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岩石的产状和接触关系.pdf
116页第二章 层状岩石的产状和接触关系 第一节 水平岩层 第二节 倾斜岩层 第三节 岩层的顶底面和厚度 第四节 不整合 第一节 水平岩层 一、主要内容 岩层、地层、层理的概念,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水平岩层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要求 l、正确理解并区分岩层、地层和层理的概念 2、掌握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的基本特征 3、熟练掌握水平岩层的基本特征 4、学会在地质图上分析水平岩层,并根据尖灭线判断海退与海侵变化情况 一、岩层和层理 岩层是指两个层面限制的岩性相同,时代一致的层状地质体层面由短暂的沉积间断所形成 地层是指同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岩层的总和地层具有时代概念 岩层是地层的最小单位 层理是岩石性质 (颜色、成分、结构 )沿垂直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是一种原生构造,在沉积过程中形成 二、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 沉积后岩层的原始产状一般总是近于水平的由于古地形的影响,岩层厚度常向地形高起的方向变薄以至尖灭,层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这种倾斜叫原始倾斜 大陆相对变低,海水向大陆侵进,淹没了一部分原来的陆地,使沉积范围扩大,称为海侵。
反之为海退 据沉积分异原理,靠岸为粗粒沉积物,向海沉积物颗粒变细海侵层位在垂向剖面中表现出由下向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所反映的沉积环境由浅水到深水,由氧化到还原海退层位与此相反 海侵层位,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新地层的地质界线超过老地层,并盖于其上,形成超覆不整合海退层位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新地层分布的面积比老地层小 同一沉积岩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物源供应和沉积环境的不同,常在横向上出现岩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横向变化相反,岩性相同的岩层,也可能不是同一岩层,可能是许多岩层的综合体,包括了相当长的时代,此现象称为穿时现象 岩层的厚度常发生变化,若向一个方向变薄并消失则称为尖灭若向两个方向变薄并消失则形成透镜体 岩层厚度变化分为原生变化和次生变化两种前者指在沉积过程中的厚度变化,后者指在沉积,由于剥蚀或构造作用等所造成的厚度变化 三、水平岩层的特征 同一层面具有相同海拔高度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其有如下特征 : 1、新岩层一定位于老岩层之上 2、岩层面与地表的交线 (岩层界线 )在地质图上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相交 3、水平岩层的厚度是上层面与下层面之间的高差。
在地形地质图上,可根据上下层面的标高之差求得其厚度 4、同一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不同地段所表现出的宽度 (露头宽度 )是不同的其受地形的控制 实习一 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 地质图 -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南山坪东北部地区地质图G 0 3 1G O 3 6G O 3 7G 0 3 8G 0 3 9G 0 3 4G 0 3 3G 0 3 5G 0 3 0G 0 4 7 G 0 4 0G 0 4 6G 0 2 9G 0 4 1G 0 4 4G 0 4 3G 0 4 2G 0 3 2G 0 0 4G 0 0 7G 0 0 5G 0 0 8G 0 0 6G 0 0 9G 0 1 0G 0 1 1G 0 1 2G 0 1 3G 0 1 4G 0 0 1G 0 0 2G 0 0 3G 0 1 5G 0 1 8G 0 1 7G 0 1 6G 0 4 5G 0 1 9G 0 2 4G 0 2 0G 0 2 6G 0 2 7G 0 2 8G 0 2 3G 0 2 2G 0 2 1G 0 5 5G 0 5 4G 0 5 8G 0 5 7G 0 5 6 G 0 5 3G 0 5 2G 0 8 1G 0 6 9G 0 5 9G 0 6 0G 0 6 5G 0 5 1G 0 6 8G 0 4 8G 0 6 6G 0 4 9G 0 6 7G 0 5 0G 0 6 4G 0 6 1G 0 6 2G 0 6 3G 0 7 2G 0 7 1G 0 7 0G 0 7 4G 0 7 7G 0 7 3G 0 7 5G 0 7 6G 1 0 0G 0 9 9G 1 0 1G 1 0 2G 0 8 2G 0 8 3G 0 8 4G 0 8 5G 0 8 6G 0 8 7G 1 0 3G 0 9 8G 0 9 7G 0 9 6G 0 9 5G 0 9 4G 0 9 3G 0 9 2G 0 8 8G 0 8 9G 0 8 0G 0 7 9G 0 7 8L 0 1 9L 0 3 3L 0 2 4L 0 1 6L 0 1 8L 0 3 2L 0 3 1L 0 0 4L 0 3 9L 0 3 8L 0 3 7L 0 0 5L 0 3 5L 0 5 7L 0 2 1L 0 2 0L 0 2 7L 0 2 6L 0 2 3L 0 2 5L 0 2 8L 0 2 9L 0 2 2L 0 3 0L 0 0 1L 0 0 2L 0 1 3L 0 1 2L 0 1 7L 0 0 3L 0 1 1L 0 1 0L 0 0 9L 0 0 8L 0 1 4L 0 1 5L 0 0 7L 0 0 6L 0 4 0L 0 4 2L 0 4 1L 0 6 4L 0 5 0L 0 4 4L 0 4 3L 0 4 9L 0 3 6L 0 3 4L 0 4 8L 0 4 5L 0 4 6L 0 4 7L 0 5 1L 0 5 2L 0 5 3L 0 5 5L 0 5 6L 0 5 0L 0 5 8L 0 6 1L 0 6 3L 0 7 2L 0 5 9L 0 6 2L 0 6 0L 0 6 5L 0 8 7L 0 7 1L 0 8 8L 0 7 9L 0 7 8L 0 7 7L 0 7 6G 0 9 1L 0 7 5L 0 7 4L 0 7 3L 0 8 5L 0 8 4L 0 8 3L 0 8 2L 0 8 1G 1 0 4L 0 8 0L 0 6 7L 0 6 8L 0 6 9L 0 7 0南山坪双湖三合孟家院盐市廖寺塌栗子溃Z 1 Zd 2Cn 1 Cp 1Cq 1 Cg 2C ls2 - 3------Cq 1-Cq 1Z dn2-Cn 1-Cp 1-Cp 1-Cn 1Z dn2Zd 2Z dn2-Cp 1-Cp 1Cn 1-Cq 1--Cg 2-C ls2 - 3Z 1-C ls2 - 3Z dn2Zd 2Z dn2Zd 2Zd 2Z dn2Z dn2Cn 1--Cp 1Cq 1-Z 1Zd 2Zd 2Pt 3 bnwZ 1Zd 2Z dn2Cn 1--Cp 1Pt b nw3G 0 6 3L 0 5 7L 0 4 2三合五强溪组下震旦统 (南沱组、东山峰组和湘锰组)陡山沱组 灯影组牛蹄塘组 杷榔组清虚洞组高台组娄山关群 地质点灯影组沥青点无沥青点 村庄地质界线 断层线 河流图 例 审 校 清 绘 比例尺资料来源日 期 单 位 南 山 坪 地 区 东 北 部 地 质 图 0 1 2 km8283 84 85 86 87 88 899091394041424344459089918887868584838239404142434445AA'BB'CC'1 1 0 5 3 ' 2 4 "292 0 '1 1 0 5 3 ' 2 4 "291 5 '3 0 "291 5 '3 0 "292 0 '1 1 0 4 8 ' 4 2 "1 1 0 4 8 ' 4 2 "000000000708550158535855417466874503035413842385873740000000000000000000000670500G 0 2 5L 0 8 6G 0 9 0 逆断层产状澧水牛鼻溪白马溪乌鹊溪古洞溪584500石油大学 1 : 2 0 0 0 0野 外 编 图 S 0 3S 0 2S 0 1S 0 4S 0 5S 0 6S 0 7S 0 8S 0 9S 1 1S 1 0S 1 2S 1 3S 1 5S 1 4S 1 6Z dn2S 0 1沉积描述点含沥青陡山沱组沥青点Pt 3 bnw冀国胜戴俊生程立华2 0 0 0年7 月思考题 1、岩层,地层、层理三者有何区别 ? 2、在垂向剖面中和地质图上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有何表现 ? 3、什么是原始倾斜 ? 4、何为穿时现象? 5、水平岩层有何特征 ? 作业 完成实习一作业的第 1、 2、 3题 第二节 倾斜岩层 一、主要内容 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V”字形法则。
二、基本要求 1、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及用几何作图法求岩层产状 2、记牢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3、熟练掌握并运用“ V”字形法则 4、会求岩层的露头宽度 一 、 倾斜岩层及产状要素 根据沉积补偿原理,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当其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层面与现今的水平面有了一定的交角,便成为倾斜岩层倾斜岩层是一种最常见、较为简单的构造形态往往是某种构造形态的一部分,如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 地质体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空间位置 )称为地质体的产状确定倾斜岩层的产出状态,需要三个要素,即走向,倾向和倾角,统称为产状三要素因为走向和倾向相差 900故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只用倾向和倾角表示岩层的产状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常见不到岩层的层面,所见到的只是层面与陡壁的交线,此陡壁常与岩层,走向线不垂直这种情况下,只能测得岩层的视倾向和视倾角可利用公式或几何作图法进行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的换算视倾角总是小于真倾角 tanβ=tanα.cosω 线状构造产状要素 A-箭头示倾伏向 B-箭头示侧伏向 γ-为倾伏向 θ-为侧伏向 二、 岩层的露头形态及宽度 在不太大的范围内,岩层产状没有变化时,可把层面看成平面,而起伏变化的地表是一个曲面。
岩层露头线 (岩层界线 )是平面与一个曲而的交线 水平岩层的露头线在地质图上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不相交 倾斜岩层的露头线形状既随岩层产状而变化,又受地形的影响常表现出有规律的“ V”字形态,称“ V”字形法则 依倾斜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向坡度的关系,“ V”字形法则包含三种情况: “ V”字形法则也适用于其它比较平整的地质界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等 使用“ V,/字形法则时,要注意两点 1、倾斜岩层的走向与沟谷延伸方向平行时,不符合“ V”字形法则 2、“ V”字形法则对于填绘和阅读分析大比例尺地质图有指导意义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上,其反映不明显 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的厚度、地形坡度和岩层倾角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习二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间接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线平行法 三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 ? 2、何为视倾角、视倾向 ?真倾角与视倾角如何换算 ? 3 “V”字形法则的内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 作业 完成实习二作业的第 1、 2、 3题 第三节 岩层的顶底面和厚度 一、主要内容 倾斜岩层顶、底面的确定,倾斜岩层的厚度和深度。
二、基本要求 1、会利用各种标志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 掌握各种厚度的概念 , 并会在野外和地质图上求岩层的厚度及埋藏深度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