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106].docx
3页语文园地七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词语,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引导学生在词语语境中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字词句运用" 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猜“摸、读、揭" 3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一声旁相同,读音相近,采用先猜字音后查字典验证的方法识字二是学习含有“好像'' “像……似的" “像……一样'' 的比喻句写话" 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写写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书写提示" 旨在通过书写“劝、堆、转、特" 4个字,让学生了解某些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都可能发生变化日积月累" 编排的是 《二十四节气歌》, 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我爱阅读" 编排阅读 《月亮姑娘做衣裳》,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学目标和建议识字加油站【1.认沪“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1.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扫帚"的“帚",“簸箕"的“箕",“擦玻璃'' 的“璃",标注的都是本音,在词语中都要变调读轻声。
2.引导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扫帚、抹布、拖把、水桶 簸箕" 这些清洁工具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洗碗,用抹布擦桌子,用抹布擦玻璃,用拖把拖地, 用水桶拎水,用簸箕装垃圾4.出示相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图片以及相应的词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名称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的特点;“簸箕"是竹字头,“水桶"的“桶"是木字旁,想想原因可能是什么;“扫、抹、拖"都是提手旁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如,用吸尘器吸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等 字词句运用【1.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2•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第一题旨在让学生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可采取多种方法猜读,并将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读句子,找出加点的字 2.读第一句,猜第一个字“摸"的读音和意思3.和同桌说说猜读结果4.师生交流 (1)引导:这个字和之前学的哪个字像?(寞漠)(2)猜读音rnò?mō?)(3)再读句子,猜一猜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猜读方法扌"表示与手有关,“摸"应该是用手摸的意思4)引导用部首查字法查“摸",验证一下猜得对不对5)学生查字典验证5.用刚才的方法猜其他几个字:读一卖,揭一一喝学生可通过多种方法猜读,“读、揭 '' 的读音根据形声字规律不易猜出,可根据语境和生活经验来猜读第二题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学生自读句子,注意读通顺2.指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3.学生再读3句话,引导找出 好像一把绿色太阳伞" “像扇子似的'' “像战士一样'' 等词语4.想一想:这3个比喻句,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一把绿色太阳伞 , 第二句把大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 ) 5 .再读读这些句子 6.引导学生仿说,选用“好像" “像 ……似的'' “像……一样" 中的一个词语说句子写话【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提供图片拓展思路如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金鱼2.引导交流:如果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3.学生说说各自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方面说理由,如眼睛、耳朵、毛色;还可以从生活习性方面说,如喝水、睡觉。
4.组内交流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鼓励多说几条理由5.练习写话注意把话写通顺,尽量少写错别字,鼓励学生多写几条理由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再改一改6.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完成的“写话"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听听他们的意见书写提示 【 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1.认读汉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劝、堆 " 的偏旁,说说自己的发现又" 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土" 作偏旁时, 最后一笔横变为提3.学生书写4.再引导观察“转、特 ",说说自己的发现:“车、牛"作偏旁时, 最后一笔横变为提5.教师讲解 “车、牛" 作偏旁时笔顺也发生了变化“车" 作偏旁时笔顺变化为横、撇折、竖、提,“牛"作偏旁时笔顺变化为撇、横、竖、提6.教师范写“转、特",边写边提示笔顺7.学生练习书写“转、特" 8.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含有又字旁、土字旁、车字旁或牛字旁的字?(如对、邓、观,地、坊、堤,轻、轿、轮日积月累 【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1.学生简单了解“节气"节气就是把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变化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用来指导农业活动。
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而根据名称编成的歌谣2.借助拼音,把《二十四节气歌》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多音字“处"的读音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出示二十四个节气,让学生简单了解二十四个节气与《二十四节气歌》对应情况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作为理解记忆要求 (1)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2)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3)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4)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5.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如师生、生生对读, 拆句接读, 让学生在熟读中背诵6.引导学生课外翻翻日历, 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我爱阅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的变化过程通过“做衣裳" 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来,语言浅白,充满童趣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认读生字可以试着根据上下文猜一猜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2.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裁缝师傅给月亮做了几套衣服?为什么每次做出来都不合身?3.师生交流,梳理课文内容。
4.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哪个地方很有趣" 5.引导学生交流:可以抓住写月亮姑娘变化的语句,以及写裁缝师傅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有趣要注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附:《同步解析与测评》单元测评七听力答案痛苦、商店、泉水、扇子、决定、编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