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水比较阅读.doc
3页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于•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④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⑤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①大隗(wei)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辞:谢绝⑤奚:何,什么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1)秋水时至()(2)河伯始旋其面目()(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4)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1)按时(2)穷尽,尽(3)拜见,拜访(4)正好,恰好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河伯始旋其面目B、(1)望洋向若而叹曰C、(1)河伯欣然自喜D、(1)于是焉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2)若知具茨之山乎2)曰:“然。
2)是进亦忧,退亦忧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4、4、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5、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二《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害群之马阅读答案及翻译黄帝将见(拜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通“途”,路)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两次)拜稽首(叩头,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参考翻译】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
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告辞,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黄帝再拜稽首()见(拜见)稽首(叩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治理天下的人,和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3.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分)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4、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黄帝的思想品格3分)虚心请教、礼贤下士、致力管理国家等,举例略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黄帝将见大隗①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
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问涂焉涂:(2)黄帝再拜稽首再:2. 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用自己的话总结小童指导黄帝治理天下的这件事的启示?(3分)1.(1)通“途”,路2)两次2.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3.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褶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凃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黄帝将见大隗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余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余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事,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方明赶车,昌寓做陪乘,张若、謵朋在马前导引,昆阍、滑稽在车后跟随;来到襄城的旷野,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问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特别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又何须多事呢!我幼小时独自在宇宙范围内游玩,碰巧生了头眼眩晕的病,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坐太阳车去襄城的旷野里游玩'如今我的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将到宇宙之外去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我又何须去多事啊!”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黄帝将见大隗>又叫"害群之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