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ocx
23页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施锦芳 吴学艳 隋霄摘 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迫在眉睫日本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到健康养老产业,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提高劳动力产出及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新调整和转变生产要素投入等视角讨论了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从与现有政策相互辅助、对各主体减负的影响和对社会及市场活力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借鉴日本经验,从政府引导与支持、社区、企业他助照护服务和个人自助照护服务等角度,为中国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Key:健康养老产业;信息通信技术(ICT);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产业:F719:A:1000-176X(2020)06-0040-09一、问题的提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峻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9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6岁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贸易投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供应等造成一定的冲击,家庭、政府和社会负担也不断加重。
为此,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正在不断探寻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变压力为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指明方向于全球而言,近年来,发达国家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率上升、老龄化进程缩短、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全球老龄化现象加剧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为7.05亿人,全球人均寿命为72岁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8.1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4岁,老龄化程度位居世界第一鉴于传统养老模式弊端日渐突出,在应对日渐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时更是捉襟见肘,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辅助健康养老应势而生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企业层面,在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要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的发展状况、政策效果及影响,以期为中国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文的ICT辅助健康养老即“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全球老龄化问题最早出现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国外学者率先开展对智慧养老的探索Godfrey和Johnson[1]研究了老年人的信息化需求和使用状况Chae和Lee[2]指出,居家养老者倾向于远程医疗相较而言,Courtney等[3]认为,老年人逐渐倾向于社区护理此外,Eastman和Iyer[4]指出,使用互联网符合当前老年人的需求在社会需求为智慧养老打好基础的同时,经济活动也成为智慧养老推行的动因Acemoglu和Restrepo[5]基于实证模型的研究指出,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减轻老龄化对生产活动的冲击Brynjolfsson等[6]则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智慧养老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Lemlouma等[7]提出了依赖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国内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主要关注对概念和内涵的研究[8]孙梦楚等[9]总结指出,国内相关概念始于数字化养老,经历了数字化养老、信息化养老、科技养老、网络化养老、智能养老及智慧养老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从养老产业发展历程看,智慧养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因为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的负面冲击较大汪伟[10]指出,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卓乘风和邓峰[11]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因为智慧养老可以减轻老龄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养老产业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张振平[12]指出,智慧养老将是养老领域的革命,也将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陈彦斌等[13]认为,人工智能能够提高资本回报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由此,众多学者主张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黄剑锋和章晓懿[14]提出,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角色,增加政策工具供给,发挥政策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主张构建新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廖楚晖[15]提出了全局性协同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包括智慧养老服务顶层模式、平台机制、仿真模拟及评价优化等方面综上,国内外学者关于智慧养老对經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能够达成基本共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是智慧养老发展及推广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政府引导、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智慧养老未来发展的建议智慧养老的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等是本文研究的基础。
目前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整体层面的分析,而这也为本文的研究留有空间因此,本文将基于ICT辅助应用视角,具体分析日本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状况,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具有合理性及针对性的建议二、理论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为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发展奠定需求基础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ICT辅助健康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一,智能产品、智能系统等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满足其生理需求第二,相关产品的使用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满足其安全需求第三,借助ICT,老年人可以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满足社交需求第四,智能产品的使用可以使老人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维护尊严,满足尊重需求第五,ICT辅助健康养老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利用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使智慧科技和智慧老人相得益彰,目的是使老年人过得更幸福,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有价值,实现从智慧助老到智慧用老,满足自我需求产业融合理论为ICT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保驾护航该理论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这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规制放松、 需求结构升级等多因素互动的结果ICT辅助健康养老实际上是ICT与养老服务的融合,一方面在于大规模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对利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在现代科技创新、老年人需求升级、产业关联、规制放松等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下,ICT与健康养老产业进一步融合新增长理论是带动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该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老龄化伴随着适龄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会面临很大压力,而压力会使人们产生推动技术創新和技术进步的额外动力于日本而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使得适龄劳动力短缺,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在促进老年人劳动力再就业的同时,注重借助科技创新,转变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成为现实需要技术进步可以为ICT辅助健康养老打好基础,并推动技术创新,创造ICT辅助健康养老的更多可行路径由此,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二、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纵观全球,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推进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德国推行家居式养老,发展“互联网+”养老健康产业,计划达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水平美国通过采用移动健康的方式,提供多种模式的照护服务,实现老年人健康独立生活,进而降低护理费用,减轻护理负担而对于老龄化极为严重的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不仅因为日本老龄化的规模不断扩大,更因为传统养老模式失去活力且难以应对老龄化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日本ICT辅助与健康养老产业的结合最早体现在企业对智能硬件的开发及推广层面,与此同时,政府亦从政策上进行支持在各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一)政策及技术支持1.政策层面为减轻老龄化对经济社会造成的负担,日本政府大力促进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出台了诸多鼓励和扶持政策2007年,日本的“长期战略方针”提出一生健康社会蓝图,借助高技术护理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减轻家庭与护理人员的负担2013年,日本总务省组织召开ICT辅助超高龄社会构想会议,研究分析关于未来ICT辅助在超高龄社会的运用,提出构建“白金社会”“白金社会”包括三类远景计划:维持长期健康,自立生活;有意义地工作,社会参与;创出应对超老龄社会的产业,全球拓展。
的蓝图2014年,日本总务省继续推动“ICT超高龄社会建设推进事业”,以应对超高龄社会面临的各种地域性问题另外,经济产业省、厚生省共同制定实施“照护机器人开发导入体制”2016年,日本内阁会议,在“第五期科技技术基本规划”中正式提出“Society 5.0”,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应用ICT辅助技术,通过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融合,使每个人共享“超智能社会”带来的富裕当然,关于老龄化社会如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也是“Society 5.0”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也提出了各自的战略方案2011年,德国和美国相继启动了“工业4.0计划”和“AMP计划”,这些战略计划在致力于扶持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均涉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老龄化社会相结合的方案各个国家的政策支持推动了ICT辅助与养老的结合,也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2.技术层面日本政府所提出的“超智能社会”的核心硬件是各种高质量的传感器,软件系统则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主要通过由ICT和物联技术构成的智能系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支援。
在“超智能社会”中,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高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的ICT辅助健康养老则主要应用在远程医疗、远程健康咨询、社区医疗合作和健康养老辅助机器人等方面通过ICT、物联网、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应用,一些技术与应用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为建设智能养老社会打下了基础二)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具体应用在政府政策及相应技术的支持下,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形成点和线结合的局面,除了智能软件及智能机器人等单独应用外,局部系统性健康养老服务也不断涌现,不仅在健康养老方面创造出远程医疗和社区医疗合作等新模式,还在老年就业方面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企业ICT辅助也在同步发展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1.智能软件、智能设备与健康养老日本研发了一系列辅助老年人健康养老的产品,涉及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等如健康APP的应用,其提醒功能可以预防老年人忘记吃药,并可以获取生理数据,以达到对老年人全方位监护的目的健康APP与便携式设备相呼应,如一体化管理系统Happiness,是世界上最小、最轻的传感器,可每天不间断监测记录数据,通知老年人的位置、摔倒地址、纸尿裤的更换等。
极大地减轻看护师、介护工作人员夜间工作负担软银公司研发的机器人Pepper可以向老年人发出做操指令,通过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做运动的兴趣在一系列具体应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为“神经逻辑治疗机器人”的海豹宝宝机器人PARO,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并获得“世界最佳疗效机器人”吉尼斯认证该智能机器人具有高级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对人的触摸产生交互反应,达到与人沟通、安抚的目的PARO在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治疗上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