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说课稿10.doc
4页《认识厘米》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的《认识厘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厘米》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同一长度,发现测量结果不同,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长度单位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厘米,感受厘米的实际长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际测量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五、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厘米尺,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厘米的认识 (3)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厘米尺,认识厘米的长度单位 (2)操作法:通过动手操作,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3)合作交流法: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根长短不同的铅笔,问学生: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课题:要准确地比较物体的长短,就需要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观察操作,认识厘米 认识厘米尺 (1)教师出示厘米尺,让学生观察厘米尺,说说你在厘米尺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尺上的刻度、数字、厘米的符号等 认识1厘米 (1)教师在厘米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观察1厘米有多长 (2)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认识几厘米 (1)教师在厘米尺上指出几厘米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几厘米有多长 (2)让学生在厘米尺上找出几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指比划一下 (三)实践操作,学会测量 教师示范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将物体的一端对准厘米尺的0刻度线 (2)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厘米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 (1)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测量的 测量纸条的长度 (1)教师出示纸条,让学生估计纸条的长度 (2)学生用厘米尺测量纸条的长度,并汇报测量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课本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手指宽度、一拃的长度等,进一步巩固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拓展练习 (1)如果没有厘米尺,你能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2)想一想,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 (1)回家后用厘米尺测量自己房间里一些物体的长度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 七、说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认识厘米尺:刻度、数字、厘米的符号 认识1厘米: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 认识几厘米:在厘米尺上找出几厘米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