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104].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1866413
  • 上传时间:2023-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遵循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性原则,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P20)“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19)所以,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由一个又一个学生直面任务问题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所构成3.达成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导向就是以学定教,所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必须有教学目标依据4.强化反馈评价,完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思维过程调整教学,进行指导,实现顺学而导5.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语文学习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习得语文素养6.落实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语文课程性质要求,教师“教阅读”“教表达”,学生“学阅读”“学表达”。

      教科书分析:1.课文属于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学、上下课两个场景和环境一个画面,介绍了一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感受到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默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3.课后思考题:“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要求学生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并将画面表述出来本来,这类思考题从复述角度的学习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它仅仅是认识、了解“有新鲜感词句”的手段策略,所以,仅需把画面用一、两句话表述出来便可4.课后“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的学习是落实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首先就要认识、了解什么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然后才能“画出”,因此,要安排好学习过程和同学交流”属于语感培养的训练,交流应包括两个方面:(1)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2)这些词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两方面的交流,则是通过想象画面实现,“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决不能陷入单纯的句式知识学习的老路5.课后“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属于读后感受体会表达的练习,应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了解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对比自己对一般学校的认知,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把对比找出的特别之处组织为言语表达出来6.课后练习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体会课文两个场景的描述是顺利进行说话表达的前提6.课文的插图表现的这所学校上课的场景,仅为课文内容之一,学生可以运用在第一学段形成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能力学习了解,从而减轻仅凭文字信息了解内容的量和难度,为学生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学习提供了帮助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具有了一定的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了解自然段中心意思的能力;初步能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回答问题或进行复述;能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这些都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2.通过两年的识字学习,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再加上从三年级开始,识字教学已从“多认少写”转变为“多写少认”,会认的字学习量减少了,相对而言,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也就以会写字的学习为重点了,因此,应采用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3.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了,重点的转移,会给三上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为此,“学阅读”“学表达”的教学目标更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制定依据:课后练习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4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教学准备: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第一课时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一)认识“单元导读”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教科书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才能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1.初识“单元导读”导语:同学们,新的一个学年学习开始了,我们进入到了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了,使用的课本编排有了新的变化,新增了一个板块,我们学习了这个板块,就能了解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就能了解到通过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达成哪些主要的教学目标这个板块的名称叫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PPT出示单元导读)以后的各个单元,都有这么一个板块,我们叫它为“单元导读”那么,这是哪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呢?(指名回答预设:这是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继续回答预设:我是根据上面的“第一单元”判断的对了,单元导读首先会提示是第几单元的导读2.了解“单元导读”内容构成,明确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利用PPT进行解说)“单元导读”除了背景图外,一般会有两段文字,其中的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一段则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让我们读读第一单元的导读,看看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预设:第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3)(复习默读要求后)出示任务:默读这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什么的?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4)反馈指导预设: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校园的(或学校的)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校园的情况或人和事,主要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因为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一般与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关,与写生动具体有关;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作过程,体会习作带给我们的乐趣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什么吗?(指名回答预设: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的第一课的题目叫《我上学了》那么,你们还记得那一课告诉我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的小朋友上学的呢?(指名回答。

      预设:我国有56各民族的小朋友上学回答后学生说说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的地方好些民族聚居一起,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请看老师的板书1.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2.齐读课题二)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设计说明:一、阅读应该从题目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题目,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某些东西;二、释题还是一个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给课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的,从而达到能给自己习作起一个恰当题目的目的1.释题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地方?(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讲的地方是小学追问:你从课题中哪个词语知道的?预设:我从课题“小学”这个词语知道的从课题里,你还了解到关于这所小学的什么信息呢?(指名回答:从课题我还了解到这所小学是在大青树下面的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理解要从课题开始那么,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它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三、指导预习,梳理课文条理设计说明:一、课堂上进行预习,让所有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有利于真正实现顺学而导,能有效缩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二、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要“抓住要点”,就需要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部分内容这虽然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但是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所以,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学习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年级主要是自然段是三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要给予安排再者梳理课文条理,是一项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语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抽象力等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一)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内容设计说明:一、“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一个教学目标,由于几乎每篇课文都应该落实,为免重复啰嗦,没有制定在“教学目标”中,但要在每一课文的学习中安排落实,尤其是叙事性课文二、“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外显表现,就是能用六种基本句式表达出来<谁干什么、谁是什么、谁怎么样,什么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三、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既是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一个从整体入手的阅读教学策略1.出示预习任务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