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简介及压缩机常见故障.ppt
40页涡 旋 压 缩 机 简 介*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低压腔中压腔高压腔中央排气口涡旋压缩机是怎样工作的涡旋压缩机的发展历史l1905年法国人Leon Creux 提出涡旋机械的工作原理,并申请美国 专利但是由于零件的精度要求与轴向力的平衡制约了其产业化l70年代,高精度数控铣床的涌现和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促进了涡 旋压缩机的发展在1972年美国的Arthur D Little 公司成功开发 出压缩氦气的涡旋压缩机,并应用在远洋海轮上,标志着涡旋压缩 机实用化年代的到来l80年代,涡旋压缩机首先在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取得商业应用 81年,三电、三菱重工推出汽车空调用涡旋压缩机;83年,日立推 出柜式空调用全封闭涡旋压缩机;87年,谷轮开始生产空调压缩机 )l90年代,涡旋压缩机的系列化产品相继问世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生 产出家用空调用小型全封闭压缩机;东芝公司推出列车空调用压缩 机;Carrier公司推出在冷水机组上并联使用的涡旋压缩机涡旋 空气压缩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空调压缩机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优点:n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与活塞压缩机比:零件减少 90%、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n无吸排气阀。
减少了易损件,降低吸排气阻力损失,降低噪音 与振动,易于实现变转速n无余隙容积容积效率提高n不直接接触,采用油膜密封摩擦损失小,机械效率高n多压缩室同时工作,工作连续,压缩力矩变化平稳 缺点:•精度要求高,形位公差都在微米级•无排气阀,变工况性能欠佳•工作腔不易实施外部冷却,压缩过程的热量难排出,因此只 能够压缩绝热指数小的气体或者内冷却•大排量涡旋压缩机难实现受齿高限制,排量大直径大,不 平衡旋转质量增大,机器不紧凑且重量增加涡旋压缩机特点效率高的特点n与其他结构压缩 机相比,涡旋式 压缩机无余隙容 积,所以容积效 率高n高精密机加工设 备,保证涡旋加 工精度,泄漏小 低振动、低噪音特点n涡旋压缩机,动盘旋 转一周时,吸气、压 缩、排气过程是连续 进行的,而且,各级 压力腔对称分布,回 转速度低,因此,其 旋转一周时的压缩扭 力变化很小(左图表 示:往复式、旋转及 涡旋式压缩机的扭力 变化)涡旋压缩机与其他 压缩机相比较之下, 扭力变化幅度仅有 1/10,非常小,所以 其运行时振动、噪音 均很小高可靠性特点n和其他压缩机相 比,涡旋压缩机 是连续吸气、压 缩、排气循环工 作过程,因此, 不需吸、排气阀 ,从而无阀故障 (压缩不良), 而具有更高的可 靠性。
高压腔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的划分,主要是 对全封闭涡旋压缩机中,电机所处在的工作环境 温度进行区分电机处于排气侧(壳体内为排气压力),称 为高压腔(一般以HITACHI为代表);电机处于回气侧(壳体内为回气压力) ,称 为低压腔(一般以COPELAND为代表)两种结构的涡旋压缩机,与其结构对应具有 相应的特点,且各具优缺点高压腔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特点高压腔涡旋 压缩机结构排气口吸气口定盘动盘机架曲轴电机(定、 转子)壳体防自转滑环主轴承内置式过流、 过热保护器压差供油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结构排气口吸气口定盘动盘 机架曲轴电机(定 、转子)壳体防自转滑环主轴承离心供油壳体内高低压分隔板高压腔结构低压腔结构优点u具有较大的排气缓冲容积, 振动小, 输气均匀 u吸气预热小﹑容积效率高( 直接吸气) u润滑得到可靠保证(可以采 用压力供油润滑) u压缩机中可以有较多的润滑 油起良好的润滑﹑冷却及液体 阻塞作用 u直接吸气不存在液体制冷剂 对润滑油膜的破坏作用 u承受轴向气体力的能力较好 ,螺钉只起紧固作用u吸气段具有较大的缓冲容积 u电机的工作环境较好(低温 ﹑低压) u壳体大部分低压,气密性及 受力较好 u抗液击的能力较强,对进入 管道中的异物﹑杂质抵抗能力 较强高压腔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特点对比Ⅰ高压腔结构低压腔结构缺点l较小的吸气缓冲容积,吸气 消音效果较差 l抗液击的能力较差 l高压壳体对气密性及强度要 求较高 l电机工作环境恶劣,直接吸 气容易因杂质﹑异物损坏压缩 机l较强的吸气预热造成容积效 率下降 l较小的排气缓冲容积,噪音﹑ 振动较大 l压缩机中油量必须严格控制, 润滑密封效果较差 l液体制冷剂有可能破坏润滑 油膜,造成轴承润滑恶化 l壳体内高﹑低压腔的存在, 增加了密封的难度高压腔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特点对比Ⅱ影响EER主要因素n从制冷系统上说,降低冷凝温度Tk和升高蒸发温度T0都可以使EER上升 n 采用高效的压缩机 ,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代替普通定速压缩机或交 流变频压缩机 n适当加大冷凝器、加大室外机的风量,使Tk下降 ;适当加大蒸发器、 加大室内机的风量,使T0上升 。
但加大内外机风量的同时要考虑风机 功率的增加,从整机上说,不一定是风量越大EER越高 n利用高效的换热器,例如用内螺纹管代替光管,采用合适的管径与流路 等n采用高效的直流电机代替交流电机 n冷媒充注量尽量少 n采用排量较大的变频压缩机代替排量较小的变频压缩机,以压缩机的额 定频率来做制冷的主频 能力不足:压缩机是否过小?毛细管与冷媒量是否是最佳组合?室内侧与室外侧 风量是否合理?两器大小是否合理? 功率过高与最大制冷跳停: 外侧风量是否合理?冷凝器大小是否合理?冷凝器制作是否有问题(没 有胀紧、叠片、倒片、片距不对)?是否冷媒过多或者毛细管过长? 冷凝器流路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复热,或流路半堵,降低冷凝器性 能? 凝露工况不合格 低风风速是否定得过低(但风速过高会造成吹水)?室内机是否漏风?是 否流路不均,严重偏流?冷媒是否不足,造成缺液蒸发 室外机有冷媒流动声 毛细管组件用防振胶包住 ;在两个管径变化大的地方加过渡管 ;在过 渡管处包防振胶等 异声或噪音超标 如果是风道的异声,则要改变风轮转速、安装位置或换风轮 ;如果是 制冷系统的异声,则在固频不合格处加配重块或防振胶改变其固频 ;在配管振动大的地方贴防振胶;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压 缩机包隔音棉 ;钣金件上贴隔音棉等问题与解决方法压缩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n缺油与润滑不足损坏 n电机损坏n液击损坏n高温损坏避免缺油与润滑不足损坏的要点n适当的压缩机注油量n适当的冷冻机油粘度n防止过度的过湿运转n防止过度的过热运转压缩机常见的缺油故障n压缩机长时间缺油—— 机构部和各摩擦副过热 ,导致轴承烧结、抱轴 。
n压缩机短时间缺油—— 机构部和各摩擦副异常 磨损,导致振动、噪音 大如何保证适当的油量压缩机在排出冷媒时,也会排出微量的冷冻 机油即使只有0.5%的上油率,如果油不能通 过系统循环回到压缩机中,若以5HP为例,循环 量在ARI工况下约为330kg/h,则在50分钟就可 以将压缩机内的油全部带出,大约在2~5小时 内压缩机将会烧坏因此为了确保压缩机运行 不缺油,应该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1.确保排出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 2.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确保排出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n应确保吸气管冷媒的流速(约6m/s),才能使 油回到压缩机,但最高流速应小于15m/s,以减 小压降与流动噪音,对水平管还应沿冷媒流动 方向有向下的坡度,约0.8cm/m.n防止冷冻机油滞留在蒸发器内n确保适当的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过大会造成 湿压缩,过小则会回油不足,滞流油在气液分 离器中n系统中不应存在使油滞留的部位n确保在长配管高落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冷冻机 油在压缩机里,通常用带油面镜的压缩机确认压缩机频繁启动不利于回油 如何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n在停机时应保证制冷剂不溶解到冷冻机油中(使 用曲轴加热器)n应避免过湿运转,因为会起泡而引起的上油过多n内部设置油分离器装置n压缩机内部的油起泡使油容易被带出压缩机.长配管高落差当配管长比容许值大 时,配管内的压力损失会 变大,使得蒸发器中的冷 媒量减少,导致能力下降 。
同时,配管内有油滞留 时,使得压缩机缺油,导 致压缩机故障的发生当 压缩机内冷冻机油不足时 ,应从高压侧追加与压缩 机出厂相同牌号的冷冻机 油设置回油弯的必要性落差超过10m~15m时,应在气 管侧设置回油弯管 ①必要性停机时,避免附着在配管 中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 ,引起液压缩现象另一 方面,为了防止气管回油 不好导致压缩机缺油 ②回油弯设置间隔每10m落差设置一个回油 弯如何确保适当冷冻机油粘度n冷冻机油和制冷剂有互溶性,停机时,制冷剂几乎全部 溶解在冷冻机油中,因此需安装曲轴加热器以防止溶解 n运转中不应使含有液体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即保证 压缩机吸气有过热度n起动及除霜时,不应产生回液现象n避免在过度过热状态下运转,避免油劣化n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大小应适当①孔径过大会吸入液体制冷剂造成过湿运转②孔径过小会使回油不顺畅,使油滞留在气液分离器中压缩机电机损坏的主要原因n异常负荷和堵转n金属屑引起的绕组短路n接触器问题n电源缺相和电压异常n冷却不足n用压缩机抽真空导致异常负荷或者堵转的主要原因压比过大,或压差过大,会使压缩过程更为困 难;而润滑失效引起的摩擦阻力增加,以及极端 情况下的电机堵转,将大大增加电机负荷。
如果 负荷增大到热保护动作,而保护又是自动复位时 ,则会进入“堵转-热保护-堵转”的死循环,频 繁启动和异常负荷,使绕组经受高温考验,会降 低漆包线的绝缘性能绕组绝缘性能变差后,如 果有其它因素(如金属屑构成导电回路,酸性润 滑油等)配合,很容易引起短路而损坏金属屑引起的绕组短路金属屑的来源包括施工时留下的铜管屑、焊渣 、压缩机内部磨损和零部件损坏时掉下的金属屑 等在工作时,在气流的带动下,这些金属屑或 碎粒会落在绕组上压缩机运转时的正常振动, 以及每次启动时绕组受电磁力作用而扭动,都会 促使夹杂于绕组间的金属屑与绕组漆包线之间的 相对运动和摩擦棱角锐利的金属屑会划伤漆包 线绝缘层,引起短路,导致电机烧毁 接触器问题为了安全可靠,压缩机接触器要同时断开三相 电路接触器必须能满足苛刻的条件,如快速循 环,持续超载和低电压它们必须有足够大的面 积以散发负载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触点材料的选 择必须在启动或堵转等大电流情况下能防止焊合 否则接触器触点焊合后,依赖接触器断开压缩 机电源回路的所有控制(比如高低压控制,温度 控制,融霜控制等)将全部失效,压缩机处于无 保护状态因此,当电机烧毁后,检查接触器是 必不可少的工序。
电源缺相和电压异常电源电压变化范围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三相间的电压不平衡不能超过3%如果发生缺相 时压缩机正在运转,它将继续运行但会有大的负载 电流电机绕组会很快过热,正常情况下压缩机会 被热保护当电机绕组冷却至设定温度,接触器会 闭合,但压缩机启动不起来,出现堵转,并进入“ 堵转-热保护-堵转”死循环 如果缺相发生压 缩机启动时,压缩机将启动不起来,出现堵转,进 入“堵转-热保护-堵转”死循环电压不平衡百分数计算方法为,相电压与三相 电压平均值的最大偏差值与三相电压平均值比值. 作为电压不平衡的结果,在正常运行时负载电流的 不平衡是电压不平衡百分点数的4-10倍 压缩机电机冷却不足制冷剂大量泄漏或者蒸发压力低时会造成系统 质量流减小, 使得电机无法得到良好的冷却,电 机过热后会出现频繁保护用压缩机抽真空导致压缩机电机损坏空气起着绝缘介质的作用密闭容器内抽真空后 ,里面的电极之间的放电现象就很容易发生(真空 放电)因此,随着压缩机壳体内的真空度的加深 ,壳内裸露的接线柱之间或绝缘层有微小破损的绕 组之间失去了绝缘介质,一旦通电,电机可能在瞬 间内短路烧毁如果壳体漏电,还可能造成人员触 电。
因此,禁止用压缩机抽真空,并且在系统和压 缩机处于真空状态时(抽完真空还没有加制冷剂时 ),严禁给压缩机通电 压缩机液击损坏的主要原因n回液,即从蒸发器中流回压 缩机的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n带液启动n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太多 回液导致压缩机损坏的主要原因回液,就很容易引发液击事故即使没有引起 液击,高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