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科目及公式.doc
13页四、征前减免税额计算公式为便于对征前减免税额的计算,现列举一些基本计算公式,供参考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正常征收时免征税额= 免税销售额/(1+ 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2、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收时减征税额= 货物销售额/(1+ 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货物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小规模纳税人免征税额= 免税销售额/(1+ 征收率)*征收率4、其他(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 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减按 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优惠减征税额= 含税销售额/(1+3%)*(3%-2%)(3)纳税人销售旧货,适用按照简易办法依照 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一般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含税销售额/(1+3%)*(3%-2%)(二)消费税1、从价征收 减免税额=销售额× 税率× 减免幅度2、从量征收 减免税额=减免数量× 单位税额(三)企业所得税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 应缴所得税额× 减免幅度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法定基本税率- 适用税率)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对于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所得,企业应按照 25%或其他适用税率,一律转化为减免税额后填报。
鉴于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很多,有些政策文件是按行业甚至按企业下发的,难以一一把握,难以给出统一的计算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纳税人自行填报四)营业税等地方税种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减免税额=应缴税额×减免幅度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减免税额=减免计税依据×适用单位税额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 计税依据× (基本税率- 适用税率) 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 计税依据× 适用税率资 产 负 债 率 是 指 公 司 年 末 的 负 债 总 额 同 资 产 总 额 的 比 率 表 示 公 司 总 资 产 中 有 多 少 是 通 过 负 债 筹 集 的 , 该 指 标 是 评 价公 司 负 债 水 平 的 综 合 指 标 同 时 也 是 一 项 衡 量 公 司 利 用 债 权 人 资金 进 行 经 营 活 动 能 力 的 指 标 , 也 反 映 债 权 人 发 放 贷 款 的 安 全 程 度 计 算 公 式 为 : 资 产 负 债 率 =负 债 总 额 /资 产 总 额 ×100% 1、 负 债 总 额 : 指 公 司 承 担 的 各 项 负 债 的 总 和 , 包 括 流 动 负 债和 长 期 负 债 。
2、 资 产 总 额 : 指 公 司 拥 有 的 各 项 资 产 的 总 和 , 包 括 流 动 资 产和 长 期 资 产 这 个 比 率 对 于 债 权 人 来 说 越 低 越 好 因 为 公 司 的 所 有 者 ( 股东 ) 一 般 只 承 担 有 限 责 任 , 而 一 旦 公 司 破 产 清 算 时 , 资 产 变 现 所得 很 可 能 低 于 其 帐 面 价 值 所 以 如 果 此 指 标 过 高 , 债 权 人 可 能 遭受 损 失 当 资 产 负 债 率 大 于 100%, 表 明 公 司 已 经 资 不 抵 债 , 对 于债 权 人 来 说 风 险 非 常 大 存 货 周 转 天 数 =360/存 货 周 转 次 数 存 货 周 转 次 数 =销 售 成 本 /存 货 平 均 余 额 存 货 平 均 余 额 =(年 初 余 额 +年 末 余 额 )/2 也 即 , 存 货 周 转 天 数 =360/存 货 周 转 次 数 =360/(销 售 成 本 /存货 平 均 余 额 )=(360*存 货 平 均 余 额 )/销 售 成 本 ={360*[(年 初 余 额 +年 末 余 额 )/2]}/销 售 成 本 存 货 周 转 分 析 指 标 也 可 用 于 会 计 季 度 和 会 计 月 度 等 的 存 货 周转 分 析 。
将 360 天 对 应 的 计 算 数 值 转 换 为 90 天 和 30 天 分 别 对 应的 计 算 数 值 即 可 具 体 转 换 可 参 考 例 二 存 货 周 转 次 数 也 称 存 货 周 转 率 例 一甲 公 司 2007 年 度 产 品 销 售 成 本 为 200 万 元 , 期 初 存 货 为 50万 元 , 期 末 存 货 为 30 万 元 则 : 存 货 平 均 余 额 =(50 万 元 +30 万 元 )/2=40 万 元 存 货 周 转 率 =200 万 元 /40 万 元 =5 次 存 货 周 转 天 数 =360 天 /5 次 =72 天 例 二乙 公 司 2008 年 6 月 的 销 售 成 本 为 80 万 元 , 存 货 期 初 额 为150 万 元 , 6 月 当 期 存 货 130 万 元 则 : 存 货 平 均 余 额 =(150 万 元 +130 万 元 )/2=140 万 元 存 货 周 转 次 数 =80 万 元 /140 万 元 =0.5714 次 存 货 周 转 天 数 =30 天 (因 为 只 有 6 月 1 个 月 )/0.5714 次 =52.5天 一 般 来 讲 , 存 货 周 转 速 度 越 快 , 存 货 的 占 用 水 平 越 低 ,流 动 性 越 强 , 存 货 转 换 为 现 金 、 应 收 账 款 等 的 速 度 越 快 。
提 高 存货 周 转 率 可 以 提 高 企 业 的 变 现 能 力 , 而 存 货 周 转 速 度 越 慢 则 变 现能 力 越 差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应用举例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 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因其未能从理论上证明,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标准 运用流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流动比率高,一般认为偿债保证程度较强,但并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偿债,因为流动资产除了货币资金以外,还有存货、应收帐款、待摊费用等项目,有可能出现虽说流动比率高,但真正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的现象,所以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 (2)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这种比较通常并不能说明流动比率为什么这么高或低,要找出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还必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经营上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例 3-2】为便于说明,本章各项 财务比率的计算,将主要采用XYZ 公司作为例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如表 3-2、3-3 所示: 根据表 3-2 资料, XYZ 公司 2002 年年初与年末的流动资产分别为 3 050 万元、3 500 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 1 100 万元、1 500 万元,则该公司流动比率为: 年初流动比率=3 050÷1 100=2.773 年末流动比率=3 500÷1 500=2.333 XYZ 公司年初年末流动比率均大于 2‚说明该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流动资产中包含象存货这类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如能将其剔除,其所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这个指标就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 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
根据新天公司资料,20*1 年初的流动资产为 6127100 元,存货为 3870000 元,流动负债为 2977100 元;年末的流动资产为5571751 元,存货为 3862050 元,流动负债为 1644390 元则速动比率为: 年初速动比率:(6127100-3870000)/2977100=0.76 年末速动比率:(5571751-3862050)/1644390=1.04 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 工业产品销售率(产销率)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它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实现销售的程度,即生产与销售衔接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产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越大,反之则小,计算公式为: 产销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1、商品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1)现销商品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赊销商品的账务处理 发出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XX 公司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税增值税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XX 公司 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 发出商品时: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第一期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以后每期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商品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 先冲减已确定的销售收入: 借: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再冲减已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 借:产成品 贷:产品销售成本 3、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
发生时,应冲减已确认的商品销售收入: 借: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6、销售收入转入利润 的账务处理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本年利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