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正).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7684507
  • 上传时间:2017-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中“十重”意思是:( B )A 十个 B 十倍 C 十分重要 D 十一2. “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中的“兹”与下列哪个词通假 ( A )A 滋 B 慈 C 龇 D 资3.“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中的“音”是指( C )A 声音 B 音节 C 单音 D 音色4.“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中的“伯”是指( D )A 大伯 B 白色 C 百姓 D 百倍5.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C )A 夭绍 B 须臾 C 缤纷 D 婵媛 6、下列作连词不表转折意思的是(D )A 则 B 而  C然  D以7、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个大类,并用“雅” 、 “理” 、 “实” 、“丽”四个字概括它们不同特点的是( B )A 刘勰《文心雕龙》 B 曹丕《典论.论文》 C 陆机《文赋》 D 姚鼐《古文辞类纂》8、如何划分文体?前人的分类标准各有道理。

      书信赠序这类文体是( C )A 按语言形式来分的 B 按内容来分的 C 按应用范围来分的 D 按时代来分的 9、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 ,将选录的古文辞赋等分为( B )A 十二类 B 十三类 C 十五类 D 二十三类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的修辞格是( B )A 倒置 B 互文 C 并提 D 委婉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的修辞格是( A )A 代称 B 稽古 C 夸饰 D 引经 二、多选题1. 《诗经》内容分为哪几方面( ABD )A 风 B 雅 C 经 D 颂2.下列词语属于叠韵联绵词的是(ABCE )A 顑颔 B 窈窕 C 忧受 D 须臾 E 犹豫3.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的指( BCDEF )A 国君 B 游侠 C 纵横家 D 儒者 E 患御者 F 商工之民4.以下作品属于“楚辞”的是( ABCDE )A 山鬼 B 离骚 C 国殇 D 卜居 E 渔父5.下列属于《诗经》的是( ABCD )2A 桃夭 B 关睢 C 北门 D 氓 E 哀郢 6、下列词语作为介词可表原因的是( BCD)A 于 B 为 C 因 D 以 E 与7、下列各句中“与”用作介词的是(CDE )A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左传·僖公四年)B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C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左传·隐公元年)D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奇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E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千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8、古书注解的方法主要有(BCE )A 训诂 B 声训 C 义训 D 训字 E 形训9、下面的句子( BC )中有通假字A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B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C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以下句子( AD )中都有双声连绵字A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C 昊天不信,降此鞠訩D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11、下列句子( ACD )是宾语前置句A 朋酒斯响,曰杀羔羊B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C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D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三、简答题1、孤平:在近体诗乙种句(或称 B 型句)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五律第一字(七言为第三字)必须为平,否则,全句除了韵脚外,就只有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孤平,是近体诗之一大忌2、拗救:近体诗有的地方平仄不能随便变更,如果违反了平仄格律就叫“拗” ,对“拗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叫作“救” 。

      “救”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情况3、词牌:即各种词调的名称,如念奴娇、西江月等4、重唇音:音韵学术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双唇音如帮谤并明四母5、绝句:诗体名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6、排律: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均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扇对” 7、何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产生的年代为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 ,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纪) ,共约五百多年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内容非常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现3实主义精神 《诗经》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反映了周初到春秋中叶文学语言的真实面貌,具有丰富的词汇,尤其在研究上古音韵方面,它是极为重要的资料8、古书注解的方法有哪几种?古书注解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形说义,即形训;二是因声求义,即声训;三是据文证义,即义训9、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假、借: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只用“假” ,不用“借” 。

      “假道於虞”一般不能说“借道於虞” 中古以后,则多用“借”而少用“假” 2)更、改:在古代汉语中, “更”除了有“改变”的意义外,还“调换” ,“替代” 、 “交替”的意思,而“改”却没有例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 ,不能换成“改” 3)作、为:“作”的本义是站起来,因此,当“作”用于“做”的意义的时候,也常常含有“兴起” 、 “创造” 、 “建立”的意思至于“为”字,一般只表示“做” ,有时也表示“治理”等,所以跟“作”是有区别的4)请、求:在古汉语中, “请”和“求”不是同义词在“请求”的意义上,二者也有细微的差别 “请”多表示请对方让我做某事, “求”则多表示请对方做某事 “求救于齐”一般不说“请救于齐” 5)官、吏:“官”一般指的是机构和职务, “吏”指的是人这样,上古所谓“吏” ,略等于后代所谓“官” 上古大官小官都称“吏” ,后代“吏”专指各级政府机构中从事具体工作的办事人员有时“吏”虽也指称高级官员,但行政职务的意义仍旧沿用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以为侵官、生事” 10、分别说明古代文体中序跋类、论辨类、辞赋类、箴铭类等特点答:序跋类: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序言或后序。

      序是一般的序言,放在书的前面;跋则放在书的后面,即后序,多为评介、鉴定、考释之类上古时代的序都是放在后面的,后来序文才移到前面论辨类:就是论说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先秦诸子书,一般都可认为论文集单篇论文则以贾谊《过秦论》为最早论辨类或者是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或者是辨别事理的是非,驳斥别人的言论 《淮南子》是论,而《论衡》是辨;《过秦论》是论, 《神灭论》是辨辞赋类:近似于长诗,可以抒情,可以咏物完全韵文,从头到尾都是有韵的箴铭类:用于规戒的文章,大多是用来戒勉自己的完全韵文11、假借字的产生有哪两种情况?答: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另外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情况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四、语法题1、小国寡民 答:小,寡,都用如动词,使动用法2、甘其食,美其服 答:甘,美,意动用法,以为甘,以为美3、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4答:固,用如动词,使动用法,弄结实4、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答:悟,使动用法,使醒悟;从,使动用法,使随从着5、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答:闻,使动用法。

      五、翻译题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则所用之异也译:(这种药)能使手不皲裂,功效相同但有的人可凭它受封赏,有的人却不免洗衣漂布,那是他们所用的方法不同2.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译:假如按照这种解释类推,杀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仁义,必有十条死罪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译: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意,道德能符合一君之心,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了 6、 .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译:因为亏损别人越多,不仁义行为更多,罪过更重7、覆杯水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译:在厅堂的凹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可以在水中作船,如果放进一个杯子,就会黏住不能动了,因为水浅而船大8、适苍莽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到近郊去时,三顿饭后返回,肚子里还很饱;到百里外的地方去时,出发前要一宿捣米;到千里外的地方去时,出发前三个月就要聚集粮食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大鹏向南冥迁徙时,翅膀扇动水面三千多里环绕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10、此龟者,宁其死而留骨为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译:这只龟,是宁愿死后留下骨用于隆重的场合呢,还是宁愿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六、填空题1、在下列各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连词(1)人(而 )无知,与木何异?(2)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臣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6)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5(7)施施(而)行,漫漫(而)游8)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语气词(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 (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3)此其大略也, (若) (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4)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5) (若) (夫)明妃去时,仰天叹息。

      6)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7)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七、分析题1. 《诗经》韵例特点是什么? 提示(要点): 第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第二,从一章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可分三种:1、句句押韵;2、隔句押韵;3、交韵2、什么叫楚辞?提示:《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 ,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3、连词“而”有哪几种用法(至少三种) ,各举一例说明提示:(1)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敏于事而慎于言;(2)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有时表示假设的意思,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连接状语和动词,如太后盛气而揖之4、古今汉语介词差异怎样?⑴古代汉语有些介词的宾语可以提到介词之前,现代汉语则无⑵古代汉语有些介词的宾语可省(以、为、因、与等的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