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60题).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360384031
  • 上传时间:2023-09-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71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60题)1、为抢抓溺水者救援时机,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A. 岸基喊话引导自救B. 救援人员入水救援C. 利用救援舟艇、水上救生机器人等救援D. 利用无人机抛投救生衣(圈)救援2、救援人员入水救助溺水者时,活饵救援作业单元(组)应不少于( B)人构成A. 2                  B. 3C. 4                  D. 53、入水救援时,救援人员从溺水者(C )接近最安全A. 正面               B. 侧面C. 后面               D. 下面4、救援人员泳姿救助溺水者时,应( D)A. 从正面接近落水者   B. 询问其身体状况C. 为其脱除浸水外衣   D. 防止落水者意外纠缠5、对营救上岸的溺水者,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D)A. 立即通知医疗救护力量到场B. 视情采取现场急救措施C. 视情采取防寒保暖措施D. 视情后送医院救治6、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作业的程序为( A)A. (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B. (清理口腔异物)→(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打开气道)C. (打开气道)→(清理口腔异物)→(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D. (清理口腔异物)→(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打开气道)7、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部按压频率要求为(B )次/分钟。

      A. 60~90               B. 100~120C. 120~150             D. 150~2008、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成年人胸外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要求为( C),连续操作5个循环为一个周期A. 20:1                 B. 30:1C. 30:2                 D. 40:29、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应达到胸腔深度的1/3,约为(D )厘米A. 2~3                 B. 3~4C. 4~5                 D. 5~610、潜水方式可分为常规潜水和( A)两大类A. 饱和潜水            B. 空气潜水C. 自携装具潜水        D. 水面供气潜水11、(A)是指相对饱和潜水而言,潜水员在水下或高气压下暴露时间24小时以内,机体各组织尚未被中性气体(惰性气体、氮气、氢气)所饱和的潜水A. 常规潜水            B. 空气潜水 C. 自携装具潜水        D. 水面供气潜水12、( A)是指潜水员在高于常压的环境压力下长时间停留,其体内组织中所含呼吸气中的惰性气体成分达到饱和状态的潜水技术。

      A. 饱和潜水            B. 空气潜水 C. 自携装具潜水        D. 水面供气潜水13、常规潜水按照呼吸介质划分,可分为常规空气潜水、常规氮氧混合气潜水、常规氦氧混合气潜水,其最大安全作业深度分别为60米、50米、(D)米A. 40                  B. 60C. 80                  D. 12014、常规空气潜水按照使用装具划分,可分为自携式装具潜水和水面供气式装具潜水,其最大安全作业深度分别为( A)米、60米,消防救援队伍目前大多采用此方式A. 40                  B. 50C. 80                  D. 10015、饱和潜水按照呼吸介质划分,可分为空气饱和潜水、氮氧混合气饱和潜水、氦氧混合气饱和潜水,其最大安全作业深度分别为15米、36.5米、(  D)米    A. 100                 B. 120C. 200                 D. 30016、( B)技术要求高,系统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类,通常由潜水钟、甲板加压舱、高压救生舱、生命支持系统、吊放回收装置、电气设备及通信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

      A. 常规潜水            B. 饱和潜水C. 自携装具潜水        D. 水面供气潜水17、潜水作业深度不超过40米时,潜水员在水中的最大上升速度不应超过( B)A. 6米/分钟            B. 9米/分钟 C. 18米/分钟           D. 20米/分钟18、根据《空气潜水减压技术要求》(GB/T 12521-2008)规定,空气潜水作业后(B )小时内,潜水员不应进行反复潜水A. 8                   B. 12C. 24                  D. 4819、关于潜水救援,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潜水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B. 潜水水域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5米/秒C. 潜水员同时下水作业人数不应少于2名D. 使用供气式潜水装具潜水时,可不受潜水时间限制20、车辆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D)A. 迅即利用救援舟艇搜救水面待救人员B. 现场指挥员对水域状况进行评估研判C. 对落水车辆进行准确定位和打捞D. 对落水者身份进行辨识21、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安全员应设于(A)位置A. 便于观察预警       B. 便于搜索营救C. 便于随舟艇展开     D. 便于现场急救22、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设置(D),负责出现突发情况实施紧急救援行动。

      A. 战术编成小组       B. 侦察检测小组C. 搜索营救小组       D. 紧急干预小组23、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 短时强降雨         B. 长时间强降雪C. 转移作业区域       D. 出现山体滑坡或崩塌征兆24、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 短时强降雨         B. 长时间强降雪C. 转移作业区域       D. 建筑出现二次倒塌征兆25、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 短时强降雨         B. 长时间强降雪C. 转移作业区域       D. 上游出现突发洪水26、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 短时强降雨         B. 长时间强降雪C. 转移作业区域       D. 地铁内出现大量洪水倒灌27、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实施警戒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 合理划定警戒区域,布置警戒人员和警戒标志B. 清除警戒区域内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C. 禁止被疏散和营救出的人员再次返回现场D. 警戒范围一经划定不得调整和更改28、野外救援应遂行(D)装备物资,严防发生失温病症。

      A. 防暑降温           B. 防毒防爆C. 防病防疫           D. 防寒保暖29、野外救援应采取(A)措施,严防发生热射病A. 防暑降温           B. 防毒防爆C. 防病防疫           D. 防寒保暖30、消防救援队伍应对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程序通常为(A)①接受报警或上级指令 ②启动预案 ③调动力量 ④救援作业 ⑤清理移交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①-⑤-④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①-②-⑤-④31、消防救援队伍应对自然灾害,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C)A. 做好预警预测B. 开展会商研判C. 适时提升战备等级D. 前置预置救援力量逐级请示后驻守32、消防救援队伍应对自然灾害,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分类制定灾种处置预案B. 做好装备物资储备C. 做好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D. 与专家会商确定部署前置预置救援力量33、消防救援队伍应对自然灾害,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 力量跟着汛情走B. 前置预置力量跟着会商研判结论走C. 跨区域增援力量跟着上级调动指令走D. 长时间持续保障跟着队伍遂行走34、自然灾害现场,制定消防救援方案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由消防救援人员独立作出决定B. 会同行业领域专家共同制定C. 评估救援行动安全性和可行性D. 发挥其他救援力量专业优势35、自然灾害现场,制定消防救援方案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C)A. 对灾害现场态势和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评估B. 对到场力量作业能力进行充分评估C. 对社会保障支持能力进行充分评估D. 对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充分评估36、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不得(A)A. 盲目或冒险作业B. 单元编组承担作业任务C. 调动重型工程机械作业D. 与社会应急力量协同作业37、车辆遂行救援任务行驶中,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 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B. 随车指挥员全程做好途中观察C. 经过冰雪、上下坡、急转弯等路面时减速慢行D. 不受路况和交通信号限制,快速抵达现场38、车辆遂行救援任务行驶中,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 重型车辆长下坡不得长时间刹车,防止制动失控B. 必要时临时停车,派员对路况进行观察C. 冰冻雨雪路面,车辆应加装防滑链D. 跨区域增援时,编队整建制开赴,可不划分行进单元39、关于应急救援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 建立预警预测机制   B.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C.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   D. 建立征地保障机制40、关于应急救援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B. 建立应急宣传机制C.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D. 建立未成年人应急调动机制41、关于应急救援联勤联动,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B. 日常开展联合训练或演练C. 联合开展技战术研讨和业务交流D. 现场综合保障由消防救援队伍统筹提供支持42、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A)城市A. 超大  B. 特大  C. 大  D. 中等  E. 小43、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的为(B)城市A. 超大  B. 特大  C. 大  D. 中等  E. 小44、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的为(C)城市A. 超大  B. 特大  C. 大  D. 中等  E. 小45、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的为(D)城市A. 超大  B. 特大  C. 大  D. 中等  E. 小46、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E)城市A. 超大  B. 特大  C. 大  D. 中等  E. 小47、(A)是指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A. 重点城市群         B. 城市联合体C. 城市经济圈         D. 城市一体化48、我国位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和(B)两大地震带之间A. 洋脊地震带         B. 欧亚地震带C. 海岭地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