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古镇资料小结.doc
6页秦潼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这里河港交织、气候湿润,境内多处发现麋鹿化石遗骨和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器溱潼一度临海,夏商时属扬州,春秋时属吴这里水草丰茂,麋鹿“千百成群”,农民“不耕而作”镇区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溱潼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是名副其实の(的)鱼米之乡 都说湿地是“地球之肾”, 坐落在泰州的溱潼湿地公园属自然湿地中的中级,但景观却是5A立夏后的第二天,新工一队四十多位队友行车约三个小时来到了这里 进园先参观了湿地博物馆,馆内有三层展厅,一、二层为湿地植物和动物标本,它运用三维技术制作了湿地四季和夜景,利用柔美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使得整个展厅显得非常的逼真和唯美,三层是一个巨大的鸟巢,搭建得也很形象出了展馆来到码头,我们乘船准备进入湿地的各个游览景点,船缓缓地在溱湖水面上游着,船到之处的湖水很清很清,两岸的景色很美很美,我们的心很醉很醉 字典里对湿地的解释是“被间歇的或永久的浅水层覆盖的土地”,其实对湿地真正的理解应该是: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的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面,或者为浅水所覆盖。
我们沿着木制栈道所走过的每一个地块都完整地显现和诠释了湿地的内涵她的生态集长江中下游淡水和湿地的所有特征为一体,塘、沟、洼纵横交错;洲、滩、塘、垛自成方圆,景观被评为5A当之无愧在这里我看到了种植的水生植物、茨菰、水芹菜;和有治疗作用的泥浆 ,还看到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黑、白天鹅和麋鹿,据说这里是麋鹿的故乡一些木制小屋是饭店,美丽的导游小姐告诉我,特色吃食是水八仙,每人50元,此时的我也很想体味一下 初夏的下午非常的炎热,行走在少有遮挡的路上,热得已没了拍照的兴致,巴不得找个树荫地歇着不走,身穿亮丽服饰、年轻的导游小姐快步地奔着,不停地告诉我们才走了公园的几分之几,大家彼此都热红了脸、汗水也淌湿了衣衫,想想还有偌大的地块有待步入,深感我们这些奔六的小老年人的出游不能跟团,导游的步伐和观光的速度不会让我们再看一眼,深呼吸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还是觉得溱潼湿地公园值得一游,值得在风和日丽的初春和略带寒意的深秋——深度游,值得漫步在木制栈道上静静地欣赏和深深地感受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带给我们的美丽 周日一早就来到了小桔灯,虽说是秋游,但来的路上分明已经有了初冬的凉意。
不久就和同学们一起上了车溱潼古镇离东台并不遥远,原名秦潼,古称秦泓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在导游阿姨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介绍里,不多时也就到了车程不到两小时站在古镇街口往里望去,只见满眼古色古香,满街都是特色小吃,等走进了街巷里,发现鱼丸、鱼饼、虾丸、螃蟹和一种不知名的小饼是最多的,而且凡是卖鱼丸鱼饼的门前一律都有一口大大的油锅,锅台下面一律是一个偌大的瓷盆或不锈钢盆,比妈妈洗被子床单的盆子还大,盆里又一律叠放着很多杀完的鱼,都是剖成一半一半的,只见白花花的鱼肚子大概是告诉游客,他们家的鱼丸鱼饼就是这么新鲜接下来的步伐就变得匆匆,只是跟着年轻的导游穿梭于各个巷子,我不看前方,只看着脚下,看着左右的砖墙,记忆似乎可以回到童年,因为这古镇的围墙像极了儿时老家的巷口连墙上刷着的白石灰标语也是那么亲切不久就随着人流走进一座座院子,都是青色的墙面,灰色的屋瓦,给人一种恬淡,安适的感觉,如果不是这么多人,应该可以好好流连,如果不是这么纷繁复杂的吵闹,应该可以穿越时空和它们静静对话可是,要照顾的孩子太多,时间也太赶匆匆间,错过了院士旧居——睿园,错过了高二适先生故居,错过了水龙局,错过了秦砖汉瓦馆,错过了婚俗馆和那千年神槐。
集合的哨声,催着我们上车,还要前往下一站,我就这样在遗憾和匆匆里告别了这还没来得及熟悉的水乡古镇又是匆匆吃过了饭,没有片刻的停留,立即上车往溱湖湿地公园驶去没几分钟竟然就到了一个船型的大门赫然在眼前了进去大门后须坐了船去湿地我常常有杞人忧天的天赋,虽然船外,烟波浩渺,清波荡漾,风景美不胜收,大家都游行正浓但只要船那么轻轻一颠簸,我就不无担忧地想,如果此刻船坏了,沉了,一船的孩子怎么办?有援救设施吗?救身衣?游泳圈?一时间有点心慌一路忐忑终于安全到岸了下了船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走一块块长约一米多的木板拼成的路桥引领着我们一直向湿地更深处走去芦苇遍地是两旁的树木,高大的,低矮的;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红的,绿的;岸上的,水里的;像是给眼睛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十分过瘾不禁想,要是城市里能有这如许多的绿色植物,那人们烦躁的心情一定会缓解好多吧路桥有时变成了真的桥,从水上通过,有时桥旁的水似乎就在脚边,明白了,原来湿地就是这个感觉大海退却之后的尚未完全干燥的土地多么神奇!有的孩子觉得累了,其实这纯粹的累是多好多好的体会,那种别无心思忧虑的身体疲劳,那种脚下轻松,眼睛轻松,心情放松的感觉,那种和同学一起去远足、去亲近大自然的独特心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啊!我于是就那样傻傻地、心甘情愿地走着,一路和孩子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一会儿这个鞋带松了,一会儿那个帽子飞了,一会儿谁谁谁的20块钱掉水里再也捞不着了,呵呵,多好的时光呢那些体能训练设施,我并不在意,却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久久地流连着那些黑天鹅们,优雅、安闲又高贵,在水面上漂荡,宛若水中的仙子那些麋鹿们,散落在一片有水的湿地里,悠然自得地或坐着或站着,或朝远处眺望着,或低下头喝着水,最有趣的是一只不知哪里的小黄猫竟然蜷曲在麋鹿堆里的一棵树下,仿佛它本来就是其中的一员怪不得有孩子误会那是只小麋鹿呢回去的哨声又响了,我们就要归去了!再见了,绿树芦苇们,再见了,木桥流水们,再见了,天鹅麋鹿们,还有那只小猫,我一定会再来看你们,在下一个深秋初冬的早晨!等着我!溱湖湿地公园是继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后我国第二大湿地公园、最近荣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它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水网姜堰地区,是长江、淮河、黄海三水交汇的地方现开发屿可观赏湿地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公园内湖泊湛清、河网交织、洲滩岛屿星罗棋布、候鸟成群,现有各类植物153种,野生动物97种优美湿地生态风光和溱潼水乡民俗文化构成了溱湖湿地公园的独特景观一座大户的亭落,青色的墙面,灰色的瓦当,在这座已是现代商业感的小镇里,彰显的那样的特殊,一种脱俗气质的美,自然、林静、恬淡。
这处宅院,便是院士的旧居进门,屏风的左侧进去,红色的大柱四角高束,屋檐上雕饰着精致的砖雕,鱼鸟花卉的砖雕,别具一格角落处是一盆盆小树,点缀的丝丝入扣宅院的前厅170年的黄杨古树,挺拔耸立,一种美,叫傲骨穿过前厅便是古宅的私家花园,名叫“睿园”庭院中央是座小亭,扁题“莲亭” 亭四角是高挂的灯笼,远处平望,有着特殊的唯美与雅致亭外水榭围绕,漫步轻绕,小小的拱桥,小小的石墩,小小的草丛,小小的井岩,宛如江南的风情,汇聚了水乡的灵秀花园的左右侧都是老屋,历经沧桑的门窗,虽没有江南古镇的雕工精致,但很结实,闻不到木土腥味,看不到风雨的腐蚀就这样,踱步到前屋,地上铺的是青石的板砖,四根红色的梁柱竖立,墙面上挂着一些历史相片,述说着这里的人文历史从前屋的后舍再往前,便是正堂触摸这排排的古门,我不懂古人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扇的门,排场?恢宏?抬头,“孝德永彰”的大字扁豁然高挂在房梁上,正前挂着一抹山水画,左右的对联题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雅趣的诗正堂的长柜上摆的是古色古香的青花瓶、欧式的古钟、水墨的屏风画位置是青花瓶左右两侧,古钟居中,屏画在左侧花瓶与钟间,错落有致,特有的风情,一种俊美,一种恬静祥和。
长柜下方是八仙桌、正矩的大椅左右两侧正堂的右侧进,到了后堂这里依旧是个四方的庭院,庭院正面是后堂的主卧,八仙桌、古色的大椅子正中摆放后堂的左右的两房屋是卧室,精致的旧式雕花红木大床,红色的黄色的丝绸被子,红色的木质地板,别具匠心带着花印的玻璃旧居式家具,竹编而成的包箱和竹箩,一切都可以让你的视觉想象那个年代的文化站在梳妆台边,看着镜子前的铜制的洗脸盆,你完全可以想象大户人家的女子,静静的梳妆或是站在长桌前,看着一个个的储藏罐,也饶有情调从后堂出来,便看见的是书房,然后是会客厅那些文房四宝的破旧和桌椅的暗淡无色,便感叹历史的痕迹,穿越着一代一代人的芳华出了院士旧居就是麻石老巷了老巷深深的,窄窄的,地面用大块的青石板铺成,弯弯曲曲向前延伸时间久远,青石板已经磨得很光,铁青的颜色,很坚硬踱在石板上,你似乎能闻到缝隙处散发出的湿泥气息,老巷静谧巷子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墙,墙角处,砖缝中,墙头上点缀着几点绿绿的苔藓,透着一股湿气巷道上散布着小店,每家小店都伸出幡旗店号,给灰灰的老巷增添了一抹色彩老巷里有绿树禅院,禅院以老槐而得名,据说禅院建于五代时期,大修于明代禅院不大,但院中的老槐却很让人惊叹,虽历经千年风雨,仍顽强地生长,匍匐在院墙之上,依墙而生,显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老巷里面的宅院有间私塾,坐在私塾里,有种宁静致远,淡泊于怀的感觉走在老巷里,仿佛走在斑驳的历史隧道,足迹声声,回味久长我低头,仿佛听到私塾的屋子里传来“人之初、性本善”的靡靡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