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自由度系统ppt课件.ppt
156页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主讲:王林鸿教授、博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第二章主要内容¡自由振动;自由振动;¡简谐强迫振动;简谐强迫振动;¡周期振动;周期振动;¡非周期振动非周期振动§2.1引言¡单自由度系统:单自由度系统:¡只有一个自由度;只有一个自由度;¡可以用一个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可以用一个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可以把握振动系统的许多基本性质;可以把握振动系统的许多基本性质;¡是多自由度和连续体系统振动理论的基础是多自由度和连续体系统振动理论的基础典型的单自由度系统:弹簧-质量系统 梁上固定一台电动机,当电机沿铅直方梁上固定一台电动机,当电机沿铅直方向振动时,可视为集中质量如不计梁的质向振动时,可视为集中质量如不计梁的质量,则相当于一根无重弹簧,系统简化成弹量,则相当于一根无重弹簧,系统简化成弹簧簧- -质量系统质量系统 单自由度系统示例§2.2 无阻尼自由振动¡自由振动:自由振动:¡在初始激励或外加激励消失后的振动形态;在初始激励或外加激励消失后的振动形态;¡振动时无外界激励;振动时无外界激励;¡振动规律完全取决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固有特性)振动规律完全取决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固有特性)。
2.2.1运动微分方程列出图列出图2-22-2所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所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振动工程研究所建模步骤¡建立坐标系建立坐标系¡ 原点为静平衡点原点为静平衡点¡ 坐标正向为标示外力方向坐标正向为标示外力方向¡分离体法分离体法¡设质量在坐标正方向有一位移设质量在坐标正方向有一位移¡对质点标明惯性力、弹性力、阻尼力对质点标明惯性力、弹性力、阻尼力¡力平衡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振动工程研究所由由繁繁入入简简方程分类¡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自由振动方程自由振动方程——无外激励无外激励 偏离静平衡偏离静平衡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略去阻尼突出自由振动的特点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略去阻尼突出自由振动的特点振动工程研究所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方程初始条件初始条件(定解条件定解条件)留意留意 特点特点 二阶常系数齐次方程二阶常系数齐次方程振动工程研究所解的形式与试探解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解=通解(通解(+特解)特解)((1〕试探解的提出与代入〕试探解的提出与代入((2〕用初始条件定系数〕用初始条件定系数数学理论数学理论实际经验实际经验运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固有频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初始条件:初始条件:弹簧力:弹簧力:质量只受弹簧力,故:质量只受弹簧力,故:左边内力、右边外力左边内力、右边外力整理成振动微分方程的常见形式:整理成振动微分方程的常见形式:固有频率¡固有:生来就有;固有:生来就有;¡内因:与外界无关,只与自身的质量和刚度有关。
内因:与外界无关,只与自身的质量和刚度有关¡至关重要至关重要——敬而远之敬而远之运动微分方程的解运动微分方程为二阶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运动微分方程为二阶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取决于初始条件取决于初始条件可见: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可见: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周期为:周期为:频率为:频率为:简谐振动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得到运动微分方程的又一种方法得到运动微分方程的又一种方法由运动方程推导能量方程由运动方程推导能量方程简简 谐谐 运运 动动 能能 量量 图图4T2T43T能量能量简谐运动势能曲线简谐运动势能曲线简谐运动能量守恒,振幅不变简谐运动能量守恒,振幅不变能量守恒能量守恒简谐运动微分方程简谐运动微分方程推导推导 留意:上述结论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有助于简化问题的求解以下例说明例2.1 考虑汽车的垂直振动,并只考虑悬架质量,弹性元件为汽车的板簧此时汽车垂直振动模型如图2—3(a)所示,忽略阻尼图 2—3弹簧原长位置弹簧原长位置静平衡位置静平衡位置原点选取不恰当的弊端原点选取不恰当的弊端 在振动分析中,通常只对系统的动力响应感兴趣,希望方程的解中只包括动力响应。
将描述系统振动的坐标系的原点取在系统的静平衡位置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运动方程求能量方程由运动方程求能量方程标准自由振动方程标准自由振动方程原点选取恰当的好处原点选取恰当的好处动态响应动态响应坐标原点坐标原点====静平衡位置静平衡位置(必须的)(必须的)结论结论: : 对于线性振动系统,可将其受到的激励分为与时间无对于线性振动系统,可将其受到的激励分为与时间无关的静载荷和与时间有关的动载荷,分别计算系统的静力响应关的静载荷和与时间有关的动载荷,分别计算系统的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系统的总响应为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之和和动力响应,系统的总响应为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之和坐标原点选取坐标原点坐标原点====静平衡位置静平衡位置(必须的)(必须的)例例、、一一个个轻轻质质弹弹簧簧竖竖直直悬悬挂挂,,下下端端挂挂一一质质量量为为m m的的物物体体今今将将物物体体向向下下拉拉一一段段距距离离后后再再放放开开,,证证明明物物体体将将作作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因此因此 , 此振动为简谐振动此振动为简谐振动以平衡位置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为原点弹簧原长弹簧原长挂挂m后伸长后伸长某时刻某时刻m位置位置伸伸 长长受弹力受弹力平衡位置平衡位置解:解:求平衡位置求平衡位置k坐标原点坐标原点动载荷与静载荷¡动载荷与静载荷〔是否与时间有关)。
动载荷与静载荷〔是否与时间有关)¡动力响应与静力响应〔振动学与静力学)动力响应与静力响应〔振动学与静力学)¡总响应为动力响应与静力响应两者之和总响应为动力响应与静力响应两者之和¡振动学只对动力响应感兴趣振动学只对动力响应感兴趣¡静力学关注的是总量,振动学关注的是增量;静力静力学关注的是总量,振动学关注的是增量;静力学研究的是稳定状态,振动学研究的是变化学研究的是稳定状态,振动学研究的是变化2.2.2求固有频率的方法1.由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求得;由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求得;2.静态位移法;静态位移法;3.能量法1 1.静态位移法.静态位移法 用静力学的方法确定动用静力学的方法确定动力学系统的固有频率力学系统的固有频率妙!妙!横梁与弹簧串联:横梁与弹簧串联:总变形量为分变形量之和总变形量为分变形量之和2.2.能量法能量法 系统振动时动能、势能要相互转换根据能量系统振动时动能、势能要相互转换根据能量关系也能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单自由度系统,用关系也能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单自由度系统,用能量法求固有频率有两种方法:能量法求固有频率有两种方法:由能量守恒得运动方程由能量守恒得运动方程瑞利商瑞利商能量守恒是普遍规律,能量方法是普遍方法能量守恒是普遍规律,能量方法是普遍方法例例2.3 2.3 如图如图2-52-5所示系统,绳索一端接一质量,另一端绕过所示系统,绳索一端接一质量,另一端绕过一转动惯量为一转动惯量为I I的滑轮与弹簧相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
设绳的滑轮与弹簧相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绳索无伸长,绳索与滑轮之间无滑动此时系统可视为单自由索无伸长,绳索与滑轮之间无滑动此时系统可视为单自由度系统,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度系统,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图 2-5坐标有两种取法:坐标有两种取法:1 1、滑轮转角、滑轮转角θθ2 2、质量位移、质量位移x x坐标取法:坐标取法:1 1、滑轮转角、滑轮转角θθ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是求解微分方程的重要手段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是求解微分方程的重要手段例题:例题: 如图所示系统,绳索一端接一质量,另一端绕过一转动惯量为如图所示系统,绳索一端接一质量,另一端绕过一转动惯量为I I的滑轮的滑轮与弹簧相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绳索无伸长,绳索与滑轮之间无滑动此与弹簧相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绳索无伸长,绳索与滑轮之间无滑动此时系统可视为单自由度系统,求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可视为单自由度系统,求系统的固有频率系统的势能为系统的势能为ox解:解: 原点取在静平衡位置,弹簧的相对伸长为原点取在静平衡位置,弹簧的相对伸长为x x ,滑轮,滑轮 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x/r x/r 系统的动能包括滑轮的转动动能和质量的平动动能系统的动能包括滑轮的转动动能和质量的平动动能由由与书上的结果比较:注意势能的与书上的结果比较:注意势能的计算,可以不计重力势能计算,可以不计重力势能 ,只,只相差一个常数,不影响计算结果相差一个常数,不影响计算结果坐标取法:坐标取法:2 2、质量位移、质量位移x x 两种坐标取法计算的该系统的固有频率的结果是两种坐标取法计算的该系统的固有频率的结果是一样的。
一样的 可见: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无关可见: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无关 上题如果用静态位移法求解,将涉及未知的绳与上题如果用静态位移法求解,将涉及未知的绳与滑轮的靡擦力,因而无法计算静态位移因此能量法滑轮的靡擦力,因而无法计算静态位移因此能量法对有约束力但约束力不做功的情况更为适用对有约束力但约束力不做功的情况更为适用讨论:讨论:2.2.3有效质量¡离散系统建模约定:质量集中在惯性元件上,弹性元件无质离散系统建模约定:质量集中在惯性元件上,弹性元件无质量;量;¡实际上,没有无质量的弹性元件,当弹性元件质量所占比例实际上,没有无质量的弹性元件,当弹性元件质量所占比例较大时,不能忽略较大时,不能忽略¡能量等效方法求有效质量:把动能集总到惯性元件上能量等效方法求有效质量:把动能集总到惯性元件上¡弹性元件的质量是分布的,需要适当地假定速度分布规律:弹性元件的质量是分布的,需要适当地假定速度分布规律:速度分布与位移分布有相同的形式速度分布与位移分布有相同的形式¡动能意义上的质量为等效质量;势能意义上的刚度为等效刚动能意义上的质量为等效质量;势能意义上的刚度为等效刚度。
度例例2.4 2.4 如图如图2 2——6 6所示系统,在考虑弹簧质量的条件下求系统所示系统,在考虑弹簧质量的条件下求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固有频率把弹簧分布质量集总到惯把弹簧分布质量集总到惯性元件上性元件上方法:动能等效方法:动能等效附加质量附加质量等效质量等效质量 通常称系统在动能意义下的质量为系统的等效质量注意它并不一定等于系统惯性元件的质量加上其他元件的质量同样可以定义等效刚度,它是指在势能意义下的刚度 图 2—7把两个弹簧刚度集总成一把两个弹簧刚度集总成一个弹簧个弹簧方法:势能等效方法:势能等效§2.3 阻尼自由振动¡振动系统的无阻尼振动是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抽象振动系统的无阻尼振动是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抽象¡阻尼是用来度量系统自身消耗振动能量的能力的物理量产阻尼是用来度量系统自身消耗振动能量的能力的物理量产生阻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阻尼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生阻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阻尼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由于线性系统本身就是对实际问题的近似,因而对阻尼往往由于线性系统本身就是对实际问题的近似,因而对阻尼往往也作线性化处理也作线性化处理¡在理论分析中最常用的阻尼是气体和液体的粘性阻尼。
在理论分析中最常用的阻尼是气体和液体的粘性阻尼¡性振动理论中规定,由粘性阻尼引起的粘性阻尼力的大性振动理论中规定,由粘性阻尼引起的粘性阻尼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成正比,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阻尼系数小与相对速度成正比,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阻尼系数c为为常数用产生粘性阻尼力的阻尼器作为离散系统的主要元件常数用产生粘性阻尼力的阻尼器作为离散系统的主要元件之一 单自由度系统阻尼自由振动的模型如图单自由度系统阻尼自由振动的模型如图2 2——8 8所示图 2—8图 2—10图 2—10图 2—10阻尼对频率影响很小阻尼对频率影响很小对振幅影响很大对振幅影响很大大阻尼系统衰减快;大阻尼系统衰减快;高频成分衰减快高频成分衰减快阻尼减振方法阻尼减振方法一种求阻尼比的方法:一种求阻尼比的方法:图 2—11图 2—12实际系统的阻尼比范围实际系统的阻尼比范围§2.4 单自由度系统的简谐强迫振动 ¡简谐强迫振动指激励是时间简谐函数,它在工程结简谐强迫振动指激励是时间简谐函数,它在工程结构的振动中经常发生,它通常是由旋转机械失衡造构的振动中经常发生,它通常是由旋转机械失衡造成的。
成的¡简谐强迫振动的理论是分析周期激励以及非周期激简谐强迫振动的理论是分析周期激励以及非周期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基础励下系统响应的基础¡利用可以产生简谐激励的激振器激励被测结构以分利用可以产生简谐激励的激振器激励被测结构以分析其振动特性的方法,即所谓正弦激励方法,是测析其振动特性的方法,即所谓正弦激励方法,是测试系统振动特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试系统振动特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4.1 2.4.1 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典型的受简谐激励的单自由度系统示于图典型的受简谐激励的单自由度系统示于图2 2——1313 图 2—13简谐强迫激励项简谐强迫激励项静力转化为静位移静力转化为静位移简谐强迫振动运动微分方程简谐强迫振动运动微分方程图 2—14通解通解——瞬态响应瞬态响应特解特解——稳态响应稳态响应全解全解——两者叠加:两者叠加:前段:瞬态占优;前段:瞬态占优;后段:稳态占优;后段:稳态占优;最后:瞬态消失,稳态主导最后:瞬态消失,稳态主导求特解的过程求特解的过程求振幅、相角和表达式求振幅、相角和表达式图 2—14从波形图可以看出:从波形图可以看出: 求通解的过程求通解的过程全解全解通解通解特解特解通解通解衰减因子衰减因子全解全解=瞬态响应瞬态响应+稳态响应稳态响应瞬态响应昙花一现,不劳多谈;瞬态响应昙花一现,不劳多谈;稳态响应主导江山,集中研判!稳态响应主导江山,集中研判!今后,只研究稳态响应项。
今后,只研究稳态响应项稳态响应项的规律要命的是频率〔比)!要命的是频率〔比)!2.4.2 复频率响应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稳态响应的幅值和相角是激励频率的非线性函数,在理论稳态响应的幅值和相角是激励频率的非线性函数,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中常引进复频率响应来描述激励频率对响分析和实际工作中常引进复频率响应来描述激励频率对响应的影响应的影响¡简谐运动可用复数表示,因而稳态振动也可用复数表示,简谐运动可用复数表示,因而稳态振动也可用复数表示,设有下面两个方程:设有下面两个方程:用复数表示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方便,所求的响应解职用复数表示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方便,所求的响应解职是取其对应的其中一部,本教材通常取实部是取其对应的其中一部,本教材通常取实部复数复数实数实数稳态响应稳态响应——复数复数响应振幅响应振幅——实数实数呼应:鼓励〔对应物理呼应:鼓励〔对应物理量之比)量之比)要命的是频率〔比)!要命的是频率〔比)!图 2—15图 2—15熟记三个特殊点熟记三个特殊点就等于掌握三个就等于掌握三个区域的规律区域的规律系统稳态振动时,惯性力、弹性力、阻尼力都是与激励同频系统稳态振动时,惯性力、弹性力、阻尼力都是与激励同频率的简谐量,分别为:率的简谐量,分别为:频率比所处区域不同,与激励构成动平衡的力的种类不同频率比所处区域不同,与激励构成动平衡的力的种类不同图2—160弹性控制区弹性控制区图2—16惯性控制区惯性控制区图2—16阻尼控制区阻尼控制区共振频率共振频率大阻尼大阻尼小阻尼小阻尼阻尼阻尼共振演示实验共振演示实验236145 单摆单摆1作垂直于纸面作垂直于纸面的简谐运动时,单摆的简谐运动时,单摆5将将作相同周期的简谐运动,作相同周期的简谐运动,其它单摆基本不动其它单摆基本不动.共振现象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的危害共振现象的危害1940 年7月1日美国 Tocama 悬索桥因共振而坍塌•运用运用•防止防止•钢琴、小提琴等乐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提高音响效果提高音响效果•收音机收音机——选台选台•核磁共振核磁共振——物质结构的研究和医疗诊断等物质结构的研究和医疗诊断等•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或外力的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或外力的频率•破坏外力的周期性破坏外力的周期性•增大系统的阻尼增大系统的阻尼•对精密仪器使用减振台对精密仪器使用减振台无量纲量无量纲量品质因子、阻尼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品质因子、阻尼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半功率点定义带宽、阻尼比、品质因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带宽、阻尼比、品质因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半功率点与带宽半功率点与带宽例2.6 留意:品质因子是无量纲量留意:品质因子是无量纲量2.4.3 能量关系与等效阻尼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士为知己者死;士为知己者死;冰火两重天!冰火两重天!阐明:无阻尼系统受简谐激励时,如果激励频率等于系统固阐明:无阻尼系统受简谐激励时,如果激励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由于系统无阻尼,因此外力对系统做的功全部转成有频率,由于系统无阻尼,因此外力对系统做的功全部转成系统的机械能即振动的能量。
外力持续给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的机械能即振动的能量外力持续给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的振动能量直线上升,振幅逐渐增大由此可知,即使系统的振动能量直线上升,振幅逐渐增大由此可知,即使是无阻尼系统共振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振动能量是无阻尼系统共振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振动能量这在实际中很重要,有些机械结构在起动或停机时无法避免这在实际中很重要,有些机械结构在起动或停机时无法避免通过共振区,为避免在共振区给结构造成损坏,可以采用迅通过共振区,为避免在共振区给结构造成损坏,可以采用迅速通过共振区的办法来解决速通过共振区的办法来解决 图 2—17等效阻尼¡振动能量的耗散有多种形式;振动能量的耗散有多种形式;¡把其他形式的阻尼等效为粘性阻尼,线性化把其他形式的阻尼等效为粘性阻尼,线性化¡方法:令系统耗散的能量与粘性阻尼耗散的能量相方法:令系统耗散的能量与粘性阻尼耗散的能量相同¡求等效参数多采用能量法求等效参数多采用能量法能量等效是最普遍的方法能量等效是最普遍的方法§2.5 简谐强迫振动理论的应用2.5.1 2.5.1 旋转失衡引起的强迫振动旋转失衡引起的强迫振动 在旋转机械中,旋转失衡是使系统振动的外界在旋转机械中,旋转失衡是使系统振动的外界激励的主要来源。
旋转失衡的原因是高速旋转机械中激励的主要来源旋转失衡的原因是高速旋转机械中转动部分的质量中心与转轴中心不重合图转动部分的质量中心与转轴中心不重合图2 2——2020为为旋转失衡的示意图旋转失衡的示意图图2—20•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关键是根据需要把失衡量控制在允关键是根据需要把失衡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许的范围内;•方法是:做静平衡、动平衡试验方法是:做静平衡、动平衡试验内部激振内部激振失衡激励下的幅频特性图和相频特性图: 图2—21图2—21图2—21响应与激励反相响应与激励反相2.5.2 支承运动引起的强迫振动¡系统的支承部分如果有运动也可使系统发生强迫振动,这系统的支承部分如果有运动也可使系统发生强迫振动,这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例如,精密仪器受周围环境振动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例如,精密仪器受周围环境振动的影响而振动,车辆由于在不平路面上行驶而引起振动等的影响而振动,车辆由于在不平路面上行驶而引起振动等等如果支承的运动可以用简谐函数描述,则系统的振动等如果支承的运动可以用简谐函数描述,则系统的振动可用简谐强迫振动理论来分析可用简谐强迫振动理论来分析。
¡典型的支承运动的模型如图典型的支承运动的模型如图2 2——2222所示图2—22环境激振环境激振相对运动相对运动下一节定义的:下一节定义的:消极隔振系数消极隔振系数图 2—23不同区域阻尼的作用是不同区域阻尼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能想当然!不同的不能想当然!分水岭分水岭2.5.3 隔振原理¡振动隔离指将机器或结构与周围环境用减振装置隔离,它是消除振动振动隔离指将机器或结构与周围环境用减振装置隔离,它是消除振动危害的重要手段实际工程中的振动隔离可分为两类:积极隔振、消危害的重要手段实际工程中的振动隔离可分为两类:积极隔振、消极隔振极隔振¡对自身是振源的机器,为减少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其与支承它的对自身是振源的机器,为减少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其与支承它的基础隔离开,这类隔振称为积极隔振其力学模型的特点是,激励作基础隔离开,这类隔振称为积极隔振其力学模型的特点是,激励作用于质量用于质量m m,引起,引起m m的振动要求把振源的振动要求把振源m m与支承它的基础与支承它的基础( (弹簧和阻尼弹簧和阻尼器的另一端器的另一端) )隔离隔离( (参见图参见图2 2——24(a))24(a))。
比如,对大型发动机、大型电机、比如,对大型发动机、大型电机、汽轮机、冲床和振动台等都要安装一定的隔振装置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汽轮机、冲床和振动台等都要安装一定的隔振装置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图2—24积极隔振:积极隔振: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两种隔振原理相似:方法是把需要隔离的机器设备安装在合两种隔振原理相似:方法是把需要隔离的机器设备安装在合适的具有弹性和阻尼的减振装置或隔振装置上,使大部分振适的具有弹性和阻尼的减振装置或隔振装置上,使大部分振动被减振装置或隔振装置吸收,以阻断振动的传递动被减振装置或隔振装置吸收,以阻断振动的传递 ¡对允许振动很小的精密仪器和设备,为减少周围环境振对允许振动很小的精密仪器和设备,为减少周围环境振动对它的影响,需要把它与支承它的基础隔离,这类隔动对它的影响,需要把它与支承它的基础隔离,这类隔振称为消极隔振它的力学模型的特点是,激励是由基振称为消极隔振它的力学模型的特点是,激励是由基础运动产生的,振源是基础运动础运动产生的,振源是基础运动( (参见图参见图2 2——22)22),要求质,要求质量量m m的振动尽可能小的振动尽可能小消极隔振:消极隔振:人不犯我!人不犯我!隔振效果指标积极隔振:积极隔振:隔力!隔力!消极隔振:消极隔振:隔位移!隔位移!图2—23X X为设备隔振后的振幅为设备隔振后的振幅A A为振源振幅为振源振幅 分水岭分水岭•隔振器的频率隔振器的频率比应足够大〔隔比应足够大〔隔振弹簧足够软);振弹簧足够软);•隔振器的阻尼隔振器的阻尼降低隔振效果。
降低隔振效果2.5.4 2.5.4 惯性式测振仪原理〔自学)惯性式测振仪原理〔自学)¡惯性式测振仪通常是把由弹性元件支承的惯性质量装在适惯性式测振仪通常是把由弹性元件支承的惯性质量装在适当的壳体内,限制质量沿一给定的轴运动阻尼通常由壳当的壳体内,限制质量沿一给定的轴运动阻尼通常由壳体内的粘性液体提供用检测元件测量质量块与壳体之间体内的粘性液体提供用检测元件测量质量块与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作为系统的输出的相对运动作为系统的输出( (见图见图2 2——25)25)图2—25 选取不同的频率比和阻尼比,可使测振仪测量不同的振动选取不同的频率比和阻尼比,可使测振仪测量不同的振动参数测振仪本身的主要性能参数有,灵敏度、测量精度、参数测振仪本身的主要性能参数有,灵敏度、测量精度、测量频率范围等等测量频率范围等等 图 2—262.5.5 转轴的横向振动¡某些旋转机械在开机及停机过程中,当机器的转速经过某某些旋转机械在开机及停机过程中,当机器的转速经过某个定值时,会出现剧烈的振动,这对机器十分有害这个个定值时,会出现剧烈的振动,这对机器十分有害这个定值通常称为临界转速为保证机器安全,开机及停机时定值通常称为临界转速。
为保证机器安全,开机及停机时必须快速超越临界转速在设计机器时必须使转轴的工作必须快速超越临界转速在设计机器时必须使转轴的工作转速远离转轴的临界转速转轴的临界转速一般很接近转转速远离转轴的临界转速转轴的临界转速一般很接近转轴横向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轴横向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 图 2—27 转子的三个中心转子三个中心:转子三个中心:几何中心几何中心S;;质量中心质量中心G;;回转中心回转中心O不重合是必然的;不重合是必然的;重合时偶然的重合时偶然的图 2—28 二力杆:作用线为一条直线二力杆:作用线为一条直线转轴的横向振动〔不计阻尼)转轴发生共振转轴发生共振转轴的横向振动〔计及阻尼)三力平衡三力平衡转轴的横向振动〔计及阻尼)增大偏心量增大偏心量减小偏心量减小偏心量自动定心,自动定心,这就是采用这就是采用柔性转子的柔性转子的原因原因§2.6 周期强迫振动¡非简谐的周期激励在工程结构的振动中大量存在旋转机械非简谐的周期激励在工程结构的振动中大量存在旋转机械失衡产生的激励多半是周期激励失衡产生的激励多半是周期激励¡按简谐激励求解:如果周期激励中的某一谐波的幅值比其他按简谐激励求解:如果周期激励中的某一谐波的幅值比其他谐波的幅值大的多,可视为简谐激励。
谐波的幅值大的多,可视为简谐激励¡按周期激励求解:将周期激励展为傅里叶级数,然后分别求按周期激励求解:将周期激励展为傅里叶级数,然后分别求出各个谐波所引起响应,再利用叠加原理得到系统的响应出各个谐波所引起响应,再利用叠加原理得到系统的响应 简谐激励简谐激励非简谐周期非简谐周期非周期激励非周期激励随机激励随机激励生产实际生产实际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力力位移位移复杂问题分解复杂问题分解 简单问题单元简单问题单元单元解叠加单元解叠加 复杂问题解复杂问题解 周期振动的谐波分析周期振动周期振动 展成傅氏级数展成傅氏级数一个周期 T中的平均值 n=1,2,3,……n=1,2,3,……基频 周期振动的谐波分析一个周期振动可视为频率顺次为基频一个周期振动可视为频率顺次为基频 及整倍数的若干或无数及整倍数的若干或无数简谐振动分量的合成振动过程简谐振动分量的合成振动过程 在振动力学中将傅氏展开称为谐波分析在振动力学中将傅氏展开称为谐波分析 周期函数的幅值频谱图,相位频谱图。
周期函数的幅值频谱图,相位频谱图周期函数的谱线是互相分开的,故称为离散频谱周期函数的谱线是互相分开的,故称为离散频谱 周期振动的谐波分析•函数的频谱,说明了组成该函数的简谐成分,反映了该函数的频谱,说明了组成该函数的简谐成分,反映了该周期函数的特性周期函数的特性•这种分析振动的方法称为频谱分析这种分析振动的方法称为频谱分析•由于自变量由时间改变为频率,所以频谱分析实际上是由于自变量由时间改变为频率,所以频谱分析实际上是由时间域转入频率域由时间域转入频率域•这是将周期振动展开为傅里叶级数的另一个物理意义这是将周期振动展开为傅里叶级数的另一个物理意义 傅氏变换的意义:傅氏变换的意义:从总体中划分出组成成分,按成分分门别类分从总体中划分出组成成分,按成分分门别类分别求解,再由成分解叠加为总题解别求解,再由成分解叠加为总题解 周期振动的谐波分析周周期期振振动动的的谐谐波波分分析析以以无无穷穷级级数数出出现现,,但但一一般般可可以以用用有有限限项项近似表示周期振动近似表示周期振动例例1.1 1.1 已知一周期性矩形波如图所示,试对其作谐波分析。
已知一周期性矩形波如图所示,试对其作谐波分析 解∶矩形波一个周期内函数F (t)可表示为表示F(t)的波形关于t轴对称,故其平均值为零 周期振动的谐波分析n=1,2,3……于是,得F(t)的傅氏级数F(t)F(t)是奇函数,在它的傅氏级是奇函数,在它的傅氏级数中也只含正弦函数项在实数中也只含正弦函数项在实际的振动计算中,根据精度要际的振动计算中,根据精度要求,级数均取有限项求,级数均取有限项F(t)F(t)的的幅值频谱如图所示幅值频谱如图所示 超过超过10阶的谐波实际工程意义不大阶的谐波实际工程意义不大周期力作用下系统的稳态响应的特性:周期力作用下系统的稳态响应的特性: a. a. 系系统统的的稳稳态态响响应应是是周周期期振振动动,,其其周周期期等等于于激激振振力的周期力的周期 b. b. 系系统统的的稳稳态态响响应应由由激激振振力力的的各各次次谐谐波波分分量量分分别别作用下的稳态响应叠加而成作用下的稳态响应叠加而成 c. c. 系系统统稳稳态态响响应应中中,,频频率率最最靠靠近近固固有有频频率率的的谐谐波波最最大大,,在在响响应应中中占占主主要要成成分分;;频频率率远远离离固固有有频频率率的的谐谐波波很很小小,,在在响响应应中中占占次次要要成成分分。
换换言言之之,,系系统统相相当当于于一一个个滤滤波波器器,,放放大大了了靠靠近近固固有有频频率率的的激激励励谐谐波波分分量量,,而而抑抑制制了了远远离离固固有有频频率率的的激激励励谐谐波波分量的响应分量的响应 §2.7非周期强迫振动¡除了周期激励之外的所有激励都是非周期激励,更除了周期激励之外的所有激励都是非周期激励,更接近工程实际接近工程实际¡求解方法有:求解方法有:¡傅里叶变换法〔傅里叶积分);傅里叶变换法〔傅里叶积分);¡拉普拉斯变换法;拉普拉斯变换法;¡脉冲响应法脉冲响应法其中其中 是一个任意函数是一个任意函数求求解解思思路路::先先把把一一般般激激励励分分解解为为一一系系列列简简单单激激励励的的线线性性组组合合,,然然后后求求出出各各简简单单激激励励下下系系统统的的响响应应,,再再运运用用线线性性系系统响应的可叠加性获得一般激励引起的响应统响应的可叠加性获得一般激励引起的响应 问题及方程问题及方程1 1、、 Fourier Fourier变换法变换法 对一般激励进行分解的一种直观方法对一般激励进行分解的一种直观方法是将其分解为无限多简谐激励之和是将其分解为无限多简谐激励之和 F氏变换氏变换(无穷大周期无穷大周期F级数展开级数展开)式中式中激励频域分布激励频域分布周期激励周期激励扩展扩展周期激励傅里周期激励傅里叶级数,非周叶级数,非周期激励傅里叶期激励傅里叶积分积分频域响应解频域响应解(位移位移)频响函数频响函数重要重要概念概念单位简谐力引起的系统稳态位移,又称作动柔度单位简谐力引起的系统稳态位移,又称作动柔度 (1)(1)是系统输出与输入的是系统输出与输入的FourierFourier变换之比,变换之比,与激励幅值大小无关,与系统初始条件无与激励幅值大小无关,与系统初始条件无关关 。
2)(2)完整地包含了系统的动特性信息完整地包含了系统的动特性信息 测试理测试理论公式论公式振动工程研究所频响函数与放大系数关系频响函数与放大系数关系频响函数对应的时域意义频响函数对应的时域意义单位脉冲响应与频响函数互为单位脉冲响应与频响函数互为F氏变换氏变换时域解的两种解法时域解的两种解法振动工程研究所2 2 、、LaplaceLaplace变换法变换法 L氏变换定义RZZR一般不作直接计算式一般不作直接计算式自动控制理论的基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本方法:把系统作为一个振把系统作为一个振荡环节处理荡环节处理变换的目的是简化运算;变换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公式表可查有公式表可查振动工程研究所动力学方程与动力学方程与L氏域解氏域解(与初始条件有关)(与初始条件有关)零初始条件零初始条件振动工程研究所Laplace逆变换得逆变换得传递函数定义传递函数定义定义系统位移〔输出量〕的定义系统位移〔输出量〕的LaplaceLaplace变换变换与激振力〔输入量〕的与激振力〔输入量〕的LaplaceLaplace变换之比变换之比为传递函数为传递函数 振动工程研究所传递函数与单位脉冲响应是一个传递函数与单位脉冲响应是一个LaplaceLaplace变换对变换对 传递函数与频响函数关系传递函数与频响函数关系频率域是频率域是s s域的特款,而频响函数是传递函数域的特款,而频响函数是传递函数的特款。
的特款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振动工程研究所3 3、单位脉冲响应法、单位脉冲响应法 矩矩形形波波((1 1〕〕单单位位脉脉冲冲函函数数〔〔Dirac)Dirac)及其性质及其性质 积分性质积分性质(定义定义)取取极极限限脉冲函数演化脉冲函数演化单位性单位性度量性度量性或称抽样性或称抽样性(象尺一样量出各时刻(象尺一样量出各时刻 的函数值)的函数值)((2 2〕脉冲载荷及其响应〕脉冲载荷及其响应 理想脉冲力:作用时间极短,幅值极大,但冲量有限理想脉冲力:作用时间极短,幅值极大,但冲量有限•脉冲载荷定义:脉冲载荷定义:冲量冲量—速度变换:速度变换:冲量冲量冲量定理冲量定理振动工程研究所当脉冲在当脉冲在 作用时,响应延迟为作用时,响应延迟为当冲量当冲量F=1, 单位脉冲响应单位脉冲响应(阻尼系统自由振动解阻尼系统自由振动解)系统进行初始条件如下的自由振动系统进行初始条件如下的自由振动公用公用 h(t)表示表示t时刻单位原点脉冲激励的响应时刻单位原点脉冲激励的响应 相当于相当于y轴左移轴左移 单位脉冲响应特点讨论¡脉冲响应完全由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与激励脉冲响应完全由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与激励无关;无关;¡与复频率响应一样,反映了系统的振动特性〔天赋)与复频率响应一样,反映了系统的振动特性〔天赋);;¡锤击法测固有频率和阻尼的依据,简单快捷。
锤击法测固有频率和阻尼的依据,简单快捷振动工程研究所((3〕〕Duhamel卷卷积积积积分分 ((无无限限多多个个脉脉冲冲激激励励响响应应的的线线性叠加)性叠加) 单个脉冲的响应单个脉冲的响应所有脉冲响应叠加所有脉冲响应叠加FFF卷积积分;卷积积分;任意激励的响应任意激励的响应例2.9例2.10振动工程研究所单位阶跃响应是系统在新平衡位置的自由振动单位阶跃响应是系统在新平衡位置的自由振动 卷积积分的性质脉冲响应、频率响应、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习题¡2.1 2.4 2.6 2.8 2.10¡2.11 2.13 2.16 2.26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