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儿童基本舞步5.docx
10页体育与健康课《儿童基本舞步》单元教学计划格式授课教师: 吴丽群 年级:一年级 班级:9班 人数:40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掌握8-9个儿童基本舞步,认识人体的关节,学会将掌握的基本舞步与具有乡土特色的打大钹手法结合创编大钹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体能目标: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为主的各种律动活动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提高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和韵律感情感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到成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课课时数数33课时教学内容儿童基本舞步主题式情境教学——快乐的春天重点难点1.手脚配合,动作协调,体现韵律感2.与他人团结合作,自主创编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11. 掌握儿童基本舞步:后踢步、小碎步、小跑步、跑跳步、踏跳步2.随音乐展示舞步3.尝试舞步与自己喜欢的手势结合舞蹈4.游戏:打雪仗1.学生学习简单的:后踢步、小碎步、小跑步、跑跳步、踏点步正确步法,认识脚尖、脚跟(踵)膝关节。
2.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3. 感受韵律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练兴趣,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重点:步法正确,有韵律感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体验法、自主学习法、尝试法、游戏法、小组合作学习法221.复习舞步:后踢步、小碎步、小跑步、跑跳步、踏跳步2.学习掌握儿童基本舞步: 踵趾步、十字步、蹦跳步、踏点步3.创编二节大钹操4. 游戏:换物接力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学习后踢步、小碎步、小跑步、跑跳步、踏点步了解,肩、肘、腕关节,初步掌握:踏点步、踵趾步、十字步、蹦跳步的技术动作2. 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3.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韵律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重点:步法正确,有韵律感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连贯情景教学法、游戏法 、 观察法、体验法、尝试法、语言激励法、示范法、分层练习法、竞赛法331、复习儿童基本舞步:①复习舞步②创编大钹操2.游戏:植树造林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学会创编大钹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2. 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3.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韵律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重点:手脚配合,动作协调,体现韵律感难点:团结合作,自主创编,勇于展示情景教学法、体验法、游戏法、竞赛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练习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 《复习儿童基本舞步》教学设计----主题式情境教学——快乐的春天一、指导思想: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快乐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本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春天”的各种情境、游戏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像小树一样在快乐的春天里茁壮成长二、教材分析:儿童基本舞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水平一的教学内容之一,这一内容从动作方式到所用教材,都很接近儿童生活,其游戏性和趣味性很浓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为主的各种律动活动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提高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和韵律感。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身心特点,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但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转移,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学习的持续性弱,不喜欢枯燥的技术及理论学习,导致运动技术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该水平段学生60%女生韵律舞蹈动作技能水平相对同龄男生强本单元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时,本课选用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三个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学会创编大钹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二)体能目标: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三)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韵律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五、任务、环境分析 “车鼓”在莆田市涵江区家喻户晓,涵江人以车鼓庆丰收,贺喜事、赛会、接贵宾喜庆节日,涵江的车鼓队川流不息大钹”是车鼓队中的主要乐器,打法简单易学,它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舞步”在韵律操及舞蹈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为了在复习课中让孩子们的学习和兴趣有所提高,因此把“大钹”这种民间传统乐器的打击手法融入到“舞步”中,并串编成一套新的“大钹”击法,提高他们的协调及自学、自练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到成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六、教学程序(一)开始热身部分——寻找春天(导入激发):游戏《快快躲藏》,大钹操《春天在哪里》通过引导学生描绘春天来营造气氛,创设寻找春天的情境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在《春天在哪里》等音乐伴奏下复习上节课内容,充分热身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精神抖擞地投入本课的学习中;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身体和心理铺垫选用最具乡土气息的“大钹”作为教具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采用这种教具,既取材方便,又有动感;不仅使整节课在充满热烈的氛围中进行,而且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二)学习提高部分——快乐春天(合作学习):复习《儿童基本舞步》,游戏《植树造林》以创设快乐的春天情境入手,利用涵江区家喻户晓的大钹来促进学生掌握儿童舞步的技术动作,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展示手法——复习模仿——合作创新——分组展示——集体展示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根据韵律舞蹈动作的学习女生先于男生的特点,采用男女同组的异质分组形式,创设小组互相帮忙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通过游戏练习,自然的将器材收起,同时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及下肢力量素质,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三)恢复整理部分——回味春天(整理放松):《柳树醒了》整合语文教材中充满童趣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柳树醒了》作为放松舞蹈,使学生在富有诗意的情景中,陶冶心灵,愉悦身心,既达到了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体验法、示范法、游戏法、竞赛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练习法八、教学效果预计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2、预计本课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5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50%左右3、测量心主绵方法:本课心率测量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隔5分钟测得10秒心率和60秒心率各一次,(每10秒心率×6+60秒心率)/2=结果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男同学对韵律舞蹈学习排斥学习不积极解决预防的方法:采用男女同组的异质分组形式,创设小组互相帮忙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十、场地器材的布置篮球场1块,音响1台、大钹每人1对、提示板4块、提示卡36块、小红花若干朵《复习儿童基本舞步》教案教师:吴丽群 班级:一(9) 人数:40 课次:3 时间:2018-4教学内容1、复习儿童基本舞步:①复习舞步②创编大钹操2.游戏:植树造林重点:手脚配合,动作协调,体现韵律感。
难点:团结合作,自主创编,勇于展示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学会创编大钹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陶冶儿童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2. 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协调、灵敏性、和韵律感,培养健美的身体姿态3.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韵律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时间强 度开始热身部分9-10分钟一、描绘春天(导入)1、上课常规描绘春天创设寻找春天情境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二、寻找春天(激趣)(一)游戏:快快躲藏(二)、大钹操:《春天在哪里》一、描绘春天(导入)(一)上课常规组织措施:如图(1)图(1)教学活动:1、课前: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2、师生问好,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说春天有什么特点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1、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靠近教师不推不挤3、学生想象力丰富说春天二、寻找春天(激趣)(一)游戏:快快躲藏组织措施:如图(2)教学活动: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师生共同热身做游戏 图(2) 要求:1、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动作生动的形象。
2、注意力集中,及时躲藏二)、大钹操:《春天在哪里》组织措施:如图(3) 图(3)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节奏练习要求:动作幅度大,活动充分2-3分钟小4-5分钟中等2-3分钟中等学习提高部分26-28分钟学习提高部分26-28分钟一、复习儿童基本舞步(一)复习舞步踵趾步十字步蹦跳步后踢步小跑步重点:步法正确难点:手脚配合,动作协调,体现韵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