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作文讲座之一作文材料的来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874754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文讲座之一作文材料的来源、选择与使用2010-11-15 08:31:271分类:资料汇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作文讲座之一作交材料的来源、选择与使用写作没有材料不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有了材料不注意挑选,认为“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也不行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义的关键那么,作文如何准备、选择与使用材料呢?—、材料的来源材料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1. 从课本中寻找材料从初一到高三的12本语义书,其实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比如说写议论文困扰同学的是论据材料的缺乏而我们关注一下初高中课本,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篇 目的章节内容、相关故事和涉及的文史知识,可以转借用来作为符合时代精神和观点的论据材料in:改 革者付出代价:《谭嗣同》:勇于探索求真求实:《游褒禅山记》:实践出真知:《石钟山记》廉政建设:《鱼,我所欲也》:人才问题:《信陵君窃符救赵》: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伶官传序》;时代责任感:《呐喊》自序、《岳阳楼记》刘勰说过,“入妙文章本平常,等闲言语变瑰奇”只要我们在平时阅读积累的同时,能善于把课本知识 转化为写作材料,就不会为材料的贫乏而苦恼了。

      2. 从生活中寻找材料高考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的内容…般是以学生熟悉、理解、体验的生活为主,所以,我们应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挖掘写作的素材为什么作家们笔下总是有写不完的素材,是他们生活特别丰富吗?其实,很多作家遇到的事,常人未必 没遇到,只不过常人往往把眼中的事者作是无价值无意义的事,而作家跟中的事,却常常可以成为他们作 品中有价值的“构筑材料”比如,母逢夏季总有人卖青蛙有人视而不见,有人见怪不怪,卖青蛙者则是 照常上班而写作的人都对这种现象产生r敏感:小说家可以在这里把他的小说主人公放到一个尖锐的矛 后冲突中去表现性格,戏剧家看到这个场面想到编一个小品,杂文家想对那群人手上的青蛙发一番议论, 散文家见此触发了一个新的灵感......不感受生活,一味地闭门造车,是写不出有社会价值的作品的没有注意,就没有发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也是文章的依托在生活的河流中,我们有初试深浅的体 验,有小试牛刀的回味,有喜怒哀乐的宣泄,有酸甜苦辣的写真,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描绘人情,可以形容世故一旦让这些可贵的生活信息以它清新的面H走进作文,就是一•盘原汁原味的“土豆沙拉”3. 从练习中寻找材料高三的学生每天都在做大量的练习,其实,每份语文试卷一方面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又能给我们以新的知识,甚至是美好的情操的陶冶,语文试卷中的 仿写题、阅读题和写作题,常常对我们在高考中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阅读材料中的优美文字和新 鲜的材料,我们可以灵活地迁移到高考的写作中来练习中的一些写作题又能为我们提供高考作文的某些 参照4. 从报刊中寻找材料作文素材的来源相当广泛,只是平时有的同学课文读得不熟课外书也不看, 能供写作的材料不多,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义章当然就是一件难事了许多作文好的同学, 几乎都得益于课内外阅读的结合高三阶段,特别是高考前夕,要阅读大昂:的文学名著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对一些报刊,尤其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应常留心浏览,对一些文质兼美、可-读性强•有现代意识、 现代思维、现代理念、现代情感的好文章,或自己读了以后被感动的,能产生共鸣的,不妨静下心,琢磨 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处、巧妙之处并对之进行归类整理,高考时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二、选择材料的标准1. 六作文要写得感情真挚动人,一是要选择必须是触动过自己灵魂的材料,因为只有触动过自己灵魂的 材料,才有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要符合生活事实,不可怪异猎奇即使是虚构的 材料也不能脱离真实的基础我们可以将几个人的事情或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但必须让人真实可信三是要准确,引用名言名句作者不可张冠李戴,转述历史事实不能信口开河。

      2. 新就是选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它可以来自生活、与生活同步的新人、新事、新物,也可以是司空见惯却又被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经妙笔点拨便焕发出光彩的材料3. 小就是小处落笔,借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生活是浩瀚的海洋,我们只写一束浪花:生活是雄浑的 大合奏,我们只写一支插曲这朵浪花使生活更加千姿百态;这支插曲使生活的乐章更加丰富多彩4. 深对文章选用的材料要往深处开掘,即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 真,去粗存精,山表及里”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用深刻的思想意蕴给读者理性的启悟三、如何合理运用材料:一是将丰富的材料整合成排比修辞格,使行文极具文采请看下例:幽王乱点烽火.戏弄诸侯.终致国破家亡:林肯砍断小树,主动承认.终于功成名就;拿破仑违背诺言,攻击盟国,沦为阶下囚:曹操…诺千金.割发示罪.成就帝王之业在诚信面前是非分明,绝没有折中的态度——2001年全国题《诚信——我珍视的品格》面对黑暗,顾城选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暗,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坚定;面对生活,舒婷选择做橡 树旁一株禾棉的爱情;面对人生.海「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热诚。

      —2002年全国题《让我轻轻 地告诉你》上面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格,前者一口气用了四个材料,两两相比,且句式对应整齐字字珠孔后 者一口气用了三个材料,一气呵成,文采斐然,句式参差错落.读来琅琅上I」,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厚的 知识储备和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二是把丰富的材料演化成场面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请看下面一例:马车驶出燕国的边境驶过 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肉秦I玉I越来越 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烈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土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在III间劳作, 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若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交字我的心被撕扯 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 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 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一2002年全国题《刺秦》阅读了《刺秦》,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为报答太子而勇闯虎狼之国的古代侠客一荆轲。

      与以往我 们见到的简单而暴烈的荆轲不同的是:他丰富而矛盾的内心世界史多地透露出了心忧大卜百姓的意味三是借助丰富的材料营造文学底蕴,使文章富有文学性H.看下例:说到诚信与风度,不能不谈魏晋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龙质风章”的嵇康何尝不是至诚至信之人? 然而现在在哪儿呢?只留卜•临刑抚琴的慷慨与豪情,还有“《广陵散》从此绝矣”的接怨哀叹还右岳武穆, 不是一样连同他的“精忠报国”、《武穆遗书》葬于黄土?——2001年全国题《千年一叹》凝望历史时空.有些人选择了坚毅有些人选择了奋起,甚者选择了死亡他们用行动注释着生命, 演绎若生命,亮丽若生命坚毅者宣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困难面前,坚毅是我惟…安定的理山翻开历史的浩瀚长 卷,曹雪芹托着“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骄傲地说.当初面对天堂地狱般的变故•我选择『坚毅,执 若一念,把满腔情思寄红楼,才得以流芳币世李世民抚着“贞观之治”时的曲辕犁与筒车自豪地说,当年 我受父兄排斥时选择了坚毅.才成就了一代英明君主的千秋新业一2002年全国题《所欲有甚于生 者》上面两例都体现了学生较丰富的文学素养在处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都能注重文学材料的同类性, 于不露痕迹处传达了学生潜在的文学知识储备与文字功底,所以祭篇文章必然充满文学底蕴,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四是借助丰富的材料传达历史积淀,使文章具有思想耳度请看卜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近一亿生灵死于非命.从希波战争到卜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辛集中 营到11寇的华北的细菌试验场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猿狈与铁血 啊!......可看看巴以冲突中的流血牺牲,看看菲律宾的人质危机,人类啊,难道还要我们的心智像雨、像风, 以对道德的沉沦来拯救我们这个越发脆弱的星球吗? ——2000年全国题《20世纪你美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 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竞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 首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冶•甚于生者,故不为苛得也一2002 年全国题《所欲有甚于生者》笫一个例文站在世纪的终端来审读历史深刻地指出了 20世纪在“美”的背后相随着人类H恶的贪欲与道 德的沉沦,间接地回答了人类如何看待20世纪的问题,可谓高屋建短,历史积淀与思想耳度在此相得益彰笫二个例文与其说是议论文,不如说是一篇充满容智思想的哲理散文!凝望历史时空,无论是选择坚毅、 奋起、抑或死亡,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妙语呼喊着:“所欲有其于生者。

      用自己的行为启迫着世人当然,材料的妙用还远远不止上述四种四、议论文中材料的运用(1)叙述简洁,所用材料要完全为某个论点或分论点服务,一句都不要多用1 对一段材料进行概括这种概括要求在文字上紧缩、剪裁、突出原材料中能为议论文的观点服务的内容例:1960年,在我国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日子里,一天,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警卫说:“我不吃猪肉和博了猪肉和鸿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一次毛主席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深夜,警卫与服务员商量:趁若开会,给中央领导同志做些包子,多放些猪肉当他们把夜餐送上去以后,不多时,周总理就出来了......严肃地说:“以后没有主席的话,可-不要这么做了后来,警卫和秘书、大夫一起向毛主席说:“主席,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都需要您! ”毛主席听后无限深情地对大家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这段材料共三百多字,职高《语义》第三册课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一义将它概括为:(勒俭持家,勤俭建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革命前辈在这点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宁吃青菜,血不让警卫员为自己开小灶这样概括运用,略去了与议论无关的细节,保留了原材料的精华,又不是断章取义,可以使议论文精炼有力,增加容量。

      1 对几段同类型的材料合并概括在议论文中,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往往需要举出丰富的例证,而这 些例证又不能是材料的罗列,应当对材料进行分析,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例:霍去病、岳飞、文 天祥、林则徐、孙中山等人的生平事迹材料(略)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围绕“为伟大的理想而斗 争”这一重点,进行了如下的合并概括: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 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义天 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 降这样的概括,要注意按一定的次序组织好所选用的材料.如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浅到深,从典型 到一般,等等,要注意句式的匀称,要学习用排比句、反问句、对偶句等等,增强表现力1 根据义章论点的需要,对儿段同类材料概括合并,再辅之以适当的议论,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样 观点就鲜明突出了例:材料—普希金、柴可夫斯基牛顿等全身心投入创作、研究之中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