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态理念的幼儿快乐运动园本课程实践探索.doc
12页基于生态理念的幼儿快乐运动园本课程实践探索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居新芳、居海燕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 儿健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 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 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这 既是对幼儿健康的高度概括,也表明了健康领域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地 位,即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家庭 和幼儿园中却存在着忽视幼儿体育活动的现象:如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幼 儿的运动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 城市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幼儿出门坐车、上楼乘做电梯等现象越来越多,这 无形中便使幼儿减少了运动机会在幼儿园,一些教师缺乏对幼儿身体运动价 值的足够认识,因而较少关注幼儿的身体运动和动作能力的发展;有些教师担 心运动中出安全问题,很少放手让孩子自主运动;而有些教师虽然让孩子运动 了,也只是走过场,并不关注幼儿动作发展的序列性和运动量是否适宜等等 因此,作为一所体育特色幼儿园,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行动指导,在开展“生态理念下的幼儿特色运动课程的 研究”中,不断学习、解读、落实《指南》,以实现幼儿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 目标,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使其快乐成长。
生态原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 和生活习性现泛指一切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事物生态理念主要是指遵循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在人文 化了的“自然环境”下,实现幼儿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我们探索的幼儿特色 运动课程是:依托幼儿园原有体育活动特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原则,以幼儿动作发展为基础,以挖掘幼儿运动潜能、形 成终身锻炼意识为目的,以原色民游、趣味球类、DIY体游、快乐体操等为内容,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体育活动课程近两年中,我们幼儿园致力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借此机会,与大家做个 汇报,以期得到多方面的指导一、生态特色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活 动”;“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等,这些教育建议均体现出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的思想在 《指南》指导下,制定生态理念下的幼儿特色运动课程总目标为:1)增进幼儿对特色运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个体自王运动的动力,能从小喜爱运动;2)培养 幼儿养成基本的运动习惯,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生态理念下的幼儿特色运动课程主要依托四大特色项目支撑:原色民游、 趣味球类、DIY体游、快乐体操选择项目的理由:民间游戏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 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因此,“原色民游”成为生态理念下的幼儿特色运动 内容的首选我们的“原色民游”主要是对原汁原味的经典的民间游戏的传承; 还有是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孩子的需求传承占 80%,改编占20%小皮球是每个幼儿园都有的体育玩具,一个球就可以自如玩起来,体现了一 定的生态性我们的“趣味球类”特色项目,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拓展 球的种类和玩法,如以小皮球、刺毛球、瑜伽球、小足球、乒乓球等为主要器材, 开展的各种球类活动旨在用球玩,玩出趣味DIY体游,主要是利用幼儿园常见的小、中型器械(椅子、桌子、轮胎、彩 虹桥、平衡台、垫子、棍棒等)或者利用一些自然资源(沙、水、雨、雪等), 开展的幼儿自发的、喜欢玩的一些体育游戏这类游戏中幼儿按需自主选择器械 或自然材料,单独或自由结伴,自主组合器械等,玩出花样玩出创意,使器械或 自然资源发挥超乎寻常的功效快乐体操:是一种普及性幼儿基本体操,而非专业性技巧训练。
创设宽松、 安全的生态环境,引导幼儿在在阳光下、在音乐伴奏下,利用可变性材料(垫子、 绳索、把杆等),借助形象生动的具体物象(动作、物品、生活趣事等),主动快 乐地学习基本的身体姿态通过这些器械的活动、传统的体育游戏、利用天气和自然地理条件开展的活 动等,达到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身体动作原色民游、趣味球类、DIY 体游、快乐体操小中大班都适合开展二、生态特色运动环境的创设1. 探索生态理念下的特色运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环境是幼儿的第三方教师创设适宜的生态运动环境,为孩子运动提供支持 很重要组员们一起探索了特色运动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性、适宜性、教育性、 生态性、经济实用安全性:保证幼儿在园安全是幼儿园的主要责任,创设的运动环境应保证幼 儿的安全适宜性:引发儿童的能力范围之内的行为,给予他们无拘无束发展运动的渴 望的机会教育性:运动环境中渗透教育元素,让幼儿园每一寸地方都具有教育意义, 让环境说话生态性: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运动,让幼儿贴近大自然,爱惜大自然,在与自 然资源互动中提高运动能力经济实用:运动环境创设不在于华丽的外表,而在于充实、有价值的内容, 应花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能2•优化园内已有的自然运动环境利用幼儿园已有环境开展运动,如我园园内有草地、鹅卵石小路、小水池、 沙地、竹林、小花园等。
适当增添辅助材料就是一个自然的活动场夏天在小水 池边放些水盆、水桶、水瓢、射水枪等,这里成为孩子们打水仗、玩泼水游戏的 好地方;夏季,鹅卵石小路成了孩子们赤脚行走,进行脚底穴位按摩的天然足道; 光着小脚丫在沙地里来一场沙滩排球也是不错的生态运动竹林里用红色丝带绑 系成障碍林,成为孩子们玩穿越电网的拓展场地此外,课题组教师增强了资源 利用意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经济实用的体育游戏,如:冬季利用下雪这一自然 现象,生成打雪仗、堆雪人、拉雪橇等游戏3.组合器械创设人文化的自然环境大自然给儿童提供大量的运动体验:田境邀请他们走平衡,水沟邀请他们跳 跃,小山和树木要求他们攀爬,人可以在树枝上悬吊和摇荡,在树干上还能保持 平衡但是,今天的儿童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能让这样的梦想实现的世界呢?我 园教师对器械和运动环境进行改变尝试,把自然环境的刺激引入运动教育,让幼 儿可以因此获得大范围的运动体验把空间布置成类似自然界的环境:把器材连 接起来,用不同材料(日常材料和家具)制造出多种层次或障碍,这样就能激励 或邀请儿童去尝试各种基本运动形式如下铺轮胎上铺海绵或布毯的“沼泽地”; 稻草秸秆堆叠成的“山脉”;长凳围成的“田境”;轮胎架起竹梯成“晃桥”等, 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提高锻炼的意识。
4.创设各具特色的运动活动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幼儿通过自身的活 动,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并使之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联系,得 以发展情感、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各运动项目组充分利用园内的廊边廊 角,布置成特色运动活动区原色民游活动区:以“最炫民族风”为主题,将整体环境分为二大版块:民 游文化长廊、民游玩具区民游文化长廊:将经典的民间游戏图片悬挂在走廊, 既是一种民间文化欣赏,又能激发幼儿自主玩民间游戏的兴趣民游玩具区:各 种各样的民间玩具分类摆放在自制的富有民俗特色的纸箱中,让每个愿意参与民 间游戏的小孩或者大人都能找到心仪的材料,感受亲自玩耍的快乐趣味球类活动区:其一充分利用幼儿园已有大环境开展球类活动,女口:利用 现成足球场、投篮架、球网架等开展球类游戏其二充分利用内部环境,在走廊 创设了球类互动空间,如:趣味球类调查表,发动幼儿及家长共同参与,对我喜 欢的球星、我玩过的球、我最喜欢的球类等进行了调查,充分展示了幼儿的前期 经验;一分钟拍球展示区,以台阶式直观呈现孩子的进步,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 并行,激发幼儿拍球的兴趣,促进其不断进步;亲子球类游戏展示板块,将适合 亲子间开展的球类活动以照片的形式展示,让家长一目了然,既能提高幼儿参与 球类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将球类活动推向更高点。
走 廊里悬挂了各种各样高低不一的球,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自主进行纵跳练习各 种球类分类摆放,便于取放DIY体游活动区:DIY器械组将原先放置在多个楼梯洞内的器械全部搬到了 宽敞明亮、日照充足的一楼运动馆,根据幼儿动作发展将器械进行了分类,如有 发展平衡能力的:平衡台、彩虹桥、独角椅、滑板、竹梯、独轮车等,有发展跳 跃能力的:呼啦圈、羊角球、长绳、跳跳球等,还有发展钻爬能力的:小精灵、 竹梯、滚筒等这些器械分类敞开摆放,教师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器 械游戏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将运动馆中央原先废弃不用的游泳池改造成为轮胎 乐园,增添了桌椅长凳等器械,供幼儿自由组合,这里成为幼儿练习攀爬的好场 所DIY自然环境组则开辟了沙沙乐园、清凉水世界和神秘探险林在与自然资 源互动中,增添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了运动能力快乐体操组活动区:改变活动区只是幼儿体操比赛成果性照片展,抓拍孩子 玩体操游戏时的照片,放在“一起玩体操游戏”主题版块,让孩子可以直观的了 解到体操游戏的好玩融入艺术体操,投放艺术体操专用的球、彩和棒,供幼儿 自由探索关注材料的适宜性和互动性,教师自制了一些体操器械,让孩子自由 玩耍如投放彩色儿童用体操带,可以学习艺术体操中的姐姐们率性而甩,自由 舞动,发展手臂协调能力;用弹力皮筋分别将竹竿的两头系在护栏上,可以练习 拉肩,比一比,谁能把竹竿拉得更远,增强肩部的柔韧性;悬挂在一定高度的小 铃,是让孩子们自由玩踢腿游,帮助提高腿部韧带。
生态特色运动的开展不仅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现代体育设施,而且 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体育游戏,来锻炼身体,体现自然生态的运动环境丰富多样 的特色运动区丰富了幼儿的运动体验,发展了自主性、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活动中孩子是快乐、开朗的,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认知发展和情绪情感 等特色运动活动区成为特色运动课程实施的场所之一三、生态特色运动课程的实施主要从实施框架、实施途径、策略研究、案例研究这四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 实施框架:从“面上普及”“线上展示”和“点上提高”三个层面着力展开面上普及”是面向全体幼儿的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小项目活动的兴趣爱好, 在提高幼儿身体基本素质的同时,培养幼儿养成与体育相关的意志品质和终身体 育运动的习惯人人参与,人人会一项小项目运动线上展示”主要指在“面上普及”的基础上,为一些愿意大胆表现自我的 幼儿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如利用节日活动、家园活动、社区活动等为幼儿 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提供机会点上提高”是指抓住比赛契机,鼓励一部分运动能力强,有一定表现力的 幼儿去参加比赛,锻炼意志,形成品质,张扬个性2. 实施途径:《指南》健康领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中提出:“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 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为保证每天运动时间,特色运动的实施可以渗透到一日活动各环节1) 晨间户外活动中渗透特色活动,在循环体验中拓展运动经验每天的晨间户外活动时间各班适当渗透特色运动,如每班的一半幼儿自主玩 小型体育器械,另一半幼儿在一名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特色运动,活动一段时间后 两组交换玩;同年级组班与班之间的器械、特色活动等进行轮流分享循环活动, 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多运动体验,拓展了运动经验2) 晨间早操中体现特色运动元素,让幼儿早操更具体育特色每学年的晨间早操,由快乐体操组统一编排,基本模式为:律动+基本体操+ 放松律动活动中渗透原色民游、球类等特色运动的元素;基本体操,有选择现 成的国家推广的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