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英语教学案例英语教学论文.doc
3页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英语教学案例_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以基础 教育 阶段 英语 课程标准为 理论 框架,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思路,设计五个分级教学案例,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来诠释和演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程标准 教学案例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学习 策略和文化意识 发展 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设计遵循语言学习 规律 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和特点,采用国际通用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6—9级是高中阶段应完成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但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师共同面临和必须 研究 的课题本文按照《英语课程标准》设计五个分级教学案例,供 参考 二、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设计应以单项技能训练为核心,兼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交叉渗透 案例1(适合7-8级) 教学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讨论某市拟建立化肥厂的选址 问题 ,并提出个人建议重点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某市根据市场调查,认为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化肥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决定建一个这种化肥工厂2)让学生讨论该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合适3)建厂应注意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并建立知识框架 Ⅰ. Where to build the factory Ⅱ. Problems to be thought of: a. row materials needed; b. effect on the city’’s environment; c. demand for transportation; d. local situation, etc. Ⅲ. Final decision 3.分组活动学生分组交流工厂选址事宜,就自己最熟悉的在选址中应考虑的问题发表意见 4.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做一份报告单,并由一名代表汇报 What to be thought before we decide the site of the factory • water needed in making the fertilizer should be convenient to get • can’’t pollute the water, the air, the plants or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 it should be convenient for the products to be shipped out of the city 评述:此活动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既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又培养其跨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适合6-7级在学习一篇以环境知识为主题的课文后) 教学目的:利用各种资源扩大阅读量,了解我国 目前 在环保方面的成就重点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大脑风暴:学生谈自己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环保所涉及的各方面 2.引入主题:China Is Trying Its Best to Improve Environment 3.列提纲,拟专题,如:①meetings 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②work on cleaning water;③work on planting trees, grass, animals, etc.;④persons who did a lot in these fields, etc 4.任务安排:学生自选一个专题 5.收集资料:从网上、 英文 报刊杂志及其他资料中查阅并作记录 6.整理记录: 用150字语义连贯、通顺的短文归纳所收集资料 7.汇总所有学生习作、相关资料和图片,举办一次展览 评述:该活动结合课堂 英语 学习 与现实生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训练获取信息及处理能力此活动还融合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情感 教育 。
案例3(适合6-7级) 教学目的:运用语言知识,谈论自己的周末生活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以“你怎么度周末?”为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即时回答 2.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周末生活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周末生活关键词,如:weekend life: traveling; sports; on net; reading, etc. 4.评述与演讲找2-3位学生陈述本班学生周末生活 评述:此活动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用英语思维和交流机会同时锻炼听力 案例4(适合7-8级) 教学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两组不同词性的词语进行造句比赛,初步了解不同词性在句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训练学生在词汇和语法学习过程中探究 问题 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提供同等数量两组单词,A组为动词(如get, make, hit, give, tear),B组为名词(如fruit, dog, table, knife, pen) 2.要求学生针对两组词各用5分钟(共计10分钟)造句,凡用过的词不能重复 3.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用哪一组词造句更容易?造句更多?为什么? 评述:此活动易操作,也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问题涉及到词汇学、语言学等知识但活动目在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 案例5(适合8-9级在学习《威尼斯商人》后) 教学目的: 分析 、讨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的台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其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从《威尼斯商人》中找安东尼奥的全部台词(4句) 2.提问:安东尼在剧中仅说了4句话,作者为何这样安排?从话语中可看出他哪些品质? 评述: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会发现,主人公在全剧中虽只有四句台词,但赋予故事极大魅力,增加了人物份量四句台词反映了他恪守诺言,真诚助人,宽容博爱的品质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三、结束语 以上案例都以任务为中心设计通过活动,倡导体验参与、实践合作和自主创新意识在活动中,教师是参与者、帮助者,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学案例设计秉持无障碍学习理念,任务难易适中、活动贴近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突出个体能力差异任务型学习活动既训练学生语言技能、丰富其语言知识,又使其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感知和探究体验中协调 发展 参考 文献 : [1]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金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