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小组讨论).doc
5页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青年团的任务》的小组讨论记录时间:2011/5/8地点:19/228 男生宿舍主题:《青年团的任务》主要学习内容:1、介绍《青年团的任务》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内容讲解;3、总结学习重点;4、 “弘扬传统文化是否要融入外来文化”的小辩论参加人员: ABCDE记录人:B主持人: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A: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并希望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因此,今天我们将学习和重温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首先,我们开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介绍《青年团的任务》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B:该文是列宁 1920 年 10 月 2 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著名演说1920 年下半年,苏维埃俄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击溃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高尔察克、邓尼金等白匪的进攻经受了两年饥饿、贫困的严重困难,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的任务。
然而,当时的苏维埃俄国不仅国内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而且阶级斗争也十分尖锐,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在准备新的暴乱和入侵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多次从极左的立场出发,打着创造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的旗号,鼓吹无产阶级必须“和旧文化完全决裂”、“用革命手段”“打倒资产阶级科学”等一系列的谬论,使极左思潮愈来愈泛滥,并给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D:是的,特别对于一些青年人,影响更大,他们把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极左言论当作真理,误以为革命就是要推翻一切,这对青年的成长和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完成经济建设的任务,更好地动员青年团员和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说A:在了解了《青年团的任务》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后,让我们进一步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况总结E:处于全面建设时期的苏维埃俄国,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列宁寄厚望于青年一代,向青年团和全国青年提出为建设共产主义而努力学习的伟大号召,指出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学习共产主义,学习建设共产主义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能力和品质。
列宁紧紧围绕学习的任务着重论述了其重要性、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及青年团的时代特征C:关于学习共产主义的内容和方法,列宁强调了四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要把学习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2、 在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以往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3、要在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列宁指出,要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这就要求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们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样的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4、要把学习共产主义知识与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统一起来列宁通过批判资产阶级超人类、超阶级的道德观,详尽论述了共产主义道德观他指出,共产主义道德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共产主义者看来,全部道德就在于这种团结一致的纪律和反对剥削者的自觉的群众斗争”他要求青年团和广大青年使训练、培养和教育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最终为建成共产主义事业服务 A:好的,现在请允许我对本文的学习重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1、学习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学习共产主义不能仅限于把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小册子里的东西背得烂熟,更不能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而要把共产主义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2、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以往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而不是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3、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青年一代只有用共产主义作为指针,学习、掌握并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进行经济建设,才能完成振兴国家经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A:经过对本文的整体把握后,下面让我们进行问题思考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并以小辩论的形式分组,辩题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否需要融入外来文化正方为:B、D ;反方为:C、EA:在进行小辩论之前,让我们先明晰和统一几个概念::1、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3、外来文化: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现在我宣布,小辩论“弘扬传统文化是否需要融入外来文化”正式开始,先由正方发言B:我方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融入外来文化事实胜于雄辩,一如丝绸之路正如古时候,西域文化的传播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传来,可千百年之后我们发现,如今看来,已经分不出来什么是“中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什么是“胡文化” ,当年的外来文化早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华文化的血液中!譬如西域音乐、宗教、饮食等等方面,都对我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清朝中国为什么受到列强欺辱? 不就是闭关锁国的祸害吗?!C:我方认为,弘扬传统文化不需要融入外来文化实例也有二:1、后冷战时代,政治军事的"硬权力"作为全球西方化的手段已经转移给了文化这一"软权力" 2、 在古代,我们没有引用外来文化,而孔子的“ 仁政”、老子的“道德经” 却闻名于世;“孙子兵法 ”更是成为当今许多西方军事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在向外宣扬中华文明;建国初期我们在帝国主义的封锁下,研制成了“两弹一星 ”、合成了人工牛胰岛素事实说明,弘扬传统文化并非一定要靠外来文化的帮助D:我方坚决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融入外来文化新事物的诞生必定对应着久事物消亡 传统文化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而且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本质是内敛,与积极进取的时代特色不符E:判断外来文化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首先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外来文化不请自来,或者是长驱直人,或者是潜移默化,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用它们的价值体系取代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从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来看,我们坚决反对闭关锁国但是在这个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文化与文化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面对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我们只有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不断发展本民族文化,并与其它文化竞争,保持住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才能在物质文明西方化的同时,不在声光影象中迷失了自己B:从文化交流的自身规律性来看,其中的一点就是外来文化往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处于一个封闭的体系当中,就好像茫茫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失去了一个参照系,很容易形成一种封闭的文化心理观念,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C:纵然是优秀的外来文化,它也不一定就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还要看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吻合程度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我的特色,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外来文化不符合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那么,它们的涌入必然是弊大于利的与此同时, “优秀” 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优秀与否,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其含义也会不一样如在资本主义社会, “个人享乐、金钱至上 ”的观念是可取的,而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恰恰是不可取的;还有西方国家所倡导的“人权” ,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 “人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绝对是两个概念D: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是挑战,我们要正视现实。
外来文化为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大量的外部信息E:从外来文化的本质上讲,它终归是别人的东西,然而,别人的东西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在自己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西方的社会制度,与我们的社会制度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外来文化就一定利于本民族地文化发展A:时间到,小辩论到此结束现在进行小结:在对待弘扬传统文化是否需要融入外来文化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与此同时,我们今天的小组讨论也接近了尾声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并真切希望大家能在相互学习中总结经验增长见识,小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