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等心理学真题.doc
14页1、简述大学生常见心理矛盾P231) (1)独立性和依托性矛盾 (2)理想性和现实性矛盾(3)强烈成才意识和知识经验局限性矛盾 (4)心理闭锁和寻求理解矛盾(5)群集友谊和争强好胜矛盾 (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缓慢矛盾2、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内容P232)(1)环境适应教育 (2) 智力发展教育 (3)人际关系友好教育(4)健康恋爱观教育 (5)生涯发展计划和教育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原则P228)⑴具有旺盛求知欲和浓厚学习爱好;⑵具有独立生活能力;⑶具有对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⑷具有完整统一人格品质;⑸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能力,心境良好;⑹具有良好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⑺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友好;⑻具有符合年龄特性心理行为4、加德纳多元智力包括哪些内容? P263(1)逻辑理性智力;(2)语言智力;(3)身体—动觉智力;(4)空间智力;(5)音乐智力;(6)洞悉人性善解人意智力;(7)自我内省智力;(8)观测自然智力5、简述发明性教学基础规定P156~157(1)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不独占整个教课时间,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机会。
2)老师要常常运用发散性问题,引导大学生尽量从不同样角度进行思索,想出大量意见或设想3)强调引导大学生在发明实践活动中学习,鼓励她们动脑、动手、动口4)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努力争取在轻松、民主、合作、快乐环境中学习5)理解并适应大学生部分差异和爱好,采用合适形式实行分类或部分施教,以扬长避短,增进大学生愈加好地发展6)教学评价应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使她们更多地体验到成功此外,对大学生意见或作品,不应立即评价,当意见所有提出后,师生再共同评估 (7)不排斥学生失败或错误,引导大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8)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勇气,增进大学生多从事课堂以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使其有机会接受更多新事物,并养成独立研究习惯6、简述大学生认识自我基础途径P196) (1) 通过认识她人和和她人比较来认识自我(2) 从她人对自己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3)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4) 通过自己活动体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 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7、 简述大学生学习基础特点1)学习内容上特点(两高-实际) 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
③学科内容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措施上特点(两自-结合) ①自学措施日益占有关键地位②学习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停提高③课堂学习和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8、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基础特性P17) (1)尝试式教学由于老师没有通过师范教育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基础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而进行教学,是“没有理论实践” (2)老师由于不能掌握基础教育理论和教育常规,只懂得该“教什么”,不懂得“怎样教”,导致教学效果是少、慢、差、费时,学生学习承担重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6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需要构造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首创一种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5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基础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和物质上安全保障3)归属和爱需要,人是社会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互相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规定受到她人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故意义10、列举三个阐明感知组合律例子 (P72) (1) 空间上靠近、时间上持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事物,轻易被感知为一组对象;(2) 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努力争取在时间、空间上构成故意义或有规律系统;(3) 板书努力争取布局合理,位置次序排列合适,主次分明,关键突出。
11、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基础措施P223) (1)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积极交往、移情(2)良好人际关系维护:防止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埋怨她人、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学会批评12、简述发明性( 力)和智力关系P139)(1)低智商不也许有高发明性;(2)高智商也许有高发明性,也也许有低发明性;(3)低发明性智商水平任意;(4)高发明性必需有高于一般水平智商13、简述近来发展区理论P7)维果茨基“近来发展区理论”她将学生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既有发展水平”和通过老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也许发展水平”其中“也许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教育目的,两种水平之间差距称为“近来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近来发展区”过程14、简述自我认识基础途径P196)(1) 通过认识她人和和她人比较来认识自我(2) 从她人对自己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3)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4) 通过自己活动体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 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1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基础过程P170-173)(1)态度定势形成 (2)道德观念确实立 (3)道德情感培养(4)道德信念形成 (5)道德意志锻炼 (6)道德行为养成15、简述老师教学三种水平。
P17) (1)尝试式教学—没通过师范教育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基础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是盲目的尝试或经验积累而进行教学懂得该“教什么”而不懂得“怎样教”;(2)因循式教学—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基础常识,懂得“怎样教”,但针对性、灵活性和发明性不够懂得“教什么”、“怎样教”,但不懂得怎样有效教3)方略式教学—不仅懂得“教什么”、“怎样教”,还可以根据主客观不同样,有效教是优秀教学水平16、简述学生品德形成基础过程P170-173) (1)态度定势形成 (2)道德观念确实立 (3)道德情感培养(4)道德信念形成 (5)道德意志锻炼 (6)道德行为养成17、简述性格构造特性P276) (1)性格态度特性:是指一种人对社会、集体、她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态度特性这是性格中最关键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2)性格理智特性:是指一种人在认知活动中体现出来性格特性3)性格情绪特性: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体现出来性格特性4)性格意志特性:是指一种人自觉地调整自己行为措施和水平方面性格特性18、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应用。
P72) (1) 强度律:被感知事物必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到2) 差异律:被感知对象必需和它背景之间有所差异3) 活动律:活动对象更轻易被我们所感知4) 组合律:空间靠近、时间持续、形态相似、颜色一致事物,所有轻易被感知为一组对象 (5) 对比律:在性质或强度上有对比关系刺激物,当她们同步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能使学生对她们差异感知更清晰,从而提供感知效果19、 简述影响问题处理关键心理原因P142) (1)问题表征 (2)情绪状态 (3)动机强度 (4)定势作用 (5)功能固着 (6)原型启发20、简述“名片效应”基础内涵P13)“名片”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一致见解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基础见解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很好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21、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①动机最佳水平因学习课题性质不同样而不同样②在比较轻易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大而上升③在比较复杂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大反而下降④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佳22、简述“好感效应”基础内涵P13)假如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她们会更轻易接受教育者见解。
反之亦然因此老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不过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论述题1.试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关键措施P63~67(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学习目的①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规定、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意义和它在知识体系中地位;②学生学习目的要适中,不适宜过高,也不适宜过低;③学生学习目的要清晰、详细、有可操作性;④要教育学生将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到为实现目的学习之中2)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老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构造,理解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络;另一方面,老师要充足理解学生已经有认知构造状态,使新学习内容和学生已经有水平构成一种合适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第三,创设问题情境规定做到:问题要小而详细,问题要深而有趣,问题要有合适难度,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第四,根据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境界3)激发学生学习成功感首先,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毕否则,学生总是不能完毕,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展现应由难到易,以使学生不停获得成功感;第三,假如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上失败了,可让她们先学习基础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方面获得成功感,然后再在学习新课程方面逐渐体验到成功感;第四,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在遵照一定客观原则前提下,要掌握评分艺术。
尤其是在第一、二次测验或考试中,千万不能给学生搞“下马威”4)运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所有有比较强好胜心,一般所有期望自己胜过她人老师要运用这一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所谓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既要看到竞赛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消极影响因此,既不能简朴全盘肯定也不能简朴全盘否认5)充足运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充足运用反馈信息,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要立即告诉她们,使她们立即懂得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便深入努力老师对学习成绩好、已经掌握了要给表扬、鼓励、肯定,否则给批评不过,奖惩要讲究艺术、科学、合理一般而言,以奖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6)对的指导成果归因,增进学生继续努力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成功或失败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助于后来学习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所有是有利由于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度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后来能继续成功;使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深入努力,以争取后来成功2. 老师教学怎样才能增进学生学习迁移? P129(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科学成果作为教材关键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构造化、一体化、网络化3)改善教学内容展现措施:①遵照从一般到部分、从整体到部分“不停分化”原则;②遵照“综合贯穿”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和章节间横向联络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略:老师必需重视对学生学习措施和学习方略指导,把学习方略作为一项关键教学内容,把握学习方略训练有效措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略,学会怎样学习,增进学习迁移3. 例阐明感知规律在迁移中应用P72(1)强度律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刺激物必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大家清晰地感知到教学中要讨老师讲述音量要合适,音量太低,大学生会听不到或听不清;音量太高会引起她们疲惫,减少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