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单元综合提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wo****o
  • 文档编号:367716669
  • 上传时间:2023-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0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综合提升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及经验教训(1)表现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年)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经验教训①经济政策的制定既要解放思想,又必须实事求是②合乎经济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③生产关系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超前或滞后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④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时间表现原因初步形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构建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代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发展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中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三、新中国外交的发展阶段指导方针原因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一边倒”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外交上孤立的政策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美国利用台湾和越南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与亚非许多国家建交20世纪70年代发展同美、日、欧洲的“一条线”外交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阶级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选民不负责任,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九、影响、意义类问题(25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适用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形势,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模式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初期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1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6分)第(2)问针对性讲解第一步设问要求审读[答案来源] 材料二、所学知识(考查获取有效信息及调动与运用知识能力);[解答方式] 分析(阐释是什么,说明为什么);[知识限定] 时间——新中国初期;知识——外交成就(理解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的含义,并调动所学各有何成就)第二步有效信息获取据①可明确双边外交的成就是什么;据②可从宏观上大致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的“影响”第三步解答技巧点拨要全面回答“影响”,一要结合所学明确当时展开双边外交的国内外形势;二要结合所学明确多边外交的具体史实是什么从解答要点上看可从新中国的政治(主权保障)、经济(发展环境)、和平(地区与世界)方面逐条展开即可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背景: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

      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2)双边外交: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多边外交: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亚非万隆国际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影响:维护了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受侵犯;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地区与世界和平3)特点: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贡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互谅互让、睦邻友好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第一类——影响类设问(1)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①如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②政治影响主要需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等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④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两国或者该地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2)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

      3)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主观影响可从主观动机(目的)、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思考4)全面分析: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响第二类——意义类设问“意义类”试题首先要找到设问主题,即针对哪一措施、事件来设问;然后明确设问的方向,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最后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有些时政类试题的答案还要适当结合党和国家某些方面的方针、政策或指示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猜您喜欢
      2023届统编版历史一轮学案-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2022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练-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出彩河南.docx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九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docx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9 时间尺度类.docx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学案-第4讲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清时期.docx 浙江省2022届高三化学普通高校招生鸭科目考试模拟卷二冲刺版.docx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卷.docx 安徽省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docx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综合测评(二十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世界文明的滥觞与发展__古代的世界第26讲中古时期的世界学生用书.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7人类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8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解析版).docx 2020届广西玉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测试卷(1).docx 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历史试题(word版).docx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专题突破练-12-专题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提升练.docx 2022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真题(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部落到国家基础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