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峨眉山山月歌教案(五篇).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6544140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1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峨眉山山月歌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峨眉山山月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 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入 流 发 向 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3.悟诗情(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

      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 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2.指名背诵3.齐背,注意节奏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助工具书自学,了解诗歌的大意,背诵 峄城区底阁镇运埠屯小学 王启利 峨眉山山月歌教案篇二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重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重点)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李白) 二、自主阅读 整体把握 1、作者及作品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yè)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2、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三、合作与交流 (一).解诗题 1、为何写“峨眉山月”?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 流 发 向 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二).明诗意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

      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悟诗情 1、《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 月半轮”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恋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2、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有何作用? 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四、积累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助工具书自学,了解诗歌的大意,背诵 五、作业布置 1.看插图试背,达到默写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山月歌教案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山月歌教案篇四 《峨眉山月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