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甘南州初中历史九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docx
12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九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图是汉字“马”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A.象形是汉字的唯一特征B.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C.早期汉字缺乏实用价值D.汉字由具象转为抽象2、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谈到,古希腊“公民们经常在广场上讨论如何保存与扩充自己的城邦……亲自上船,去和(异族、异邦)作战……要想取胜就需要锻炼每个士兵的身体,需要比例匀称、身手矫健”;下列选项中描述古希腊社会风貌的是( )①奥林匹克运动会②公民民主政治③《掷铁饼者》④万神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并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人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情况可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东亚经济发展C.是一次正义的战争D.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4、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穆罕默德于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B.《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D.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5、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有( )①农业技术提高②商业贸易发展③人口增长④农奴反抗激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A.古巴比伦文化B.拜占庭文化C.印度文化D.阿拉伯文化7、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如果采用世纪纪年法来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应是( )A.6世纪40年代B.6世纪50年代C.7世纪40年代D.7世纪50年代8、 某学校游学团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里有着“花之都”的美名,当年这里可谓星光灿烂,聚集了包括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等在内的众多名人;这里是(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B.法国的巴黎C.英国的伦敦D.德国的柏林9、 16世纪初,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业陷入萧条,威尼斯商人在绝望之中讨论起当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要挖掘苏伊士运河;威尼斯商人的绝望源于( )A.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任务艰巨B.西欧与亚洲开展了直接贸易C.阿拉伯帝国挑战威尼斯地位D.威尼斯的造船航海技术落后10、 下列数轴图呈现了17—18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A.推翻本国封建统治B.反抗外国殖民侵略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1、 下列历史人物中,与四个提示都有关的是提示一:法国 提示二:帝国 提示三:民法典 提示四:远征俄国A.克伦威尔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屋大维12、 纪念碑是为了某些人类业绩或事件保存于后人心中而树立起来的建筑,图中的两座纪念碑反映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C.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3、 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B.火车机车C.汽轮D.蒸汽机14、 15〜18世纪,伦敦有成百上千个咖啡馆,顾客围坐在一张大桌边,啜饮咖啡(一杯只要1便士)、寒暄叙旧、交换新闻; 19世纪初,掌握话语权的政治人物、文化精英渐次归隐于实行会员制的封闭型俱乐部,劳工大众再次回到简陋喧闹、对现实冷漠超然的酒吧中,咖啡馆逐渐没落;伦敦咖啡馆的衰落从本质上反映了( )A.平等主义精神的发展B.公共空间功能的演变C.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D.社会层级分化的加剧二、综合题15、 思想、制度、器物的变革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主旋律;14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也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对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摘编自陈街哲(西洋史》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 14-19 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作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她)完成未填写的内容;〔2〕据材料二指出“运动”的名称、“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3〕看材料三的图片,写出ABCD这四条航线的航海家;并分析该事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并回答“孟德斯鸠学说”在美国得到贯彻的法律文献?〔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60年到180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2%,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还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的城市;——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材料二 法国的城市化大约从1830年开始,当时城市化率为10%左右,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才达到50%;法国在17世纪之前就已经陆续形成了城市,但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城市化迟迟没有得到推进;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金融家更倾向于投资不动产,使法国的工业经济迟迟得不到发展;——摘编自沈志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城市化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两国城市化不同的原因;〔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英、法两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