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79759520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T ××××—2023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23年6月12日)     2023 - ×× - ××发布×××× - ×× -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3/T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繁殖技术 25 园地要求 46 盆栽技术 47 大田栽培 58 大田高产栽培 79 采收 810 病虫害防治 811 生产档案管理 9附录A(资料性附录) 金丝皇菊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0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桂梅、李卫东、黄国林、张力、肖晓玲、刘洋、周宇霞、符红艳、彭颖姝、杨吉龙、刘源清、曾斌、何涛、刘娟、肖远志IIDB 43/T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丝皇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的品种选择、繁殖技术、园地要求、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地区金丝皇菊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33/T 2272 杭白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金丝皇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金丝皇菊也叫大黄菊,原产江西省修水县,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气味芬芳,属药、茶两用菊花品种。

      金丝皇菊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2脚芽 foot bud当菊花开花或者通过剪枝除掉先端部的生长点时,从地下部或者地表层的茎基部长出的芽3.3摘心pinch of the terminal shoot除去顶芽,控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分枝3.4 定头 the last pinching  开花前的最后一次摘心3.5 根兜 chrysanthemum root指当年采收地上部分后留下的老桩3.6脱毒苗 virus-free seedling经植物脱病毒方法获得或引进,经检测后确认不携带有关病毒的种苗3.7母株maternal plant用于繁殖种苗的优良植株3.8分株繁殖 division propagation利用菊花根、茎的再生性,在菊花采收后,割除地上茎部,就地或将其根部挖起埋在选定的育苗地中培养新苗,翌年种植时起出根部,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母株,分株种植的育苗方式3.9扦插繁殖 cutting propagation以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或叶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插于土壤或其他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育苗方式。

      4繁殖技术4.1扦插繁殖4.1.1苗床准备沿温室或塑料大棚长度方向做育苗床,床宽一般为100cm~120cm,长度视温室长度而定,当温室长度大于60m时,可分为两段,床与床之间留操作通道,在苗床内铺设20cm~25cm厚基质,然后整平;也可采用穴盘育苗可在苗床上方30cm~40cm安装喷灌装置4.1.2育苗基质泥炭、椰糠、珍珠岩、粗净河沙、蛭石等可单独使用,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如泥炭和珍珠岩按3︰1混合均匀作为基质使用4.1.3消毒a)穴盘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处理20minb)基质消毒每立方米基质施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g~25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200g,晾1d~2d后使用;也可采用蒸汽消毒,将100℃~120℃蒸汽通入基质,消毒40min~60min4.1.4母株选择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植株作为繁殖母株4.1.5插穗准备a)采穗从母株上采集当年生未木质化的幼嫩枝条或饱满充实的脚芽作插穗,插穗长度8cm~10cm,保留顶端2~3片功能叶(含心叶),其余剪除,剪口应接近叶基部下端,剪口与枝条成45°,要求平滑,无损伤,无拉毛,插穗宜随剪随插。

      b)插穗处理插穗先用百菌清消毒,再用生根剂处理,按照使用说明进行4.1.6扦插a)扦插时间视栽培类型而定,一般为3月~5月b)扦插扦插时可用竹签引孔将插穗插入基质2cm~3cm,株行距5cm×5cm;扦插后压实并浇透水4.1.7扦插后管理a)光照扦插后7d内,避免阳光直射;扦插7d后,如晴天光照较强,应用遮阳网适当遮阴b)温度和水分环境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c)病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每10d左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说明说配置药液喷洒防病d)适时移栽插穗生根后应及时移栽,防治留床时间过长而导致枝叶徒长,根系老化4.2分株繁殖 每年3月~4月初,待母株上的幼苗长至3~4片叶时,将从根兜处萌发的小苗连根起出,进行定植 4.3组培繁殖4.3.1培养基配制a)基本培养基用MS作为基本培养基b)初代和继代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S+6-BA+NAA+蔗糖+琼脂等;PH值5.8c)生根培养基1/2MS+NAA+蔗糖+琼脂等;PH值5.84.3.2枝条采集从母株上剪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腋芽饱满且未萌发的枝条4.3.3枝条消毒将采集的菊花枝条剪成2cm~3cm的茎段,先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用70%酒精消毒30s,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2次~3次,用消毒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4.3.4接种培养a)初代培养将菊花茎段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光照强度1800Lx~2400Lx,光照时间14h/d;培养温度25℃b)继代培养将萌发的腋芽切取接种到继代增值培养基中,培养环境条件同初代培养c)生根培养待继代培养苗高2cm~3cm时,将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促其根系形成;培养环境条件同初代培养4.3.5炼苗移栽当组培苗的叶片达到3片~5片、根数达到3条~5条且发育良好时,连同培养器瓶一起转移到炼苗棚,放置7d左右,然后打开瓶盖放置2d~3d;温度控制20℃~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炼苗结束后将苗子取出用18℃~20℃清水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栽到经过消毒的育苗基质中4.4脱毒繁殖 参照DB33/T2272进行脱毒生产用苗的繁殖5园地要求 大田栽培园地宜选择地势较高、交通便利、通气透水、排灌条件良好、土层深厚、远离污染的地块,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宜,酸碱度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栽植地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宜轮作,连作不应超过3茬,连作地种植前土壤应消毒,消毒药剂可选用棉隆(必速灭)或菌虫净等,结合旋耕将药剂与土壤混匀,旋耕深度15cm~20cm。

      6盆栽技术6.1盆栽基质盆栽基质可选用园土、腐叶土、砂、珍珠岩、椰糠、草炭等配置而成配制好的基质要求容重应介于0.7g/cm3~1.2g/cm3,孔隙度不低于15%为宜,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EC值≤2.5ms/cm6.2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见4.1.36.3选盆可选用硬质塑料盆或瓦盆,盆内径一般为15cm~20cm6.4上盆苗生根后应及时上盆,上盆时间一般为3月~6月6.5光温管理菊花喜光照,稍耐阴;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夏季宜适当遮阴,防止高温灼伤秋末应适当保温,防止霜冻6.6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定值后浇足定根水,养护时以干湿相间、见干见湿、防止积水为原则立秋前应控制水分,以控制植株高度;立秋后宜阴天或晴天午后浇水,保证水分充足;花芽分化期宜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花芽分化;花蕾发育期宜适当加大水分供应b)肥料管理①基肥可选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及硝酸钾、硝酸铵等化肥,与基质均匀混合并堆制一段时间,使其充分融合②追肥常用的有腐熟的菜饼、豆饼、花生饼等有机肥,以及尿素、复合肥等化肥;立秋前应控制用量,10d~15d追施一次,立秋后加大追肥量,7d~10d追施一次,并结合磷钾肥施用,追肥以兑水稀释浇灌为主,也可干施入基质或叶面喷施。

      6.7株型调控6.7.1摘心多本菊一般应摘心,当苗具6片展开叶时,留基部4片~5片叶摘心,15d~20d后再次摘心,留叶2片~3片,以后根据需要依次方法摘心;每次摘心时需调整各分枝的长度,使其高矮均匀一致6.7.2定头定头即最后一次摘心,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定头6.7.3疏蕾疏蕾应分次进行,在主蕾豌豆大小,主、副蕾分离时进行,并在主蕾一侧保留1个~2个预备蕾,在确认主蕾发育良好后摘除6.7.4整枝定头后,按照多本菊要求,保留生长势相当、高矮一致、位置均匀分布的枝条,其余枝条从基部剪除7大田栽培7.1整地作畦土壤翻耕后整地作畦,畦面宽100cm~110cm,畦高15cm~20cm,沟宽30cm、沟深25cm左右,四周挖排水沟对于水源不足、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块宜采用平畦,畦埂宽25cm,畦埂高10cm左右7.2定植a)定植苗标准健壮无病虫,叶色浓绿,叶片 4片~5 片,茎粗 1.0 cm~1.5 cm,株高 10 cm~15 cmb)定植时间3月~5月c)定植密度采用双行种植,株距50cm~60cm左右,每穴1株d)定植方法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深度以根茎处埋入地下 2 cm~3 cm 为准,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7.3田间管理7.3.1水肥管理7.3.1.1水分管理栽苗后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成活;幼苗成活后至现蕾前期适当控制水分,进入旺盛生长期,水分应供给充足;盛花期适当减少水分,控制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雨季注意清沟沥水,避免田间涝害;高温干旱季节,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NY/T5010的规定7.3.1.2肥料管理a)基肥结合整地,每667m2 施入充分腐熟并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1500kg~2000kg和复合肥(15:15:15)40kg~50kgb)追肥5月~8月结合摘心打顶,每666.7m2每次施入复合肥(15:15:15)25kg,或尿素8kg~10kg;孕蕾期每 667 m2 施复合肥(15︰18︰18) 50 kg,现蕾时喷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