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陶艺的生活化.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1007872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6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陶艺的生活化                    中国陶瓷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 便呈现出生活化与实用性的特点, 并兼具美化作用在之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辉煌, 呈现出或雄伟、壮丽, 或精致幽玄, 或艳丽华贵等多种风采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忽略对日用陶瓷艺术性的关注, 以下便略作分析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陶器的发明, 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人类从此结束了单纯依靠自然力恩赐的历史从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来看, 这些陶器具有一定的造型, 实用性很强, 同时制作也注意器表的光洁这里面既包含着制作的技巧, 也包含着审美的观点因而, 陶器本身就构成艺术原始陶器的造型经历了由粗拙到精致的漫长发展过程, 这其实也是一代代原始先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 体现着实用和美观两方面的结合, 是生活化的创造1 . 模仿葫芦等植物形体的陶器造型从出土的陶器中可看到有些器皿外形呈葫芦形根据民族学资料推断, 凡是远古生长过葫芦的地方, 那里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器之前, 都曾先使用过天然容器—— 葫芦因而, 葫芦则无疑地会成为后起的陶容器的模型。

      已经发掘的最早的葫芦形的陶器器皿是仰韶文化的遗物在半坡早期有葫芦形瓶, 陕西临憧姜寨的葫芦形彩陶瓶; 陕西渭南史家遗址出土的葫芦翁, 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发现的泥质红色葫芦瓶, 马厂类型的一件陶勺, 都是依照葫芦的形状作为彩陶造型的实例直到现在在有些少数民族( 如黎族) 还保留着的制陶方法中, 把和好的细泥糊在葫芦的外面,待烧成后, 葫芦因被烧成灰而自然脱落, 剩下来的便是陶瓶或陶壶为什么先民选择葫芦作为陶瓶或陶壶的造型原型呢?首先是葫芦的实用性决定了先民选择葫芦作为原型据有关研究者认为, 这些长颈葫芦瓶和细颈葫芦瓶最大可能是装酒的酒器因为, 葫芦形陶瓶, 作为装水或装酒时[来自WWW], 其溶液的装入或倾倒都很方便, 容量也最大, 造型合理因而, 先民们首先是为了实用、方便才选择葫芦作为原型的另外, 葫芦的造型在先民看来也是美观的1 9 7 3 年和1 9 7 7年发掘的余姚河姆渡遗址, 出土了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葫芦的种子, 可以推断, 远古时代葫芦的野生及人工种植已经相当普遍由于野生葫芦的容易得到和葫芦种植的普遍性, 特别由于它的形状的美观, 也决定了葫芦能够成为先民最先选择的简单而又轻便的器皿, 进而决定了葫芦成为陶器造型取材的模型。

      并且随着原始创造思维的提高和加工能力的改善, 进一步改善外形, 达到匀称均衡, 使其更实用、更合理、更美观由此可见, 先民们已经善于从生活中提取可用的因素, 陶器制作一开始便同生活密切相关, 并服务于生活2 . 模仿动物形体的陶器造型在史前时代,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制陶时, 取诸动物的形体而成为陶器的造型, 既很普遍也易理解但从已发现的动物形的陶器造型来看, 这种模仿已经不是直接照搬过来, 而是主观能动性很强, 加入了作者的提炼, 有突出的创造性思维整体呈动物形的: 山东泰安大汉口出土的猪形陶壶;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器, 其造型显然都是按照幼猪的形体创作的前者拱鼻昂首, 两耳直立, 短尾上翘, 体态肥胖, 突出了幼猪活泼生动的特征另外在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灰陶器, 全器作狗竖双耳, 引颈吠叫状, 四肢叉开, 脖颈鼓胀, 似乎机警地对着周围的奇异响动这件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匠师对现实敏锐的观察, 体现出他们把握生活中物象最生动的瞬间进行造型的艺术风格, 生活气息浓烈在上海青浦崧泽出土的一件直腹圆底也是很少见的器物, 此器覆置过来即为猪首形雕塑有眼、耳、鼻, 嘴外伸为流, 既是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品同时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其中凝聚了古人的艺术巧思。

      整体呈禽鸟形韵; 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的一件庙底沟类型的鸟形陶鼎, 其造型是根据鸟的形体加以夸张而创作的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的一件马家窑型彩绘鸭尊, 体态肥胖; 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的龙山文化陶鸟, 很像一只体毛尚未丰满的可爱的幼鸟这些陶器师法自然, 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 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品3 . 以器物为原形的陶器造型比较典型的当推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半坡晚期类型的船形陶壶该陶壶腹部是一条船体的形状, 而且船体上绘有网纹作为装饰, 因而断定是一件船形陶壶这种纹饰与当地人类的渔猎生活直接有关因为在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过六支木桨, 说明当时已有船舟史书中也有船的记载; 如《易· 系辞》里说“ 刳木为舟, 剡木为揖 可看出这件陶壶当系以独木舟为原型的仿作因而这又是一个陶器体现当时生活实况的很好的例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始陶造型的最大特点便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是在漫长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原始陶器不仅造型相当美观和实用, 线条流畅、匀称, 而且加上其丰富多彩的图案纹饰, 更显得十分优美和富于艺术感综合来看,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在装饰形式上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几乎所有的彩陶艺术都表现出一定抽象性, 这种抽象化或图式化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形能力, 而不再是简单的自然形象的移植。

      这种抽象和变形, 培养了人类的审美能力所有的彩陶纹样即使表现的是具象的图腾, 也要从自然形象中抽象出某种图式的组合代替了某种自然形象, 因而看不到自然原型的痕迹, 完全变成纯粹的抽象形态这些抽象的形态, 却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审美愉悦, 这无疑需要更加高超的智慧和艺术表现力, 不管这种能力是出于自觉或不自觉创造的结果, 都说明了先民们已经依靠直觉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 而在这同时, 这种艺术性的增长却没有以削减陶器的实用性作代价, 恰好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地结合, 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情景, 明确地表现出具有的文化特质来二、青瓷商代中期( 公元前1 6 0 0 年左右) 以前, 我们的祖先在制陶过程中不断进步,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终于在商代中后期制作出我国早期的原始青瓷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因为陶器胎料是9 0 0 ℃ 左右, 不施釉或施低温釉, 断面吸水率高瓷器胎料是高岭瓷土, 含铁量低于3 0 % , 烧成需1 2 0 0 ℃ 左右, 胎质致密坚硬,外施光亮的釉层, 断面基本不吸水, 叩之有金属声原始青瓷具有经久耐用, 便于洗涤的特点, 所以广受欢迎, 社会需求量急增历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 制瓷工匠们不断探索, 原始青瓷在质量、数量、器型、使用的普遍性等方面大幅度提升, 在东汉后期达到完全成熟。

      日常生活用瓷如碗、盘、盏、钵、盒、壶等产量明显增多; 纹饰增加了拍印麻布纹、网纹、三角纹、方格纹等; 产品胎料较细, 透光性较好, 吸水率低, 釉层比原始青瓷明显增厚, 胎釉结合紧密; 更主要的是在器型上沿承自彩陶以来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的特点, 在日用陶瓷器皿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佳品以下就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瓷器逐一分述1 . 蛙形水盂 在取动物形象为造型的局部或整体的“ 六朝” 青瓷器中, 常常会看到青蛙或卧或跃的身影和风采, 这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东吴蛙形水注, 整个器身呈扁圆体形状, 全器酷似一只蹲伏的青蛙该水注施深绿色釉, 胎色灰黄,开细碎纹片, 在水注的肩和腹部堆贴并刻划青蛙的头部、四肢,四肢上刻密集的阴线纹路, 在水注背部塑一圆筒状短流为注水口青蛙的口大张, 嘴与器腹相通, 两前肢捧住外撇的下唇, 水从口中吐出时更显得生动有趣这件蛙形水注造型优美, 栩栩如生, 艺术价值很高, 同时也不失它的实用性2 . 西晋虎子 虎子就是便壶, 但也有考古学家认为是盛水壶从汉代以后, 这种器物上常以老虎的形象作为装饰, 所以人们就谓之虎子比较有代表性一类虎子装饰为: 口部堆贴虎头,腰腹部收小, 两侧饰羽翼纹, 前后腿部鼓出, 底下蹲伏四足。

      虎子的口部常常作4 5 度角向上仰, 虎形逼真背上塑贴刻有绳纹的弧状提梁, 虎头的耳、鼻、眼、眉均以细线精巧刻出, 整体大气简练, 细节生动逼真, 张扬着生命的活力连一个很不起眼的日常用便器具也能做得惟妙惟肖, 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3 . 鸡头壶 鸡头壶又名鸡首壶、天鸡壶, 用作酒具, 又说用作盛水器鸡头壶是三国末年两晋时期越窑、瓯窑的一种新产品, 以后其他许多窑口相继均有烧造, 器身亦从圆形向瘦长形变化发展早期的鸡头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壶的肩部, 一面贴鸡头, 另一面贴鸡尾, 头尾前后对称, 鸡头都系实心, 完全是一种装饰两晋越窑青瓷鸡首壶, 高8 . 1 厘米, 腹径9 . 5 厘米此壶盘口, 圆腹如球形, 鸡首、鸡尾及半圆形双系均用贴塑方法较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壶有一条连结鸡首、鸡尾及双系的装饰带, 这一圈装饰带宽约2 厘米, 遍布压印的斜方格纹, 把全器点缀得更加小巧精致, 神韵十足, 更具立体感, 令人不得不赞叹古代日用品的精湛技艺三、宋代日用瓷宋代制瓷业发达兴盛, 各地瓷窑为了满足各种阶层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烧制了丰富多彩的陶瓷器器物造型丰富, 有碗、盘、冼、钵、尊、薰、枕等, 有的匀称秀美, 有的轻盈俏丽, 民间瓷窑的作品则具有经济大方、朴实耐用的特点, 而且完全从实用出发兼顾到审美的要求。

      其中, 特别是瓷枕的烧制可看作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日用陶瓷品宋代的瓷枕以磁州窑系制品最为丰富, 有长方形、腰圆、云头、花瓣、鸡心、八方、椭圆、银锭等式样, 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景德镇青白瓷有童子荷叶枕, 设计巧妙, 一童子侧卧于榻上, 双手持一荷叶, 荷叶边缘翻卷作枕面, 童子神态自然, 惟妙惟肖而定窑的孩儿枕尤为精巧: 一童子俯卧于榻上,头部却微微上仰, 睁开的双眼神采奕奕, 榻的四周雕刻有精致花纹, 童子背部凹处正好可用来枕头, 实则是实用与美感并存的创造性的作品四、明清壶艺紫砂器是一种质地细腻, 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淡黄或紫黑等色紫砂器创始于宋代, 在明代中期开始盛行紫砂壶的造型特别讲究线与面的处理,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模拟某些自然物象, 如瓜果、花卉、动物等, 并加以变化; 二为几何形纹组合构成, 讲究比例变化在正德、嘉靖间的龚春, 是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最早的著名民间紫砂艺人, 其所做的紫砂壶, 形制美丽, 做工讲究, 精美绝伦此后, 紫砂艺人名家辈出, 代代相传, 一脉相承, 堪称古今艺术大师, 紫砂巨匠他们凭借自身独特的灵感和高超技艺, 信手捏、雕、塑、堆, 似随手造作却颇精工, 所造壶韵致宜人、百态千姿, 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臻于完美的实用价值。

      而用各种石材做成的壶具更是别具一格的艺术瑰宝石壶透气性强, 泡茶浓香而不易变质许多常用的石材中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如端石、灵壁石、菊花石、麦饭石、木鱼石等上海的陶昌鹏先生是现代石壶的创始人和专家, 其壶被著名画家唐云先生命名为“ 陶氏石壶” 其壶多采用完整的天然原石, 以写实手法雕刻成形如其代表作《包谷石壶》, 包谷的棒体为石壶造型, 蒂为流, 果实包叶自然隆起一片成为柄暴露的包谷粒虫蚀斑驳, 上端一小鼠啃嚼玉米, 自然构成壶纽此壶雕琢工细, 想象力丰富, 形象逼真自然, 惟妙惟肖另一件《南瓜竹节石壶》仿南瓜形状, 竹节流、柄、瓜蒂盖以及瓜腹上的小甲虫雕刻, 似信手拈来, 却颇具匠心, 其间相映成趣, 整个造型栩栩如生陶先生的石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造型及观赏价值都极高, 别致谐趣, 充满生机, 在使用的同时就能得到很高的艺术享受, 真正让生活都艺术化了因而, 从本文分析的中国古代及近代生活中使用的日用陶艺品的特点来看,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具备抽象性特征的彩陶, 还是经久耐用、造型生动的青瓷, 以及轻盈秀美、设计巧妙的宋瓷和做工讲究、形态逼真的明清壶艺, 无不体现出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