的花鸟逐渐成为图案的主要题材,各种宝花、 缠枝纹以及花丛中飞舞的鸟鹊,透着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接下来我们来到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 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 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峰峦竞透,溪泉清澈,嘉木葱郁,古迹众多飞来峰与灵隐寺相邻, 飞来峰是由石头山构成, 这里的每一块石壁上都与许多传说,比如济公床、济公手印、一线天、三生石等等,为飞来峰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当然在飞来峰上与会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只要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它总会热情的亲上两口以示欢迎第二站南京之行在南京我们主要去了南京博物院、中山陵、明孝陵、 夫子庙还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晚上宿在南京很偏僻的一个宾馆,房间很大,很宽敞就是我们房间设施真是不怎样, 进入一检查床单有污迹, 台灯是坏的, 板凳竟然还断了一条腿,换房老板还生气, 整了半天才换好房, 真是无语了, 这怎是一个差字了,得严重破话好心情来到南京博物院一样比较深的还是这里的青铜器馆了这里的青铜器与其他地方的青铜器不同这里的青铜器大多小巧俊秀,可能都是江南一带的展品吧展品主要是从商代晚期到东汉时期的馆中有一件立鸟镶嵌的几何纹同壳,周身采用了银装饰,镶嵌了绿松石,壳的造型纤巧灵动在博物院里还有以感受啊,由于在里面呆了整整3 个多小时,我的全身都冻得发抖了之后来到夫子庙,来夫子庙当然不能不吃小吃,我早就听说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很出名,这次来了当然要尝一尝 去了一家回味店点了鸭血粉丝汤感觉粉丝汤味道还不错吃完小吃,又下逛了逛夫子庙的几条主要街道和夫子庙、秦淮河、乌衣巷、江南贡院等主要景点就出来了 出来最搞喜得竟然是找不到回去的公交车了绕了半天的路最终还是警察叔叔好呀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钟山风景区了,这里难以用“秀美”来形容中山陵风景区主要由三处平行排开的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组成,三个景点各有千秋来南京不逛中山陵就如同没来过一进中山陵的大门,才发现来这里的人真多,博爱坊前面总是聚集着一堆一堆的旅游团从博爱坊往上看, 一股恢宏的气势扑面而来, 这气势其实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不是恢宏二字能够完全表达的博爱上镌刻着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二字,在博爱坊与陵门之间的台阶两旁,种植了高大参天的青松翠柏,这和旁边的明孝陵神道两旁遍布石人石兽完全不同,这不是随意种植的, 而是表明中山先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当然要和封建社会的帝王有所不同 细心的人还不难发现, 这四栋主主体建筑清一色的蓝顶白墙,听到有导游介绍说, 中山先生逝世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举行国葬,而是由国民党进行党葬, 而国民的党旗是青天白日旗, 于是中山先生的陵墓就选择了青白两色,这也是国民党给予中山先生的无上荣誉从中山陵出来,开始徒步去明孝陵,明孝陵占地面积也很大,只是由于历史久远,留存下来的东西实在不多, 从金水桥进入景区后, 远远的就看见孝陵的陵门,这和中山陵的陵门的确风格迥异,单从这红墙和黄琉璃瓦顶就可以感觉出十足的皇家气派。
进入陵门就是庄严肃穆的陵园中心了,现存遗迹已经不多, 只剩下碑亭、升仙桥、方城、陵寝和护陵城墙碑亭里面立着康熙乾隆等帝王的御题碑,碑亭后面一条青石板路直通升仙桥升仙桥顾名思义就是朱元璋的灵柩经过的地方,意思是过了这个桥,朱元璋就升天了跨过升仙桥就到了方城,这是明朝独创的建筑形式, 是一种下城上楼的布局, 目前城顶只剩四壁颓垣, 城中是一条依势上升的阶梯隧道, 上去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的所在地了,不过目前墓葬尚未发掘,还埋在这座小山底下, 山上有一行文字说明“此山明太祖之墓”来南京不去侵华日军不能算是爱国同胞伴随着阴蒙的细雨,我们开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走进史料陈列馆, 这里主要陈列有: 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照片, 历史档案资料, 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 多位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军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崇善堂、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掩埋尸体的照片、 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审判的谷寿夫照片、 判决书等 让我看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 南京这座和平繁华、 名闻遐迩的大都市, 变成了惨不忍睹、阴森可怖的人间地狱,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我们可以忘记战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岁月第三站苏州之行来到苏州我们去了寒山寺、苏州博物馆、狮子林、拙政园还有观前街印象比较深的还是拙政园和观前街了 来到拙政园,比想象中的要小, 但别看园子小,里面却大有可观, 很长见识 这里的每个景点构思布局都是很讲究的,也是很有来历的,好多景点的的名字直接来源于古诗名句拙政”二字,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即取其之意而命名拙政园分东园、中园和西园三大部分,总体上上东疏西密,而中园是全园的精华中园里面山、水、石、池、林、亭、堂一应俱全,布局严整,错落有致 站在进门处往远处看, 一座宝塔映入眼帘, 和园中的整体景致非常协调,如果不作介绍, 很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园中之塔,实际上它是苏州另外一处景点--北寺塔这里运用的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借的是外景,的确为园子增色不少 看了看时间发现集合时间多了,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拙政园第四站上海之行上海之行许多上海的特色景点当然不能错过了,比如说田子坊、 上海滩、上海博物馆、城隍庙商业街、豫园、中华艺术宫等等啦在上海我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象征的窗口,堪称“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
上海博物馆为国家级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建筑为上圆下方的造型, 寓意中国古代 “天方地圆” 的传统说法 同时也使得博物馆由远而望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博物馆一楼为倒“T”型,主要展出中国古代雕塑与古代青铜器深墨绿色的青铜器具营造出浓郁的商周氛围,完整的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二楼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陶瓷, 用真实的文物讲述了古老中国的高超制陶技术与作品; 三楼为正方型, 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书法、 绘画艺术及历代皇室玉玺 传统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息, 清晰的表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四楼为圆形, 主要展出了历代钱币、 古代玉器、 明清家具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用完午饭后,我们便步行来到外滩,欣赏黄浦江两边的景色如这两边的景色实在是对比强烈,一边是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博览馆”,像海关大楼、汇丰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充满了异国风情;一边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像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香格里拉酒店等等,十足的现代韵味如果说浦西的建筑代表了十里洋场的海上旧梦, 那么浦东的建筑则在开创更具魅力的上海传奇外滩并不算长, 从外白渡桥到金陵东路共1.5 公里,走一会就到尽头了。
漫步黄浦江畔,看着两岸迥异的建筑,听着船舶汽笛的鸣响,吹着温暖湿润的春风,感觉很是惬意第二天去了城隍庙 这里遍地都是小吃店和手工艺品商店,人也很多,有点乱城隍庙旁边的方浜中路就是颇具老上海市井风情的上海老街了,街上店铺林立,主要经营字画、珠宝、工艺品,茶楼也很多,比较有名的是春风得意楼和老上海茶楼来城隍庙总得吃小吃, 我在小吃广场要了一个鱼翅蟹黄汤包和鸭血粉丝汤城隍庙九曲桥旁边就是著名的豫园了,里面也其他的苏州园林大同小异当天下午同样随着列车缓缓驶出上海,我的东南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