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教育的议论文写作素材.doc
13页有关教育的议论文写作素材[教育类作文素材]名言警句1、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亚里士多德)2、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3、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教则愚王夫之)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 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5、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丹东)6、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雨果)7、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8、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 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加里宁)9、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子女,乃是最佳的遗产司各特)10、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1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有没 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12、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都能够自学,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叶圣陶)13、事业上最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邹韬奋)14、世界上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 造徐特立)15、人类的生活就是创造高尔基)16、人生所有的欢乐都是创造的欢乐:爱、天才、行动——全靠 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罗曼•罗兰)17、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 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诗句/像进修道院游逛……(罗日•杰斯特文)18、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达于真理。
李大钊)19、我们只愿意在真理的圣坛面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权威之 前拜倒郭沫若)20、真理是一个崇高的字眼,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黑格尔) 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 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关系的一种方法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 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 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 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麦兹在 1978 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 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 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 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 程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 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 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 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 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 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 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 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 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 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 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 实验研究17、 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 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 获得18、 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 后,若使食物( US )不再伴随铃声( CS )出现,那么狗对铃声( CS ) 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 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19、 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 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 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20、 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 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 这种 CR 自动扩展到 CS 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 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 CS 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 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 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 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22、 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 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填空或选择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 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 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 1971 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 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 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 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 律3、(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4、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 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 施。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 统和方法)五个阶段6、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 世纪后 半期)发生的1867 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 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1988 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1896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 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7、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 代表8、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 “完形说”9、1908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 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 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1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11、(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12、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 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 是(4-5 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 岁)。
1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 弹子”的游戏)开始的14、皮亚杰指出,(11 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 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15、(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 重要的(核心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 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 基础16、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7、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本能行为)、 (习得行为)18、加涅的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 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1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 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2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 学习)21、彼得罗夫斯基在其 1972 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 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22、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 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2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 —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判断1、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年 长的一代都要以某种方式将社会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每个人从出 生开始,都在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2、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3、研究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 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 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6、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条件共同制约着个体的心理发 展7、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学习的含义简答或论述1、教育心理学应为哪 5 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 的心理规律;(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2、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 迁移;(5)学习动机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 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4、简述莱普尔的实验答: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 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 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 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 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 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 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