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培训课件(powerpoint 59页).pptx

61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3
  • 文档编号:290322435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3.62M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园林的全盛期AD589960隋唐时期(AD589960)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习重点历史背景总体特征长安与洛阳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文人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杨坚(隋文帝)在位杨坚(隋文帝)在位2424年,崇尚节俭,惩贪官,年,崇尚节俭,惩贪官,轻赋税,经济文化大发展轻赋税,经济文化大发展杨广(隋炀帝)在位杨广(隋炀帝)在位1313年,好大喜功,南征北战,年,好大喜功,南征北战,惮费民力惮费民力唐初:轻徭役、薄赋税,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唐初:轻徭役、薄赋税,励精图治、经济发展朝气蓬勃、功业彪炳、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功业彪炳、意气风发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吏治腐败、国势衰落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吏治腐败、国势衰落隋隋581-618581-618 唐唐618-907618-907历史背景经济经济:隋、唐推行均田制,在经济结构中消除庄园领主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恢复小农经济,促进了国势的进步和发展。

      政治政治:国家出现大一统局面,贞观之至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意识意识 儒、道、释共尊,以儒家为主,儒学重新获得正统地位 知识分子改变消极无为态度文化:兼容并蓄,对外来文化襟怀宽容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盛极一时群星璀璨、盛极一时山水画:趋于成熟;山水画家总结创作经验,著为“画论”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成为两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在私家园林中尤为明显)艺术方面雕塑:秀骨清像、超脱不凡方面大耳、健壮朴拙书法:草圣“张旭”;颜、柳、欧绘画:山水楼台题材渐多,山水画已具独立鉴赏价值 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6观赏植物栽培的园林艺术有了很大进步 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品花的风习图为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品花的风习图为牡丹花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诗王-白居易9送子天王图临本 吴道子 10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101.954.7厘米传唐 李昭道 洛阳楼图明皇幸蜀图唐 李思训 御苑采莲图卷 南宋画 绢本设色 23.977.2cm 故宫博物院藏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完全形成,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就园林性质来看,已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私家园林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局部的细致处理园林山水景物赋予诗画的情趣通过山水景物诱发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初见端倪“中隐”思想与士流园林的发展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境地,促进文人园林兴起,形成文人的园林观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寺观园林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园林:发挥城市公共园林职能郊野寺观园林:寺观成为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旅游发展,保护了郊野生态环境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公共园林与城市绿化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长安、洛阳尤其重视城市绿化风景式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跨入新境界置石:肯定石的美学价值,置石比较普遍筑山:“假山”开始作为筑山称谓,既有土山又有石山理水:皇家园林水体广大,并与城市供水结合植物:题材更为丰富建筑:种类繁多;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丰富多样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互相渗透,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意境的涵蕴尚处在朦胧状态影响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长安与洛阳隋朝的大兴城(长安在隋朝称“大兴”,)总体规划形制(保持北魏洛阳的特点)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市”,市坊严格分开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

      唐朝的长安城为当时世界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城市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北端逐步突破市坊界限l西内苑太极宫l东内苑大明宫l南内苑兴庆宫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隋唐的洛阳城隋炀帝在洛阳另建新都,唐代则以洛阳为东都,以长安为西京,正式建立 “两京制”规划与长安大体相同,但形状不如长安规矩中轴线一改过去居中的惯例城内水道密布如网,供水和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促成洛阳兴盛的一个重要条件)皇家园林总说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大明宫大明宫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格局呈典型的宫苑分置南半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北半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是多功能园林),中央为太液池含元殿外观立面复原图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侧剖图大明宫麟德殿3D复原图西苑西苑历史变化隋朝的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唐代改名为东都苑,武则天时叫神都苑,面积已收缩大半重要意义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园内的理水、筑山、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的工程都极为浩大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华清宫华清宫在今西安以东的临潼县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宏大的离宫御苑苑林区以建筑物结合于山麓、山腰、山顶的不同地貌而规划为各具特色的许多景区和景点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皇家沐浴疗疾场所诗人杜牧有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清宫图今华清宫今华清宫温泉九成宫隋朝原名仁寿宫,唐太宗改其名为九成宫是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因山就势规划设计能够谐和于自然风景而又不失共同的皇家气派唐代以九成宫为主题的诗文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九成宫几乎成了从宋代到清代怀古抒情之作的永恒题材九成宫九成宫九成宫是唐朝第一离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九成宫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223720cm12 1763年作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此碑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私家园林历史背景盛唐之世,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素质提高,民间追求园林享受之乐趣中原、巴蜀有关私家造园活动的记载很多长安、洛阳民间之风更胜唐代确立了科举制度;园林的享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士人(入世者)的避世愿望,在“显达”与“穷通”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催生出新的风格:士流园林文人士大夫竞相兴造园林,竞相“隐于园”文人园林兴起产生的背景唐代文人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水平文人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并把对人身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慨注入造园艺术中代表人物: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元稹、李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元稹、李德裕、牛僧儒德裕、牛僧儒等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文人园林的概念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广义上不仅指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文人园林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已呈兴起状态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庐山草堂、浣花溪草堂都是其滥觞之典型文人园林的特征在造园技巧、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诗、画的沟通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文人官僚逐渐形成较全面、深刻的“园林观”意义文人参与造园,意味着文人的造园思想(“道”)与工匠的造园技艺(“器”)开始有了初步结合白居易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的“园林观”是经过长期对自然美的领悟和造园实践的体会而形成,不仅融入儒、道的哲理,还注入了佛家的禅理最早肯定“置石”之美学意义的人,著有太湖石记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承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即出现了庐山草堂白居易白居易庐山草堂庐山草堂一幢三间两柱、二室四牗的素朴草堂。

      柱,不加丹,墙,不一幢三间两柱、二室四牗的素朴草堂柱,不加丹,墙,不加白;纸窗,竹帘,紵(加白;纸窗,竹帘,紵(zhu)纬堂中,有四木榻、两素)纬堂中,有四木榻、两素屏和一张漆琴,还有儒道佛书各三两卷草堂前的坡地旁,屏和一张漆琴,还有儒道佛书各三两卷草堂前的坡地旁,有一个池潭,池中游曳着白莲鱼,环池皆山竹、野卉堂南有一个池潭,池中游曳着白莲鱼,环池皆山竹、野卉堂南石涧有古松巨杉,高枝戛云,低枝拂潭堂东山崖有瀑布,石涧有古松巨杉,高枝戛云,低枝拂潭堂东山崖有瀑布,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草堂四时景色俱佳,春有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草堂四时景色俱佳,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垆峰雪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垆峰雪唐代山居,重在微观近赏唐代山居,重在微观近赏人与自然关系由相互对立趋向融人与自然关系由相互对立趋向融合46辋川别业辋川别业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701-761)在辋川山谷(兰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仅在可歇处、可观处、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47王维与辋川别业图杜甫与如今的杜甫草堂寺观园林背景唐代采取儒、道、释三教共尊的政策,佛教、道教达到了兴盛局面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大的寺观往往是连宇成片的庞大建筑群,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功能区寺观往往在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开展社交和公共活动,寺观园林具有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在寺观的环境处理把宗教的肃穆与人间的愉悦相结合,更重视庭院的绿化和园林的经营郊野山岳风景地带的寺观全国各地以寺观为主体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到唐代差不多陆续形成寺观作为香客和游客的接待场所,对风景名胜区之区域格局的形成和原始型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寺观的建筑力求谐和于自然的山水环境,起着“风景建筑”的工作植树造林作为僧、道的公益劳动,有利于风景区环境保护水庭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的西方净土变中,另见一种“水庭”的形制在殿堂建筑群前面开凿方整的大水池,池中有平台也是唐代寺观园林的一种表现形式水庭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唐代两京中央政府的衙署内,多有山池花木点缀,个别还建置独立的小园林(唐代衙署园林的建置已很普遍了)公共园林以亭为中心,因亭而成景的邑郊公共园林有很多见于文献记载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公共园林,作为文人名流聚会饮宴、市民游憩交往的场所长安的公共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