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方案.doc
3页《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 掌握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2. 理解去分母的理论依据3. 能掌握去分母的关键,能熟练准确地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思考、尝试、探究,让学生明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2.通过尝试、探究、验根来验证解法的正确性并从理论上加以说明3.弄清去分母的使用类型是解方程和解不等式,而不使用于化简4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5体会数学运算中的整体思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良好习惯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去分母中的漏乘、丢括号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问题1:解下列方程:⑴2(2x+3)=3(3x-2)⑵8-4(x-2)=5(x-1)问题2:.填空:⑴2与2的最小公倍数是 ⑵2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 ⑶3,4,5的最小公倍数是 ⑷ 3,4,12的最小公倍数是 一:教师出示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
会的给与鼓励与表扬不会的让其自己先找原因,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灰心 ,积极探索,刻苦学习,一定会学的更好的二:通过激励,让学生完成问题二,教师巡视,同时让学生及时归纳所得结论,并比较谁的结论更好最后集体归纳结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待提高自己的概括水平通过本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若几个数相同,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本身;若大数是几个小数的倍数,则这个大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若几个数互质,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活动二:合作交流 共同探索探索:解方程并于同伴进行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方程的方法,教师参与其中二: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说出每种方法的优劣和每种解法的理论根据各抒己见,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意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弄清了很多知识,也加强了各知识间的联系活动三:例题示范 讨论总结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促进成长例题1:解方程说出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并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再加以讨论例题2:一:根据前面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前面的讨论结果加以应用。
二:总结解题方法:关键是去分母三:难点是:易漏乘没分母的项;去分母后原分子上的括号四:独立完成解题步骤交流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例题1是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例题2则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容易漏乘1这一项,这里特别提醒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记忆另一难点是去分母后10x+1上必须写括号,因为10x+1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运算的这类题 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经过实践、检验发现问题,即验根后发现此根不正确,就需认真检查计算过程,如果过程正确,则说明方法有问题然后找出问题所在,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做到真正弄懂错误原因,保证以后不再出错活动四:反复应用 巩固训练练习1.2. 3. 4. 5. 一:学生按以上的方法和思路解以下各题,再解题过程中,不断应用,再次加深对解题方法和思路的理解二:解完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发现对方的错误,互相指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通过强化训练,加深对解方程方法和思路的真正理解从而达到熟练准确地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活动五: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 升华理论 一:解题思路:只要能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动到方程的一边,已知项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就可解出方程。
二:解题方法:关键是去分母三:利用分项法也可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但过程要麻烦一些四:难点是:易漏乘没分母的项;去分母后原分子上的括号总结知识,升华理论,为指导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自我点评: 我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在活动一中让学生围绕问题2展开探究,我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选题,让学生找出求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本题难度不大,学生自己一般就能探究出来,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的积极性二、开放课堂,挖掘学生自主探究潜能 在活动二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些学生用分项法解出了这个方程,结论也是正确的三、适时点拨,抓住机会,更正探究的方向 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的目的,教师及时引导,这个方程是否可以用去分母的方法求解呢?这种方法简便一些吗?四、例题示范,在活动三中,训练学生的规范解题能力,提高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水平五、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四中布置了一定量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