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doc
3页拉萨二中电子教案 语 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家庭亲情教案设计者: 翟鸣建 审核人: 课题:《世说新语》两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复述故事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和咏物类文章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2.教学难点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和咏物类文章的写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咏雪四、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课文 谢太傅fù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 nǐ 柳絮 liǔ xù 无奕 yì 王凝之 níng 谢道韫 yùn 〈二〉新课引入1、出示“雪”的谜面,让学生猜 “没枝没叶没人栽,一夜北风银花开,花儿随风漫天舞,天地山河全变白”。
雪) 2、欣赏下雪之景,感受雪中之情多媒体展示)〈三〉阅读提纲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四〉自主学习〈五〉讲授新课1、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2、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 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风起:乘着风飘起 3、翻译课文,尝试当堂背诵 4、研读课文(讨论完成)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温馨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难点)明确: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六〉课堂练习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南朝宋 刘义庆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七〉课堂小结课文讲述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补充: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出身名门,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因“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人把有才学的女子称为“咏絮才” 同学们,经过学习,课文你读懂了吗?让我们再一起来背一下课文吧! 五、作业设计①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②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拟: )③翻译下列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
六、板书设计 撒盐空中 未若 柳絮因风起 观察——--- 体会— —--—表达 七、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