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文学作品汉译异化现象 .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2535119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文学作品汉译异化现象日本文学作品汉译异化现象 在我国,对日本文学作品的译介十分活跃新中国成立后的 60 年间,我国翻译出版的日本文学作品中,单行本超过 15 部的作家就有 20 多位在这些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许多译者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使日本文学的翻译工作日臻成熟,忠实、完美地向读者传递了作品的原始信息笔者在比较日本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汉译本后发现,译本中异化现象日渐增多,词语的使用逐步向原作靠拢下面以日本社会小说作家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为例,通过对不同汉译本的比较探讨日本文学译本中词汇使用方面出现的异化现象,并对这种异化现象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拙见1.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异化和归化理论的最初表达出现于 19 世纪初期上世纪末,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将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具体化,并根据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的理论提出了“非译文通顺优先”的翻译策略,其宗旨就是“存异”在《译者的隐身》(1995)中,韦努蒂正式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将“隐身”诠释为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痕迹的”不可见性”(in-visibility)。

      韦努蒂甚至认为“异化”策略是“对英语文化中透明翻译的霸权地位的抵抗”郭建中,2000:51)近年来,这种西方翻译思想在我国的日本文学译介中得到很多体现异化现象的主观因素:译者的作用在讨论文学翻译到底应该求同还是存异时,我们首先要探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到的主导作用译者的文化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策略及译文风格依玛塔•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指出,当民族文学处于“危机或转型期”,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时译文会注重“充分性”(adequacy),即尽量忠于原文的结构、内容,(姜秋霞等,2003:32)也就是常说的异化综观我国日汉翻译史,当译者处于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时,异化风格便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可以从鲁迅的翻译作品中略窥一二在译作《与幼小者》中,鲁迅不仅在词语的使用方面,甚至连语法、语序等都尽量模仿原著例如:(1)而我的万年笔(万年筆)将停未停之际,……(2)又突然发了原因不明的高热(高熱)3)一到停着自动车(自動車)的处所,……(4)……死终于杀到(殺到)了2007:151-157)梁实秋将这样的翻译策略判定为“硬译”“死译”对此,鲁迅撰文说:“许多句子,即也须新造,———说得坏点,就是硬造。

      据我的经验,这样译来,较之化为几句,更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1973:11)可见,鲁迅采用“异化”策略的出发点是为了拓展汉字的功能,丰富汉语的词汇,并通过“新造”等手段向国人积极介绍外国文化近年来,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偏重保留原著的表达方式,异化现象明显,其更多体现的是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而非差距,更不存在民族文化优劣的问题译者通过译文想传递的不单单是作品本身,还希望读者能够深切体会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何真切地体现日本文学的独特美学,如何真实地传递每部作品的个性特征,对译者来说,其手段之一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小对原作字词的替换,引领读者从最直观的角度审视作品的美意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许多译者在词语的使用、搭配等方面尽量贴近原作,以达到异化的效果可以说,译者这种翻译理念的变化是异化现象的主观因素异化现象的客观条件:汉字异化翻译策略能够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改革开放后,许多日语词汇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汉语并固定下来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日益深入,日语汉字词汇的输入速度逐渐加快,数量不断增加读者似乎更愿意看到译作的用词尤其是体现日本特色的词语被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加之一些日语汉字词汇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汇,许多译者采用了将汉字字形直译的方法。

      彭广陆指出,在翻译日本文化词汇时, “过去多为意译,而近几年则表现出翻译时直接借用原文的汉字这一倾向,这种直译式的借词方式与日语使用汉字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符合汉语从日语借词的一般规律”2003:156)《现代汉语词典》曾先后改版 5 次,在改版频率逐渐加快的同时,不断补充新鲜词汇,其中新增了很多与日语字形大体相近、意义基本一致的词汇,如视点、解读、精算、空巢、空港、沙漠化、卖场、暖冬、配送、人气、理念、价值观、通关、统合、中水、完败、整合、透明度中日语言文化突出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都使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尽管以片假名和罗马字书写的单词在日语中的比例逐渐增大,但在日文书面体中汉字仍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即使是登场人物的对话,作者都会尽量使用汉字来增强语言效果这与汉字直观的会意性以及视觉冲击力密不可分对于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而言,这是可以合理利用的宝贵资源,译者无须通过刻意“造词”来填补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原样移植便成为翻译中的必然现象它使译文更自然、更顺畅,更能反映原作的风貌,构成了日本文学汉译出现异化现象的客观条件2.异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汉字词汇的原样移植一般词汇的直译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社会派作家山崎丰子的小说被译介到我国, 《白色巨塔》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比较《白色巨塔》1994 年(李成起等译,以下简称 1994 版)和 2006 年(娄美莲、王华茂译,以下简称 2006 版)的两个中文译本,发现后者较前者的字数明显减少这大概与译者独有的翻译风格有关但从中还可以看出,随着文学翻译中异化现象的增多,是否对词汇直译也是两种译本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其中不仅包括地名、称谓、职务、节日等名词,还包括英语、法语短语的表述以及专有名词的对译等比如:(5)その席で決選投票を行います第 9 章)译文一:进行最后一轮投票表决1994:299)译文二:进行决选投票2006:197)(6)わしの買うた投資株には間違いないやろ第 1 章)译文一:我下的本钱没错吧!(1994:32)译文二:我相中的绩优股还有错的吗?(2006:20)(7)金包みを踏みつけた第 10 章)译文一:大河内用脚踏了踏装钱的纸包1994:363)译文二:把礼金袋踩在脚下2006:237)(8)初診の診察日は、……(第 1 章)译文一:在看初诊病人的这一天,……(1994:10)译文二:初诊的诊察日,……(2006:7)这类汉字移植使得译文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其中,将“投資株”和“金包み”等词汇意译固然无可厚非,但随着汉语的发展以及专业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将其译为汉语的专有词汇或字形相近的词汇更能体现出日本文化的原汁原味,迎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因此,广义上也应属于直译的范畴,是翻译中异化现象的表现特色词汇的移植随着中日间文化交流的发展,日语中一些极富日本文化特色的汉字随处可见,给予读者富有异国情调的新鲜感大多词义并不难理解,可“望文生义”在 1994 版中,一些在当时没有合适对译词的词汇有时被忽略不译这种处理或许不会对译文的整体效果产生太大影响,但恰恰是这些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的词汇包含着许多日本文化的独特元素引入这种信息正是译作在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体现例如:(9)八十八歳の米寿の会もして戴くつもりですから、……(第 6 章)译文一:请大家再来给我办一次八十八寿辰的庆祝会哩!……(1994:222)译文二:希望 88 岁过“米寿”的时候,还有人帮我办庆生会,……(2006:148)(10)諸君、今、僕が説明したことは……(第 3 章)译文一:同学们,刚才我所讲的,……(1994:96)译文二:诸君,今天我所说的,……(2006:64)(11)関西風の贅沢な料理が並び、……(第 3 章)译文一:摆满了名贵的关西菜肴,……(1994:111)译文二:摆满了关西风的奢华料理,……(2006:73)“米寿”是日本传统习俗88 岁寿辰,一般要举行特殊的庆祝仪式,在日本是耳熟能详的词语;“诸君”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日本漫画、动画片中,现在几乎成了年轻人的熟语;而“~风”的表达方式如今已广泛见于网络、音乐及日常会话中。

      这种移植方式直接利用了汉字的会意性,在充分表达词汇概念外延、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读者发挥其想象力如表 1 所示,这类异化现象在 2006 版中屡见不鲜表 1. 《白色巨塔》译作特色词汇翻译之比较原文 1994 版译文 2006版译文出处 1 医務課医务科医务课第 3 章 2 愛校心爱校精神爱校心第 8 章 3 選考委員会铨选委员会选考委员会第 8章 4 国鉄の高槻駅国有铁路高车站国铁高槻站第 9 章 5 薬事審議会药品审议会药事审议会第 10 章 6 新館新楼新馆第10 章当然,翻译本身不存在文化传播中的同心圆现象,为避免词汇在原样移植过程中词义发生变化,在该词汇被真正固定下来之前,应配以适当的注解加以说明另外,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汉字移植的方法应有一定的原则:词汇或字形易懂,或通过文中语境能够推测出大意;对于读者已知的、熟识的(外来)事物也可采取这种方式拓展词汇含义或赋予其新意3.汉字词汇直译的作用新词的统一文学翻译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去把握从微观来看,应对某一词汇的翻译、新词的使用等进行统一山崎丰子作品的各译作中存在词汇翻译不统一的现象比如面积单位“畳(ジョウ)”的翻译就有“席”“榻榻米”“草席”“铺席”以及“叠”等译法,甚至在量词的运用上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读者概念上的混淆。

      为避免混淆,我们可以尝试将中日文化同源这样的有利因素最大化,以汉字为桥梁,充分运用原著中存在、且早已为中国读者熟知的形式来完善翻译将“畳”译成“叠”,通过字形对译,会使读者很自然地接受这个日本传统度量单位当然,在直译时应遵循“形译为主,意译为辅,通译为准”的原则,前提是保证语句的通顺和作品信息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对于文学作品中词语的翻译,应尽量保留其原始特征,必要时给予适当加工,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传递原著信息由此可见,译文中汉字词汇原样移植(直译)的首要作用就是统一并固定新词误译词汇的纠正在 1994 版本中,许多被“意译”的词语与原文用词十分相近,有的甚至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词义却相去甚远,可以说是一种误译例如:(12)料亭の奥まった座敷は……(第 9 章)译文一:菜馆靠里首的房间……(1994:309)译文二:料亭深处的包厢里……(2006:204)(13)冬の北陸は初めてだよ第 10 章)译文一:冬天到北方旅行这还是第一次1994:318)译文二: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冬天造访北陆2006:209)(14)(よし江)戸籍謄本、……などを揃えて出した第 17 章)译文一:良江……把户口本、……等等一起拿了出来。

      1994:579)译文二:良江……拿出户籍誊本2006:371)“料亭”是日本最高级的料理店,通常用于商业应酬、政要会谈(密谈)等较私密的活动,一般不对外公开 “料亭”又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珍馐美味,连器具、装饰、庭园设计等都有固定的模式,十分考究 “料亭”二字烘托出了场面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若翻译成“菜馆”则失去了教授选举决战前的紧张气氛 “北陸”又称“北陸地方”,专指日本新澙、富山、石川、福井 4 县,是固有词汇,与汉语中的“北方”概念大不相同 “戸籍謄本”是由日本政府部门根据所保管的“戸籍原本”出具的记载公民全部信息的一张证明书,并非中国的户口本,属于误译在 1994 版中,由于字形改变而使原著词义发生变化的词汇还有许多如“茶叶(煎茶)”“外地医院(地方病院)”等而在 2006 版中,译者通过原样移植汉字并附以简单说明的方式,使这些词义丰富的词汇在传播日本文化的过程中变成了汉语词汇专有词汇的补充还有一些词汇属于专有词汇,必须对其直译例如:(15)東は、敷石伝いに玄関へ入りながら、……(第 1 章)译文一:东顺着石头甬道走进了门厅,……(1994:24)译文二:东沿着铺石道往玄关走去,……(2006:16)(16)お土産用の西陣織のテーブル?センター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