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课程内容.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48594023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89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设置5个主题,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内容要求】1.1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1.2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1.3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1.4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知道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5学生必做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完成各主题的必做实验(见各个主题)教学提示】1. 教学策略•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过程2. 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及探究活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如氨气、氯气);硫酸亚铁的制备;化工生产模拟实验(如制硫酸、制硝酸);物质成分的检验(如补铁剂中的铁元素)2)调查与交流讨论:查阅化学发展中重大事件的有关资料,并交流讨论;举办小小化学家论坛,分享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实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讨论和演练实验室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

      3. 情境素材建议•有关化学发现的故事:电离理论的建立、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原电池的发现、氯气的发现、人工合成尿素*工业合成氨、青蒿素的提取等•有关理论、模型不断发展的史实:苯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等•化学研究技术及应用:波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技术等〕汽车屋气中氮氧化物等汚染物的测定、食物中亚硝釀盐等含量的测定等•改革幵放我来我国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作出贡献的事例学业要求】1. 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作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2. 能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设计并实施实验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究反应规律;能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取物质。

      3. 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内容要求】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2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3电离与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4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6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2.7学生必做实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提示】1. 教学策略•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2. 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及探究活动:胶体的丁达尔实验'电解质的电离」探究滚液中离子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测定电流或濬液电导率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探究;过氧化氢的氧化性、还煉性的探究:金属钠的性质」碳酸钠与诙這钠性质的比较;铁坝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氯水的性质及成分探究,氨气的制备及•性质,錢盐的性质;浓、稀硝酸的性质;氫氧化物的性质与转优,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釀的性质;濬液中FF、XH:、cor>CKso匸等离子的检脸]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2)调查与交流讨论:从含硫、氮物质的性质及转化的视角分析酸雨和雾霾的成因、危害与防治;调查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富营养化的危害与防治;讨论日常生活中含氯化合物的保存与使用3. 情境素材建议•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补铁剂;实验室中硫酸亚铁的保存与使用;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打印机(或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中铁的氧化物(利用磁性性质);菠菜中铁元素的检测;钠着火的扑救;钠用作强除水剂。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火山喷发中含硫物质的转化;雷雨发庄稼”氮的循环与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硫酸(或硝酸);氮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食品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去色、杀菌、抗氧化);含氯消毒剂及其合理使用;氯气、氨气等泄漏的处理;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汽车尾气的处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电离理论建立的化学史料;氧化还原理论建立的史料;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学业要求】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2•能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3.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4. 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5. 能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

      6. 能说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合成氨等)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如酸雨和雾霾防治、水体保护、食品安全等)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内容标准】3.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2化学键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3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个方面去认识和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知道化学反应平均速率的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学习运用变量控制方法研究化学反应,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4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3.5学生必做实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提示】1. 教学策略•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实验事实、数据等证据素材,帮助学生转变偏差认识•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等活动•发挥重要知识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形成基本观念2. 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及探究活动:自主设计制作元素周期表;焰色实验;探究反应的可逆性;几个常见反应(如镁、铝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铵或碳酸氢钠与醋酸或柠檬酸反应)的热效应;设计制作简易即热饭盒;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探究干电池的构成2)调查与交流讨论:讨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讨论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借助元素周期律(表)预测硅、硒、锗、镓等元素的性质;查阅元素周期律(表)对发现新元素、制造新物质、开发新材料的指导作用,查阅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讨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本质;讨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查阅不同种类电池的特点、性能与用途,调查新型能源的种类、来源及利用。

      3. 情境素材建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表)的发现史料;铝制品的合理使用,用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疏通下水管道;稀土资源、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化学键:化学键存在的证据,如水的三态变化与水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比较;利用化学键讨论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如氢气与氯气、甲烷燃烧等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限度和快慢:化学反应存在限度的证据,如高炉炼铁、合成氨、氯化铁与碘化钾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汽车安全气囊的膨胀、食物腐败等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现象;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