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doc
4页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101~104页教材分析: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教材十分重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由来,把各种图形有序的安排在一起,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熟练运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灵活的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学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欣赏图片,找出已学平面图形课件播放轻音乐,依次出示几幅建筑平面图,师:这些建筑美吗?你看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集中呈现长方形等六种平面图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出示复习目标[伴随着轻松的音乐,欣赏着建筑物图片,感受着建筑物的美,课始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再引出课题,贴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求知欲望驱动下,讨论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复习,复习才能更有效,才能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1、学生依次回忆面积计算公式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字母公式2、逐个梳理推导公式(1)小组活动在六人小组里,由组长分工,拿出平面图形纸板摆一摆、说一说这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复习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拓宽、延伸和提高合作交流,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汇报、评价反思中展示出他们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力,提高复习的效益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推导过程,课件依次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首先学习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这是为什么呢?(2)具体说说由哪个图形可以推导出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六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构建网络,内化知识: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
那么,你是怎样设计网络图来说明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小组构建网络图,请一组学生上黑板利用学具构建网络图,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出示课本上的网络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渗透:在推导每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总是设法把新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演示了每个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图形的剪拼、移动,通过声音的评判、鼓励,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交互性,达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教学时紧紧抓住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网络图,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之间的联系,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方法只有这样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理”清知识,学生才容易记忆三、回归生活,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快速反应让学生根据公式直接口答 图形名称已知条件面积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 平行四边形底3分米高1.2分米 三角形底 3/4 厘米高4厘米 梯形上底3.5厘米,下底6.5厘米高2.4厘米 正方形边长1.5分米 圆半径2厘米2、火眼金睛(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5 B、25 C、50(2)求右下图半圆的面积列式正确的( ) A、3.14×5÷2 B、3.14×(5÷2)2÷2 C、3.14×5÷2+5(3)求下图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正确的( ) A、20×9.6÷2 B、20×16÷2 C、12×16÷2 (4)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0.45平方分米,底是9厘米,高是( )A、0.05分米 B、5厘米 C、10厘米以上练习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注意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有趣的标题,让学生乐于参与这样人文化、趣味性的练习,勇于接受挑战,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3、大显身手(1)小王家的新房子经测量,卫生间长3.2米,宽2.4米,高2米他打算在地上铺边长0.4米的防滑地砖,你能帮小王算一算,他至少要买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吗?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比较这些方法,哪种更切合实际2)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求出下面图形和树叶的面积吗? 图见课本104页,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方法:一数方格的方法,二转化成近似的圆形和三角形3)这是学校一块草坪的平面图(一个长方形被几条白色的小路分割成四个小长方形)你能求出草坪的面积吗?图见课件,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空白部分缩掉,使草坪的形状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再求长方形的面积,集体比较两种解答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更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复习中应改变传统复习练习大多进行机械模仿的形式,要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上几个生活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问题,渗透了“转化”思想的运用。
4、探索研究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正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计算出它的面积,并填好下列表格长 (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你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了吗?5、奇思妙想课件播放音乐讲故事:国王与年轻人下棋打赌,只要年轻人赢了国王,国王就给年轻人一块地,结果国王输了,他想耍赖,给了年轻人一块羊皮,让年轻人去海边圈一块羊皮这么大的土地,年轻人苦思冥想终于得到了一块很大的地,请同学们思考,他是怎样做的?他把羊皮抽成942米长的羊皮条应该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先讨论封闭的圈地,得到结论围成圆的面积最大,再思考借着海岸线圈地,围成什么形状面积最大,画出示意图,再计算验证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体会着故事情节的转变,思考着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拓展延伸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学生“吃得饱”“吃得香”,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四、回顾总结,整理收获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收获? 策略分析: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策略课始呈现给学生两幅美丽的建筑物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多层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唤起对旧知的回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要,起到了奠定课堂气氛基调的作用。
结束阶段通过故事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始终给学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2、 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策略本节课是一堂系统复习课,目的是使知识形成系统网络,在知识梳理时,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逐步整理出六种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在合作中学会了探究的方法3、 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应用策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导入阶段运用生活的图片,练习设计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感知数学有用,能够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