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理念、难点与路径探析.docx
7页大学生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理念、难点与路径探析 (二)兴趣、技能对接职业的难题在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资源的后工业时代,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创造了新的就业形态和机会,放大了每一位个体的力量,相应个体的空间和机会也顺势放大,许多能够借助各类网络平台及知识付费的加成,便捷地将自己一些兴趣、技能对接市场化需求,从而变现获利,由此有了探索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可能尽管时代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职业机会,但是个体的兴趣、技能在对接职业的时候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一些兴趣爱好不能构成职业身份如果想要把兴趣或技能当作产品售卖出去,就得考虑市场接受及进一步的市场扩容问题,当资源有限时,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创造太多的需求,只能是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少数人的市场服务,收益有限且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一些人在这个阶段很可能因坚持不住而放弃以时下的短视频平台为例,最终坚持下来并成功变现的也只是其中的少数总之,个体的兴趣和技能要顺利实现与职业的对接,需要有深厚的底蕴、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创造性的提供高品质内容、最后转换成实际收益,所有这些都并非易事三)工作、生活和健康平衡的难题每一个个体都是多元身份的集合体,分别承担着工作、家庭和社会等多种角色,各角色间的平衡以及个体自我的和谐也是斜杠青年需要面对的问题,做斜杠青年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些平衡难题。
1.梦想和生活的平衡比起单一职业的稳定性,做斜杠青年可能面临所获得的收入并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自由生活的风险,因为“斜杠们”在摆脱了传统职业结构的束缚后,也将失去传统单一职业结构可能得到的庇护,如劳动组织的支持、社会保障的提供、生产安全的维护和社会关系的协调等[11]如果说把增加一道斜杠视为梦想的话,那么需要在梦想和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换言之,斜杠青年需要利用多重职业身份来实现收支平衡2.工作和健康的平衡对于白手起家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为了获得某些职业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他们得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心力去练习和投入,代价多是抵押了自己的时间、青春、生命斜杠青年们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本就已经模糊化,多职业间的跳转也会压榨斜杠青年的生活时间,导致自身压力过大、身体机能退化、甚至过劳死因此,如何在工作和身体健康间取得想要的平衡是斜杠青年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四)自我管理及适当取舍的难题斜杠式多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时间管理、自我激励,以及多职业间的取舍等难题每增多一个斜杠,意味着需要管理的斜杠事务呈倍数增多,也意味着他们的时间会变成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他们会很忙碌,似乎随时随地都在工作如果斜杠青年没有很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可能会陷入焦头乱额的情形之中,让原本追求丰富的生活变得痛苦,由此退却对多职业发展的热爱。
所以他们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也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涯发展规划,修炼技能,打造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斜杠青年多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为有多种兴趣爱好,斜杠青年可能不会在一个方向上专注太久,这种不确定性会成为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问题一些人在追求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忘却了初衷甚至迷失了自我,最后不再是为了丰富自己而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以至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本末倒置地追求多元化再者,即便青年人精力旺盛,但其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若干斜杠职业齐头并进时,斜杠青年们需要面对取舍问题,例如,是否舍弃某个斜杠职业?现阶段重心应放在哪个斜杠职业之上?是否发展新的斜杠职业?四、大学生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斜杠式多职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理念和发展方式前行在多职业发展路途上的青年大学生,既能享受其美,也会遭遇其惑,他们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指导,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有清醒的认知一)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若干路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能够帮助斜杠青年更好的认清职业生涯目标和方向主要利用网络记实法对斜杠青年多职业发展的路径进行归纳,网络记实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借由社会事实的网络记录以搜集研究资料的社会研究方法,[12]较适合于对斜杠青年这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的探讨。
为方便讨论,用字母A、B、C、D代表职业,其中A为主业,B、C、D为副业1.路径一:A→A/B这是踏上斜杠发展的常规路径,现实中的斜杠青年大多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发展第二职业,第二职业可能与主业有关,也可能与主业无关例如,公务员/作家,银行职员/配音,白领/微商等他们白天全职工作,下班后变成经营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由职业者,主业维系了稳定感,副业造就了成就感,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2.路径二:A/B→A/B/C或A/B/C/D这是逐步增添斜杠身份的路径,通常会凭借既有技能不断拓展关联领域的新职业例如,作家/编剧/导演,主持人/传媒人/制片人/投资人[13]该路径上的各个职业间交叉互补,利于快速成长;难点在于要随时在不同身份之间相互切换,过于忙碌时,可能会感觉分身乏术3.路径三:A/B/C→A/B或A/C或B/C这是逐步收缩斜杠身份的路径在经历过众多的斜杠身份之后,一方面,对一些职业角色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挑战感不再强烈,逐渐消退了对这些斜杠职业的兴趣、热情;另一方面,受限于个人时间精力,不得不放弃一些斜杠身份4.路径四:A/B/C→A或B或C或D这是一条回归专一职业的路径或是因为主业所在单位要求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如公务员法明文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或是找到愿意一生从事的终极事业(如创业、慈善事业);或是想过另一种全新(如退休)的生活。
二)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若干策略1.拥有一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斜杠青年不能借涉猎广泛、从业众多来掩盖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想做斜杠,通常需要有一项突出的强项,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一位斜杠青年连一项工作(职业)都做不好,那么很难让别人信服他会在很多领域做得好这个突出的强项可看作是个人的定位,是你自我介绍和别人提及你时最显著的标签譬如苏轼的斜杠身份有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府官员,提及苏轼,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诗词,即他的文学家身份这个突出的强项是和大多数人比较而言的,是建立在超出80%甚至是90%的人的优势基础上的,要形成这个强项需要天赋和勤奋练习2.适当延迟满足大学生在没有形成自己突出的强项之前,一般不建议其急切地投入斜杠生涯最好先在一个领域成长为专业人士,之后再考虑斜杠发展例如,从主业A发展副业B或副业C的时候,如果副业B或C并不是自己的优势领域,那么较好的做法是将主业A做到足够出色,然后再开辟B领域或C领域,这尤其适合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以运营岗位为例,刚毕业几年的人做运营工作,尤其是在一个创业公司做运营,前几年是建立运营概念,摸清运营骨骼、框架和规律的时候,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在运营行业深耕学习3-5年,绝对比工作1年就做斜杠的人更有影响力。
[14]所以大学生们要看到斜杠式多职业发展背后的重大挑战,要意识到技能的变现会有一定的等待期,避免盲目和浮躁可通过延迟满足训练,不为短期的一些收益而过早地分散有限的精力,不急躁、不慌张,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例如,利用蛰伏的时间去拓宽视野、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提升心性,从而保证将来所拥有的每一个斜杠身份都是专业的3.经营好“个人企业”美国管理大师汉迪认为,当经济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时,超大型的企业就会被小型企业所代替,也就是跳蚤逐渐取代了大象,而小企业的极限就是个人[15]这暗合了斜杠时代多职业发展的事实,也揭示了一种生涯发展的理念:每个人都在经营人生,你经营的是你自己这家公司,个人多职业发展类似于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公司首先,个人要培育能够对接市场的优质产品,这是市场制胜的关键这些产品可以是自身的技能及其衍生实物,也可以是自己掌握的对他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不同于大型企业的产品,个人的产品可以“小而美”,但一定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其次,经营企业要有整合思维,这包括对自身技能进行整合,个体的优势组合可使其生成独一无二的产品比如法医工作者,从事刑侦时再将其经历撰写成连环案件分析,绝对比一个外行要有说服力,会获得众多粉丝的阅读。
[16]也包括对自身能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来为自己服务,通过整合资源来创造价值还包括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整合,通过严格的自律、建立流程和标准,以此来提高“个人企业”运营效率4.恰当地取舍通常,大学生们在开启斜杠生活之前,需要充分地进行自我分析和定位,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斜杠生活从价值追求上看,有人愿意成就有趣、多元的人生,有人则希望人生过得平淡、安稳从能力上看,少数人天赋异禀且愿意努力,适应斜杠领域;大部分人则能力不能轻易过上多元化人生但是,自我认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数人可能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直到你过上了这种生活;可能也不明了自己的潜力所以,在选择斜杠式多职业的发展道路之后,可重新进行自我诊断,进而做出适当的取舍:是增添新的斜杠身份,或是否减少斜杠数量?是将斜杠生活坚持下去,还是踏踏实实专心做好一件事情总之,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变迁使得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路径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其中就像做传统职业生涯规划一样,斜杠多职业发展的模式同样需要规划,需要对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理念、难点、重点有清晰的认知;对斜杠式多职业发展的路径、策略有合理的筹划大学生在成长为斜杠青年之后,仍要坚守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多重职业领域热情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华。
参考文献:[1]程社明.你的船 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第2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7.[2]Susan Kuang.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10-11.[3]张西陆.职场人:70后看前景 80后求物质 90后最自我[N].南方日报,2014-12-3.[4]任东景.“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犹太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反思理论及其实践意蕴[J].河南社会科学,2010(6):63-65.[5]旷世典.“斜杠青年”职业定位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6-3-11(014).[6]吴玲,林滨.“斜杠青年”:“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本质与特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8(6):101-107.[7]李雪萌.本届世界杯的冰岛队就是一帮“斜杠青年”组成的黑马 斜杠青年打天下?[N].济南日报,2018-7-5(B08).[8]李强,叶欢,姚瑾.多重职业背后的“斜杠青年”现象之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3.[9]敖成兵.斜杠青年: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职业身份解码[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82-86.[10]黄英.“斜杠青年”:漫步在理想与职业舞台上的新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82-87.[11]谢俊贵,吕玉文.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J].青年探索,2019(2):37-48.[12]谢俊贵.网络记实法:离场状态的社会现实研究[J].人文杂志,2016(7):102-113.[13]第一财经.身兼八职的女“斜杠”:一个活经常能赚到一年的钱[EB/OL].[14]51COO.越来越多人做“斜杠青年”,运营人,我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做?[EB/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