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八章 推定.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84132797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3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第十八章 推 定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推推 定定 第一节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和意义推定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第二节 推定的适用推定的适用 第三节第三节 无罪推定无罪推定按“Esc”键返回章目录 第一节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和意义推定的概念和意义一、推定的概念一、推定的概念一、推定的概念一、推定的概念((((一)推定的概念一)推定的概念学界有关推定概念的观点:学界有关推定概念的观点:1.1.从描述事实间的关系看,认为推定通常系指一种从描述事实间的关系看,认为推定通常系指一种法则或一种推论,它意在描述某一事实或若干事法则或一种推论,它意在描述某一事实或若干事实与另一事实或若干事实之间的关系。

      其中,一实与另一事实或若干事实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事实为基础事实,另一事实为推定事实,若基础事实为基础事实,另一事实为推定事实,若基础事实于诉讼中一经确立,除非另有特殊的条件构事实于诉讼中一经确立,除非另有特殊的条件构成,即必须假定推定事实的存在成,即必须假定推定事实的存在 2.2.从推定效果上看,认为推定是指从审判知识或已经从推定效果上看,认为推定是指从审判知识或已经证明的事实,或者当它是真的事实,来推断出另一证明的事实,或者当它是真的事实,来推断出另一问题的事实结论问题的事实结论3.3.从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看,认为推定是法理学上从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看,认为推定是法理学上证明法则之一,用以推测未知事实的真相法官可证明法则之一,用以推测未知事实的真相法官可利用这一法则,来决定诉讼中证明责任之归属利用这一法则,来决定诉讼中证明责任之归属4.4.从事实认定角度看,认为推定是指法律对某种事实从事实认定角度看,认为推定是指法律对某种事实或责任所作的、允许当事人举证否认的一种认定或责任所作的、允许当事人举证否认的一种认定5.5.从动态过程上看,认为推定就是由基础事实的存在,从动态过程上看,认为推定就是由基础事实的存在,推演出推定事实存在的诉讼活动。

      推演出推定事实存在的诉讼活动 (二)推定的要素(二)推定的要素1.1.推定涉及两种事实,即已知事实和未知事实、基础推定涉及两种事实,即已知事实和未知事实、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事实和推定事实2.2.推定的发生依据包括法律规定和经验法则依法律推定的发生依据包括法律规定和经验法则依法律规定进行的推定,称为法律推定,依经验法则进行规定进行的推定,称为法律推定,依经验法则进行的推定,称为事实推定的推定,称为事实推定3.3.推定的救济方法是反证当事人可以提出反证,推推定的救济方法是反证当事人可以提出反证,推翻推定事实,从而使推定规则失去效用翻推定事实,从而使推定规则失去效用推定的概念: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推定的概念: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定事实存在,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定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并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二、推定与其他概念的辨析二、推定与其他概念的辨析二、推定与其他概念的辨析二、推定与其他概念的辨析(一)推定与假定(一)推定与假定推定与假定之间有质的区别:推定与假定之间有质的区别:((1 1)假定是主观任意的产物,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条)假定是主观任意的产物,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假设,属于思维的范畴,不具有任何法律效件的假设,属于思维的范畴,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推定是法律允许的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力;推定是法律允许的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就能产规则,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就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生一定的法律后果2 2)推定必须由反证证明其伪,假定必须以证据证)推定必须由反证证明其伪,假定必须以证据证明其真 ((((二)推定与推理、推论二)推定与推理、推论((1 1)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或判断出发,按照一定的逻)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或判断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规则,推导出新的认识或判断推论是用语辑规律和规则,推导出新的认识或判断推论是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推理即推论以推理为基础,推理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推理即推论以推理为基础,推理是推论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推论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2 2)推理和推论都是司法证明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反)推理和推论都是司法证明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反映了人类的思维逻辑规律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映了人类的思维逻辑规律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均需要进行相应的推理和推论判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均需要进行相应的推理和推论活动3 3)推定是对事实的认定规则,同时也是一个客观的)推定是对事实的认定规则,同时也是一个客观的法的适用过程,推定必须有法律规范的预置才有可能;法的适用过程,推定必须有法律规范的预置才有可能;而推理和推论纯粹为思维逻辑的产物,依靠灵感和想而推理和推论纯粹为思维逻辑的产物,依靠灵感和想象力,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质。

      象力,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质 (三)推定与法律拟制(三)推定与法律拟制1 1.法律拟制,是根据实际需要,把某种事实甲看作另.法律拟制,是根据实际需要,把某种事实甲看作另一种事实乙,使其与乙事实发生同一的法律效果,一种事实乙,使其与乙事实发生同一的法律效果,不能用反证来否定,因而不涉及举证责任由谁负担不能用反证来否定,因而不涉及举证责任由谁负担的问题2 2.法律拟制与推定在形式上极为相似,都涉及到甲、.法律拟制与推定在形式上极为相似,都涉及到甲、乙两个事实,并且只要甲事实的存在得到证明,法乙两个事实,并且只要甲事实的存在得到证明,法律就使它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律就使它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3 3.推定与法律拟制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如.推定与法律拟制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如下:下: ((1 1)性质不同法律拟制纯粹是一种立法技巧,是立)性质不同法律拟制纯粹是一种立法技巧,是立法者为了避免法律条文用语重复、冗长而采用的一法者为了避免法律条文用语重复、冗长而采用的一种文字表述方式,它并非由一事实的存在推论出与种文字表述方式,它并非由一事实的存在推论出与之相关的另一事实的存在。

      推定则不同,它通常包之相关的另一事实的存在推定则不同,它通常包含着推论,是从基础事实推论出推定事实含着推论,是从基础事实推论出推定事实2 2)能否用反证推翻不同法律拟制的目的是使甲事)能否用反证推翻不同法律拟制的目的是使甲事实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甲事实的存在得实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甲事实的存在得到证明后,自然不允许对方当事人再提出证据来推到证明后,自然不允许对方当事人再提出证据来推翻乙事实在推定中,法律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乙事实在推定中,法律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推定事实,只有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推定翻推定事实,只有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推定事实才会被认定事实才会被认定 ((3 3)对举证责任的影响不同法律拟制不影响举证责)对举证责任的影响不同法律拟制不影响举证责任的分担在推定中,需要证明的主要是后一项事任的分担在推定中,需要证明的主要是后一项事实,即推定事实由于推定的作用,主张推定事实实,即推定事实由于推定的作用,主张推定事实存在的一方当事人证明基础事实后,法律便假定推存在的一方当事人证明基础事实后,法律便假定推定事实存在,这样,就把证明推定事实不存在的举定事实存在,这样,就把证明推定事实不存在的举证责任转移于对方当事人。

      证责任转移于对方当事人 (四四) )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的区别: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的区别:①①从形式上看,前者为证明责任的实体分配,为实体从形式上看,前者为证明责任的实体分配,为实体法所规范;后者是证明责任的程序分配,为诉讼法法所规范;后者是证明责任的程序分配,为诉讼法所规范,并且在出现时间上后者在先所规范,并且在出现时间上后者在先 ②②从实质上看,推定不同于举证责任倒置之处主要在从实质上看,推定不同于举证责任倒置之处主要在于实体法上的推定往往是可以推翻的,只要当事人于实体法上的推定往往是可以推翻的,只要当事人提出相反的证据就可加以驳倒;举证责任倒置系一提出相反的证据就可加以驳倒;举证责任倒置系一种程序法上的技巧,它大大改变了实体法上的举证种程序法上的技巧,它大大改变了实体法上的举证责任分配,并且使诉讼程序的价值取向发生逆转责任分配,并且使诉讼程序的价值取向发生逆转三、推定的分类三、推定的分类三、推定的分类三、推定的分类(一)法律推定(一)法律推定 分类: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分类: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1 1.法律推定的概念: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推定,具体.法律推定的概念: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推定,具体是指,当某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甲)有待证明时,是指,当某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甲)有待证明时,立法者为避免举证困难或举证不能的现象发生,乃立法者为避免举证困难或举证不能的现象发生,乃明文规定只须就较易证明的其他事实(乙)获得证明文规定只须就较易证明的其他事实(乙)获得证明时,如无相反的证明(即甲事实不存在),则认明时,如无相反的证明(即甲事实不存在),则认为甲事实因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而获得证明。

      为甲事实因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而获得证明 2 2.法律推定的本质.法律推定的本质: :通过证明前提事实的存在,来使通过证明前提事实的存在,来使某法律效果的要件事实之一某法律效果的要件事实之一( (推定事实推定事实) )也获得证明也获得证明3 3.法律推定的分类:以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法.法律推定的分类:以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法律推定可分为推论推定和直接推定律推定可分为推论推定和直接推定1 1)推论推定:法律推定中最典型、最标准的推定,)推论推定:法律推定中最典型、最标准的推定,是依据法律从已知事实推论未知事实、从前提事实是依据法律从已知事实推论未知事实、从前提事实推论推定事实的结果适用这种推定,可以减轻主推论推定事实的结果适用这种推定,可以减轻主张推定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且可以将张推定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且可以将举证责任从一方转移给另一方举证责任从一方转移给另一方2 2)直接推定:当法律不依赖于任何前提事实就假定)直接推定:当法律不依赖于任何前提事实就假定某一事实存在时,这种推定即为直接推定直接推某一事实存在时,这种推定即为直接推定直接推定在本质上并非根据一事实与另一事实之间的逻辑定在本质上并非根据一事实与另一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的结论,而是以推定形式表现出来的确定关系作出的结论,而是以推定形式表现出来的确定举证责任由谁负担的实体法规范。

      举证责任由谁负担的实体法规范 (二)事实推定(二)事实推定1 1.事实推定的概念:是法律推定的对称,是指法院依.事实推定的概念:是法律推定的对称,是指法院依据某一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推论与之相关的据某一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推论与之相关的诉讼中需要证明的另一事实是否存在诉讼中需要证明的另一事实是否存在2 2.与法律推定的区别:有无法律明文规定.与法律推定的区别:有无法律明文规定四、推定的意义四、推定的意义四、推定的意义四、推定的意义1 1.推定是接近案件真实事实的便捷手段.推定是接近案件真实事实的便捷手段2 2.推定可以缓解某些事实证明上的困难.推定可以缓解某些事实证明上的困难3 3.推定可以公正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推定可以公正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4 4.推定有助于实现诉讼经济的目的.推定有助于实现诉讼经济的目的 5 5.推定有利于贯彻立法者所希冀的一定社会政策.推定有利于贯彻立法者所希冀的一定社会政策返回 第二节第二节 推定的适用推定的适用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一)适用法律推定必须首先确认基础事实:法律(一)适用法律推定必须首先确认基础事实:法律推定(推论推定)实际上是通过变更证明的主题,推定(推论推定)实际上是通过变更证明的主题,用对基础事实的证明替代对推定事实的证明的方用对基础事实的证明替代对推定事实的证明的方法,使当事人可以通过对基础事实的证明较容易法,使当事人可以通过对基础事实的证明较容易地完成对本来相当困难的推定事实的证明,从而地完成对本来相当困难的推定事实的证明,从而大大减轻了主张推定事实存在一方当事人的举证大大减轻了主张推定事实存在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责任二)适用法律推定须以无反证推翻为条件(二)适用法律推定须以无反证推翻为条件::::当推当推定事实因基础事实的确认而被假定存在后,否认定事实因基础事实的确认而被假定存在后,否认推定事实的一方要推翻该推定事实,就必须对不推定事实的一方要推翻该推定事实,就必须对不存在推定事实负举证责任存在推定事实负举证责任 二、事实推定的适用二、事实推定的适用二、事实推定的适用二、事实推定的适用事实推定适用的条件:事实推定适用的条件:1.1.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因此只能借助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因此只能借助间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间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2.2.前提事实必须已经得到法律上的确认,这是事实推前提事实必须已经得到法律上的确认,这是事实推定的前提条件定的前提条件前提事实得到确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前提事实得到确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①①众所周知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②②法院于职务上所知悉的事实;法院于职务上所知悉的事实;③③判决所预决的事实;判决所预决的事实;④④经公证证明的事实;经公证证明的事实;⑤⑤诉讼上承认的事实;诉讼上承认的事实;⑥⑥已由证据认定的事实已由证据认定的事实。

      3.3.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须有必然的联系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须有必然的联系4.4.许可对方当事人提出反证,并以反证的成立与否确许可对方当事人提出反证,并以反证的成立与否确认推定的成立与否这是事实推定的生效条件认推定的成立与否这是事实推定的生效条件返回 第三节第三节 无罪推定无罪推定一、无罪推定的含义一、无罪推定的含义一、无罪推定的含义一、无罪推定的含义1.1.沿革:沿革:1717、、18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作为一项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作为一项思想原则提出来的思想原则提出来的17641764年年7 7月,意大利刑法月,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犯罪与刑罚》中,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无罪推定的含义:无罪推定的含义:((1 1)被告人的罪行须经依法证明被告人的罪行须经依法证明2 2)有罪判决须由法院通过法定程序作出有罪判决须由法院通过法定程序作出3 3)被告人拥有对抗国家追诉权的程序保障被告人拥有对抗国家追诉权的程序保障 二、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二、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二、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二、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刑事诉讼法》第《刑事诉讼法》第1212条明确规定:条明确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事实(事实上包含了无罪推定的含义)上包含了无罪推定的含义)具体表现:具体表现:1.1.以是否起诉为准,将受刑事追诉者分为犯罪嫌疑以是否起诉为准,将受刑事追诉者分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和被告人2.2.明确了控诉方的证明责任明确了控诉方的证明责任3.3.规定了疑罪从无原则规定了疑罪从无原则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三、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三、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三、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1.1.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2.2.有利于增强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责任心和使命感3.3.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4.4.有助于实现程序的经济效益目标有助于实现程序的经济效益目标5.5.有利于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