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富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富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 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 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参考答案:DA、a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次经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不能传到最右边的神经元上,所以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D、由于电表①能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2. 摆放在窗台上的盆栽植物会向窗外弯曲生长,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背光一侧,向光测比背光侧生长快B、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向光测比背光侧生长快C、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背光一侧,向光测比背光侧生长慢D、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向光测比背光侧生长慢参考答案:B3.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参考答案:C4. 损伤大脑皮层的S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损伤H区时,病人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却能讲话写字这表明A.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 B.语言功能与语言中枢之外的中枢有关C.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外侧面 D.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参考答案:A5.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推论是( ) 浸泡液雄花雌花雄花:雌花比值蒸馏水(对照)21.13.85.6甲(赤霉素100毫克/升)4.74.71.0乙(CP 100毫克/升)7.86.21.26丙(乙烯利 1 000毫克/升)19.63.75.3丁(整形素10毫克/升)33.11.227.6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赤霉素+CP100毫克/升)3.17.20.43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C.丁液最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D.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参考答案:A【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甲、乙、丙、丁与水的比较. 【解答】解:A、甲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为1.0,小于5.6,说明赤霉素能促进雌花的形成,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较大,A错误; B、而丙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相差不大(5.3和5.6),说明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B正确; C、丁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为27.6,大于5.6,故乙液能促进雄花的形成,C正确; D、甲液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为1.0,小于5.6,说明甲液有利于雌花的形成,而乙液也能促进雌花的形成,故两者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D正确. 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数据图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6.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参考答案:C7. 下列有关突触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参考答案:D8.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参考答案:C9.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B10. 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忽略交叉互换)的某动物组织切 片显微图像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③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参考答案:D11.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参考答案:B12. 下列利用洋葱不同部位所做的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取材实验名称A绿色叶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鳞片叶的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鳞片也得内表皮观察叶绿体 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D、绿色叶片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用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A正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原因是有颜色便于观察,B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的正在有丝分裂,故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用来观察叶绿体,D错误.【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3. 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A.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B.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为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D.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参考答案:D【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2、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解答】解:A、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A错误;B、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DNA的筛选,B错误;C、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C错误;D、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D正确.故选:D.14. 科研人员测得一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 GUC、GUA、GUG)。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解旋酶作用于②处,使氢键断裂形成核糖核苷酸单链B.基因突变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因为DNA解旋形成单链结构不稳定C.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一般来说基因插入三个碱基对要比插入一个碱基对更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参考答案:C15.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参考答案:B16.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②→①→②→③ B. ②→③→②→① C. ③→②→①→② D. ③→②→①参考答案:A当刺激还未传至b点时,a点和b点都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②;当刺激由右向左传导时,b点首先出现动作电位,a点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①;紧接着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相同,此时为图②所示;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导到a点,a点出现动作电位,b点为静息电位,则为图③所示,所以整个过程中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②→①→②→③,故选A。
17.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参考答案:B18.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 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参考答案:C19. 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B.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少,人体产热多,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参考答案:B【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