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docx
12页中国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中国林学会保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精神,始终保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服务,为广大会员和林业科技工服务,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期刊编辑等活动,学会各项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显然成效 一、201*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林业科技革新 201*年中国林学会及所属分支机构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综合性、专题性学术交流活动40余项,参会代表4000余人次,交流论文2800余篇 积极开展重点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一年来,我会采用学会主办、学会与地方政府合办、学会分支机构主办等多种形式,举办了森林培育、桉树、竹子、生物质材料、木材工业等大型专题学术研讨会30余次联合中国水土坚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共同承办了本届科协年会的第10分会场分会场在参会规模、征集论文数量以及会议的规格上在15个分会场中位居前列。
积极开展青年学术交流活动在长沙召开201*中国林业青年科技论坛,13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首次举办了以城市森林与居民健康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20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搭建了海峡两岸林业青年科技工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交流与合作此外,还召开了中国林学会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会议和纪念‘五四’青年节暨学会成立九十周年林业青年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青年科技工的向心力和凝集力 深入开展林业学科研究组织100余位专家学者编写《201*-201*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组织专家开展《林学名词》第二版修订、起草《林学名词》标准,对规范林学名词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学会继1988年之后第二次取得国际杨树大会主办权,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杨树科研和产业的发展强化与国际林业组织及有关国家林学会的联系,接待了国际林联主席、副主席及巴西、英国、加拿大等国专家的来访,就强化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组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进行了学术考察 办好《林业科学》按照坚持学术特色、提升办刊质量的办刊思路,严格审稿把关,《林业科学》学术期刊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又有了新的提升,获得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支持。
全年共刊出林业及相关学科论文300余篇,出版了森林土壤增刊聘请了国际编委,积极将《林业科学》推向国际化召开了中国林学会林业科技期刊分会会议,扩展了林业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启动了信息库工作,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紧密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活动编写了《201*年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提出了猜测预报与防治对策通过中国科协向中办、国办及有关部委报送了关于强化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照开展了《沙尘暴肆虐原因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积极开展林业科学普及,充分发挥学会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学会积极开展科普宣扬、科技培训、科技扶贫、青少年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着力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 大力进行科普宣扬利用植树节、湿地日、国家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节日,采用制作专题网页、印制科普宣扬资料、知识比赛等方式,积极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传播生态文化 革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在贵州成功举办了第23届林学夏令营以全国7所高等院校为主体,启动了全国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广泛普及生态知识,激发在校学生的创造力。
积极为林农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服务在山西吕梁开展科技扶贫,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了红枣示范园,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组织实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行动计划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中国绿色时报共同主办了提升科学素养、加强发展后劲宣扬专栏,向广大公众介绍科学素养的内容、意义和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展了面向林农和林业产业工人的科学素养调查,为制定落执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强化科普设施和资源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评选和命名了第二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为国家科普资源库建设制作了森林防火、植物病虫害防治、森林功能与作用展板编辑出版了《中国名树名花名鸟》,为国树、国花、国鸟的评定奠定了基础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举办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高级研修班和森林认证和可继续发展研讨班,促进了新技术、新理念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三〕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积极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学会采用多种形式,举办以主要速生树种为主的科技交流和成果展示与推介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杨树节暨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全国桉树研讨会和中国杭州竹笋产业高端论坛暨201*国际竹子研讨会,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会,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四〕成功举办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展示学会发展成就,扩展学会社会影响 201*年中国林学会组织开展了成立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了九十周年纪念展、编辑出版了纪念专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大会回良玉副总理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中国科协邓楠书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回总理和贾局长、邓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学会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规模大,层次高,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表彰奖励,激励科技工革新精神 201*年,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获准成立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首届梁希优秀学子奖和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评选活动,并在中国林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由回良玉副总理、贾志邦局长和邓楠书记等领导亲自颁奖,进一步激发了林业科技工勇于开拓革新的精神,调动了广大科技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全面强化组织建设,为学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年高级会员发展速度加快,会员队伍不断扩展会员重新登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对重新登记的个人会员颁发了新的会员证,并采纳中国科协规定的全国统一的会员登记号编号。
《中国林学会会员优惠优先实施办法》得到较好落实,会员的权利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会费收缴工作稳步推动对分支机构的监管与服务得到进一步强化,分支机构的活力显然加强〔七〕积极承当政府项目,不断拓展学会活动领域与空间学会不断强化与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的联系,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项目支持201*年承当了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对策研究、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系统研究、旱垣地区早实核桃良种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软科学及技术推广项目,承当了国家科技名词委员会的林学名词修订项目,此外还承当了中国科协学术类、科普类、决策咨询类、科技期刊类项目十余项通过承当项目,拓展了学会活动领域与空间,加强了学会的经济实力 扩大阅读:中国风光园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风光园林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中国风光园林学会在中国科协、建设部和民政部的指导与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国科协“七大〞和建设部社团工作会议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专业展览等活动,切实为会员和风光园林科技工服务,促进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201*年的主要工作完成状况如下: 一、国内学术交流 201*年〔不完全统计〕,学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分会举办学术会议15次,参加人数1831人次,交流论文294篇,编辑论文集5册,印发1200本,出版专著3部。
5月14日,学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制定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清华城市规划制定研究院风光园林所承办,在北京召开“201*中国风光园林高层论坛〞论坛主题为“风光园林新亮点--北京奥运公园〞国际风光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戴安妮〃孟塞斯〔DianeMENZIES〕、副主席安东晚〔Tong-MahnAhn〕、秘书长、美洲区、欧洲区代表、亚太区各成员学会代表,以及国内知名风光园林专家等40余人参会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特别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制定进行了研讨代表们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制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发表了《北京宣言》,强调: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北京的可继续性发展,有助于改善不利气候对北京人居环境的影响;风光园林工在该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风光园林工可以在将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10月16~17日,学会与IFLA、江苏省建设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无锡市召开“201*国际风光园林交流大会〞,主题为“园林,让城市更美好〞近200名国内外专家和代表参会。
IFLA主席戴安妮〃孟塞斯,副主席安东晚、国际园艺生产者联合会主席〔AIPH〕度卡〃法巴尔〔DoekeC.Faber〕等国外专家,以及部分国内知名专家分别就花园城市建设、风光名胜资源保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等议题做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参观了无锡市近年完成的公园绿地建设项目,并就无锡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咨询经过研讨,与会代表共同发表了《201*国际风光园林交流大会共识》,强调:水资源管理对建设开敞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发挥生态、休闲娱乐等综合效益;通过对独特的历史风光名胜和自然系统的尊重和深入理解,风光园林专业工可在城市水系整治、风光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积极而主动的作用 11月17~18日,学会主办,教育研究分会〔筹〕和南京林业大学风光园林学院承办,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201*中国风光园林教育学术年会〞国内51所大学风光园林院系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到会,并就风光园林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课程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制定大师、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应邀在会上做主题报告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的风光园林专业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经验。
通过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1〕在风光园林专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开展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方面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2〕将风光园林设为一级学科,统领园林、景观、环艺等相关专业,可有效的整合力量,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3〕风光园林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明确风光园林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在此框架下,不同教育背景院校内的风光园林专业可办出自己的特色 规划制定、城市绿化、植物保护等专业委员会和园林工程分会分别举办了学术年会3月,规划制定和信息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在上海举办第八届全国风光园林规划制定交流年会,主题为“环境、革新、和谐〞规划制定院、学校、企业等70多家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到会,20多家单位进行了项目介绍与会代表还就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制定的革新、城市绿化和谐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8月,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在长春召开四届四次年会,围绕绿地系统规划和园林规划制定两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来自全国20个城市的55人到会;11月,菊花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中山小榄举办学术研讨会,围绕菊花新品种培育、栽培应用新技术等进行了交流。
二、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 201*年,随着我会与IFLA联系的不断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