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同方言发音特点浅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990344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同方言发音特点浅析    郜妮 朱娜 赵雪丽【Summary】随着大同的快速转型发展,大同的历史和文化也引起广泛兴趣大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渐渐受到关注;一些影视作品以此为对白语言来更好地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本文尝试以普通话作为参照,总结出大同方言的三个发音特点,从而为了解学习大同方言提供一些规律性认识Key】大同方言 特点 转换G64 A 2095-3089(2017)41-0004-02大同是北魏时期(386年~557年)的都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风景名胜,例如云冈石窟、九龙壁、悬空寺等近年来,依托旅游转型大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来宝就是一种融入大同方言特有词汇的传统曲艺,并于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一部以大同方言为主要对白语言的电影《塞外有家》上映,引起了人们对于大同这座城市文化及语言的关注;然而,作为仅仅为当地人所使用的方言,外地人要想理解大同话及其背后的文化,仍然有一定难度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挖掘大同方言的一些发音规则,并以普通话作为对照,便于感兴趣者学习。

      我们可能知道,中国主要有七种方言,而北方方言覆盖区域最广大同方言也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具体来说,属于晋语大同包头片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者认为大同方言应该独立成为北方方言的一支,因为它还保留着古汉语当中的入声(大同方言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只有前四声,没有入声)多一个声调并不是让大同方言复杂的唯一因素,地区之间的发音差异也甚为显著,为了使研究尽可能准确,作者仅选取市区范围内人们所讲的大同话作为研究对象一、文献综述以往对于大同方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某个词或字的用法,并且有些做了非常深入的探索孙玉卿在两篇文章中分别对“寡”和“乎”在大同方言中的用法进行了诠释,其中条目之细微、举例之详尽给人印象深刻吕建凤在硕士论文《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中对大同方言的语音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但是,对于普通人的理解而言过于专业化一位名为“少英永杰”的博主也对大同方言的发音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此作者以普通话为参照,归纳出以下四个特点:1.大同方言对于翘舌音“sh” “zh” “ch”和平舌音“s” “z” “c”不加区分,即人们用“s” “z” “c” 来代替 “sh” “zh” “ch”。

      例如,我们在普通话中说“zhī zhū”来指示“蜘蛛”而大同话发音为“zī zū”同样的,用“zǐ sǐ”来代替“zhǐ shǐ”(只是)、用“sì qing”来表示“shì qing”(事情)2.大同方言在普通话里韵母开头的音节加上“n”这一声母例如,普通话中我们说“ōu zhōu”(欧洲),而大同话则为“nōu zhōu”饿了的时候,我们说“wǒ è le”而大同话会是“wǒ nè le”3.大同方言使用后鼻音“eng” “ing” “ong” “iong”来代替前鼻音“en” “in” “un” “ün”,这使以下几组词汇在大同话中读起来没有差别:“分了” (fēn) 和 “疯了” (fēng) , “金银” (jīn yín) 和 “经营” (jīng yíng) , “春分” (chūn fēn) 和 “冲锋” (chōng fēng) , “遵循” (zūn xún) 和 “棕熊” (zōng xióng)4.大同方言使用小口型的韵母 “ei” “ui” “ie” “üe”来代替大口型的韵母“ai” “uai” “ian” “üan”,这使以下几组词汇在大同话中读起来没有差别:“不累” (lèi) 和 “不赖” (lài) , “难跪” (guì) 和“难怪” (guài) , “茄子” (qié) 和 “钳子” (qián) , “不瘸” (qué) 和 “不全” (quán),听起来都是前者的发音。

      二、研究过程以上四点是大同话与普通话相比较所具有的特征但是了解这些特点、尝试一些词汇发音并不等于掌握了大同话到此为止,我们说出来的还是普通话,只是大同味儿的普通话对于观看电视节目、收听当地广播,仍然会觉得很难模仿其中特殊的声调其实,大同话和普通话的声调之间存在着较为规律的转换,这对尝试学习大同方言者是极大的帮助在展示转换规律之前,作者想分享一个片段,正是这一小小事件激发了研究的灵感有一次,我打算去逛商店,然后问我的朋友是否要一起去根据记忆,对话内容大致如下:我::wo yao chu qu mai dongxi la, ni jia ru bu? (我要出去买东西啦,你加入不?)友: jiā rù...我::oh, yeah! Zheng he wo yi! (正合我意!)友:ni jidong sha ya? (你激动啥呀?)我:: you ren he wo zuoban le! (有人和我作伴了!)友: shui shuo wo yiding he ni qu la? (谁说我一定和你去啦?)我:: ni ganggang shuo jia ru de ya! (你刚刚说加入的呀!)友: uhm...wo xiang shuo jia ru wo xie wan zuoye wo jiu... (额…我想说的假如我写完作业我就……)那时候我意识到当朋友发出“jiā rù”这两个音节时候,她的意思是普通话里的“假如”,而我却当作了大同话里的“加入”,还兴高采烈地以为找到了一同前去的小伙伴。

      更令我惊讶的是,两个言语中的两个词语发音毫无差别这也是我误解朋友意思的原因所在于是,这些问题引起我的注意:是否每一个普通话中三声的字用一声读出来就变成了同一个字的大同话版本?同样的道理,是否每一个普通话中的四声用二声读出来也就变成了同一个字的大同话版本?带着这两个问题,作者列举出更多的词语试图验证普通话和大同话之间声调转换的规律最终发现,绝大多数字都符合这个规律,而且普通话里二声的字如果变成四声发音就变成了大同话版本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以下表格中例子更加有助于理解声调转换规律另外,结合上文提到的四个特点,大同话发音就变得非常容易为了方便理解,我在后面加上F1, F2, F3, 和F4来表示所运用到的发音规则理解了这些规则后,我们可以将这个表格无线延长但是,总会有例外情况大同话里的入声在普通话里没有對应,因为普通话里压根就没有入声另外,大同话一声在普通话里并没有声调来对应三、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话和大同话之间存在着三个声调转换关系:1.二声的字以四声发音即为该字的大同话版本2.三声的字以一声发音即为该字的大同话版本3.四声的字以二声发音即为该字的大同话版本基于以上发现,对于大同方言感兴趣者试图学习时便有了一定规律性的方法,这对于了解大同历史、文化,进而实现这座古城的转型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1]吕建凤.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 硕士论文. 2009.[2]孙玉卿.大同方言的词缀“忽”.方言.北京,2002(4): 362-367.[3]孙玉卿.大同方言的“寡”.语文学习.2001(4):57-5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