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新泰市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pptx
23页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 外出配戴 N95 口罩,B. 用 84 消毒液消毒,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D. 经常开窗,通风,2.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在滴瓶中取液体,),B. 倾倒液体,C. 给试管内固体加热,D. 连接仪器,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5.下列变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是分解反应的是( A. 水+二氧化碳碳酸,),B. 食盐水水+食盐,C. 氧化汞汞+氧气,D. 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6.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下列由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 削蔗去杂 C. 渣汁分离,B. 石辘碎蔗 D. 热锅熬糖,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B. 冰水混合物,C. 牛奶饮,料,D. 矿泉水,8.“金斗水库”是新泰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将“水库”里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有如下净化步骤:取,水;消毒;沉降;过滤。
以下水的净化步骤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9.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0.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 12 mL B.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 为节约药品,实验后,实验剩余的药品要直接放回原试剂瓶 D. 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11.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完成的几个问题: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 二氧 化碳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既 简单,现象又明显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2.某同学欲用调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 2.5g 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A. 添加少量食盐,B. 取出少量食盐,C. 移动游码,D. 减少盘中的,砝码,13.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A. D.,B.,C.,14.为了验证分子的特点,小华和小文分别按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分别取一瓶红棕色二氧 化氮气体(符号为 NO2)和一瓶无色的空气口对口放置,取下中间的下玻璃片,发现甲和乙中的两瓶气体都,逐渐变红,且甲变红的快些,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A. NO2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 分子间存在间隙,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大,1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水,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C.水分子的质量:=,D.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1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把石油气压缩至钢瓶内储存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C. 双氧水(H O )和水(H 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2,2,2,D. 糖能溶于水、湿衣服能晾干、墙内开花墙外香都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 步骤的作用完全相同,B. 步骤主要是去除可溶性杂质,D. x、y、z 分别是明矾、活性炭、氯气,18.2020 年 2 月 3 日葫芦岛上空出现“冰晕”奇观,“冰晕” 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产生的光学现 象,“冰晶” 是水蒸气冷却变成的固体小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水蒸气的间隔大于冰晶,B. 冰晶中分子停止运动,D. 水蒸气与冰晶分子构成不同,19.如图表示以液态氢、液态氧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0.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 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 b 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二、填空题(共每空 05,共 18 分),2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 1 是实验室常见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下同) ;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某同学在使用仪器 I 给液体药品加热后发现底部破裂,请你分析选出不可能的原因_(填字母序,号)A用外焰加热 B加热前没有擦干外壁的水,C液体量超过 1/3,D没有预热直接加热,E加热完立即用冷水冲洗,(2)如图 2 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A 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 A 图,则食盐的实际 质量为_g。
如图 B 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 欲量取 40mL 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50mL 的量筒和_,某同学如 C 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_4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A45 B90 C2/3 D1/3 E0.1g F0.01g,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感在距试管口大约_,试管里液 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试管要与桌面成 45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2.2020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 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 A自身的能量,B运动速率,C相互的间隔,D分子数目和大小,(2)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 2 所示: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相当于_ 操作,活性炭的作用是_。
3)如图 3 是天然水的净化过程,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依次是_, 为加速沉降,可在天然水中加入_ 蒸馏 蒸发 结晶 吸附 过滤,(4)新泰市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 4 所示:,步骤所起的作用是_(填选项序号) ,步骤发生了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A杀死水中的细菌,B减少水中的氧气,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D分解有毒物质,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若检验后发现水 硬度高,你建议生活中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 23.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截止 2020 年 10 月 17 日,全球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已突破 3900 万例为防止病毒 传播,防疫人员在室外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室内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表明_;天气越热,药味 弥漫越快,这说明_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从微观角度 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3)如图 1 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 为_4)图 2 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氢气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图 2 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的是_(填字母序号)图 2 中 C 表示的反应现象为:安静地燃烧,发出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干而冷 的烧杯,有_生成,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由图 2 中 B、C 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_ 水通电反应 中不变的粒子是_(填微粒名称),24.某家快递公司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有关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 104.5;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易燃,要远离火源;,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1)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_,化学性质有_,其用途有 _(填序号)2)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 少写一点)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25.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图 1 为蒸馏装置,经图 1 装置处理后,所得物质为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图 2 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含少量氢氧化钠)至充满管 a 和管 b,关闭活塞,接通 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在此实验中,管 a 连接电源_ 极,检验 b 管中的气体应使用_;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 3)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的作用是_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 错误的是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口,D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26.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2)如图,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再将烧杯 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 质有_(填名称)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填字母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如图,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 是由于_。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答案】 B,【解析】【解答】A. 外出配戴 N95 口罩不涉及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 用 84 消毒液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