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doc
5页灿烂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灿烂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南楚的文化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北方的思想家重视政治伦理,南方的哲人关注宇宙自然.中原的文学着于现实,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南楚的文学富于幻想,闪耀着浪漫主义光辉.南北文化融合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至西周初,据说鬻熊曾“子事文王”,后来熊绎又被成王封于楚(《史记·楚世家》)这应该理解为周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以后楚国并吞汉水诸国,进军黄河一带,吞灭淮水各国,进而与晋争霸中原,问鼎周室到春秋末战国初,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已充分融合楚国已成为与中原国家一样的“冠带之国”,被称为“上国”了这种状况可以从楚文化自身和他国对楚文化的评价两个方面来证实必阝之战,晋随武子说楚“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晋范文子说楚钟仪“仁、信、忠、敏”;鲁臧武仲称楚有礼;孔子赞“楚昭王知大道”这些都是从中原文化的价值观念出发去评论楚人行为的。
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最后楚为秦所灭但楚地的反秦起义,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楚文化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楚辞十分重要首先应该注意到,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汉书·地理志》说,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为容易,就可能有较多的人力脱离单纯维持生存的活动,投入更高级更复杂的物质生产所以至少在春秋以后,楚国的财力物力,已经明显超过北方国家《左传》记重耳奔楚,对成王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已可窥见一二据历史记载,楚是春秋战国时拥有黄金很多的国家从近年地下考古发掘来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器,足以代表先秦青铜器冶铸的最高水平。
至于楚地漆器、丝织品之精美,那是北方根本无法比拟的屈原《招魂》中描绘楚国宫廷内极其奢华的享乐景象,当然也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样因为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途径也多,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维护生存据《韩非子》说,楚国的贵族也一直拥有比较独立的势力这对于楚国同北方国家的对抗也许是不利的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一直到汉代,楚人性格的桀傲不驯,仍是举世闻名《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不少例子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仍然都是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旧楚地、今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具备五个半八度的编钟,被中外专门家誉为“世界奇迹”,实际证明了楚国音乐及歌舞的发达。
而北方的正统音乐,通常是限制在一个八度的音域范围内的几十年来,中原大地上重要的楚墓发现接连不断,曾出土有大量精美的文物楚民族的文化与心理习性,都深深沉淀在考古发现的难以计数的楚国文物中这些漆器、木器及青铜器的繁华与精湛,丝织、刺绣及工艺品动人心魄的富于韵律的美感,与楚之宫殿及台榭建筑澄怀的空灵,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的神奇和浪漫,钟鼓笙瑟、轻歌曼舞的天籁之音,构成上古楚文化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不朽魅力,成为后世仰慕的典范历史上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血脉相通的关联,被学者称为华夏文化的南支中原楚文化,是楚人在中原一带文化创造的遗存,由萌生到繁盛自春秋时期熊通自称“楚武王”起,楚国历成王到庄王,一跃成为拓地千里的泱泱大国,势力涵盖今天的湘、鄂、豫、皖四省,并多次出兵中原,席卷汉淮间小国四十有二,清除了与晋齐秦宋郑等大国争霸中原的障碍,将其最为辉煌的历史,留在了中原大地上综上所述,应该说:以春秋战国时代而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实是各有所长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份量是很重的楚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其一,领先中华的农业经济;其二,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如在紧临钟祥的随州出土的曾乙侯编钟、楚大象鼎;其三,绚丽多彩的丝织刺绣工艺;其四,巧夺天工的髹漆工艺。
楚国的精神文明也不同凡响如老子、庄子、荀子、屈原、宋玉等历史名人,均是楚国人老子是楚国苦县人,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成就有名的“老庄哲学”屈原的诗歌代表了诗歌的最高成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部《离骚》,让屈原成为名符其实的诗歌之父毛泽东评《离骚》:古代天才的歌手,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学生宋玉也是一代才子,《风赋》就是其杰作还有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流芳百世的俞伯牙、钟子期,出生在秭归的王昭君,歌舞名伶莫愁女等等,不一而足楚人的斗争精神也特别强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大意是说狐狸死了,它一定将它的头对着它出生的山丘,讲的是楚国人为国奋斗的爱国情操楚虽三户,灭秦必楚”,这是记载在《南公》中的一个预言,一个叫南公的智者在战国群雄纷争的时候就说,哪怕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消灭秦国的必然是楚国人果如其言,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口号就是“大楚兴,陈胜王”,建立张楚政权,后来楚霸王项羽和刘邦等义军灭了暴秦,建立了赫赫有名、光辉灿烂、威震世界的大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