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doc
6页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哲思 摘要:看一部电影,最主要的是看导演镜头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生感悟和对现实大众的启示吴天明导演的《人生》,以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即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又溢着新的艺术方法,并透视出他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本篇主要着眼于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悲剧,通过对导致高加林的人生悲剧的三个具体因素的分析,总结出来一些人生体悟和现实启示关键词:吴天明 人生 悲剧 爱情 性格 时代 吴天明的这部《人生》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导演用镜头语言把原著的精神和现实生活原汁原味的展现了出来,真实的再现了陕北黄土地上的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农村知识青年的性格和命运,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迪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还使人们看到了现代化车轮在乡间小道上起步的艰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和信心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帷幕一、 性格悲剧性格决定成败高加林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双重性格的人物高加林一方面是强者再被非正常的挤压下当不成教师回到农民身份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看着母亲满头白发,他感到羞愧,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他开始用繁重的农活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在德顺爷和巧珍的帮助下,又重新燃烧起对生活的热情,想要改变村子落后贫穷的摸样他大胆的公开和巧珍的爱情,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冲击着古朴农村残存着的恶习另一方面,高加林又是弱者自卑心极强在乡村人面前,他有一种绝对的精神优越感,但是在面对城里人的时候,又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卑感他不懂人生的起落本是常态,他也做不到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当他的理想有了初步的实现时,他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当他失意时,他又垂头丧气,怨天尤人自卑感与自信心随着外在情况的改变而此起彼伏,此消彼长这不仅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从容应付世界的实践知识,还因为他的性格中本身潜伏着的悲剧意识在作怪他不愿意无所作为的活着,但是又没能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他不满足于落后的农村面貌,但又缺乏改变它的信心高加林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显得过于仓促,莽莽撞撞,难免走向失败二、 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是让高加林隐性的人生悲剧得以显性化表现的重要方式在爱情类型电影中,单纯的爱情叙事很难承担情节主干,而作为一种叙事元素水乳交融的渗入影片的社会叙事里面,从而回避爱情的哲性拷问。
①这虽然也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但由于男主人公高加林的遭遇和心态,签好能够反映出但是大陆的知识青年渴望从农村回归到城市,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社会风气在事业失意时,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是一个他曾经忽略过的农村女孩巧珍代表的是真爱,是纯粹的爱情,是农村旧传统;亚萍代表的是现代生活的文明,是建立在以爱为名义下的赤裸裸的诱惑高加林在意识上超越了传统的保守观念,想要追求文明,但是又摆脱不掉根植在身上二十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子两个女孩,代表着当时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该如何选择?选择巧珍?虽然巧珍大字不识,确实真真切切的爱着高加林,但是在多次语言不合后,高加林明显的感觉到他俩人生观价值观的相悖选择亚萍?她不仅可以和他吟诗作对,还可以帮助高加林去外面世界完成他的梦想加林无法承受自己爱的女孩口口声声说着自家猪仔怎么样这样低俗的话题,但是又丢弃不下巧珍的柔情在巧珍给他送狗皮褥子的时候,加林心里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两个女孩,到底该要如何选择?从价值观的取向的不同回到真爱,又经不住诱惑自欺欺人,价值观的分离和对前途的考虑让他选择离开巧珍而选择亚萍这是个错误的选择,是高加林对人生意义的曲解加林最后被黄亚萍前男友的妈妈举发而失去工作,这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高加林把爱情作为一种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给单纯的爱情加上世俗的东西,正如加林自己所言:“这恐怕不是结束不幸,而是不幸的结束在这份爱情纠葛里面,表现出来人生事态的几个层次:亚萍居上,巧珍居下,加林居中由下往上冲是进步的,充不上去就构成了悲剧三、 时代悲剧高加林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的文明之风还只是刚刚微弱地波及到“交叉”地带,社会的转折期给传统的观念强烈的冲击这就导致了其个性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不协调性,悲剧也就产生了高加林代表的是新兴知识分子,是现代化的代表,他是觉悟者,想要改造落后的村子,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仅凭高加林个人的力量是没办法改变的因而他失望了,他想要往外走,他爸气愤的说:“你就像是狗牙菜,根上一点土都没有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个时代,虽然民风淳朴,但也有以权谋私,欺压百姓丑陋的社会现象实惠不健康的因素导致了一个真正有才华的青年进退维谷,得失荣辱假如马占胜、高明楼他们稍稍有一些党性,社会能给每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像高加林这样的人,正如亚萍说的一样:“像你这样的人,到外面世界一定有所作为外面的世界时已经文明化的世界,已经不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在那个时代,并没有把青年人放在公平公正的天平上去衡量,没有给农村青年提供走进社会的平等机会,造成了一代人的悲剧但是历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虽然这是个悲剧的时代,但却是必须要经历的影片费了大量的镜头去展示风俗民情,这也是吴天明对那个时代的特殊的把握风俗与其说是在文化、主题方面具有深邃的意义,毋宁说是在叙事上贡献颇多②风俗是文明与落后的二元对立,也是影片出奇制胜的叙事转折巧珍结婚场面实况式的记录与高家沟人们原始生活状态的再现,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少了这种民族风俗,影片的情感还有那么强大的震撼力③巧珍结婚了,这是高加林亲手酿造的悲剧,也是整个影片将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推向顶峰的一个转折在盛大喜庆后的婚礼下面,掩映的是一群人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下,每个人都是悲剧艺术作品通过自身的呈现制服情欲,建立秩序和节度,使心灵在平静的灵魂中悠然自得更确切的说,它把个别转化成普通,迫使见证人成为典范④吴天明的《人生》,高加林在事业上和爱情上的双层失落中咀嚼着苍凉的人生,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在最后一个长镜头里,高加林缓缓地走着,在偌大的黄土地的衬托下,越发的显得孤单和渺小人生是讽刺的,此影片赋予我们一种超然的特权,以绝对的精神制高点嘲笑人类的欲望。
但是当嘲笑完以后,我们是不是该揽镜自照,反思自身呢?不过当高加林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曲折回来之后,他就会真正的变得强大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加林的结局也不是一个人生悲剧参考文献:① 黄磊磊:《什么什么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53页② 陈林侠:《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③ 陈林侠:《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④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