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doc
29页流病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简介)1、 流行病学概念: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定义要点:人群观点;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疾病、健康促进;以研究疾病分布为起点;研究病因及流行因素;预防疾病;消灭疾病;既是一门实用医学又是一门方法学2、 流行病学发展: 学科形成前期(希波克拉底、威尼斯港检疫法、英葛朗特) 学科形成期(英James Lind、英Jenner、法国革命、John Snow) 学科发展期(现代流行病学)3、 我国流行病学成就:伍连德博士—鼠疫、苏德隆—血吸虫4、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研究类别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监测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理论流行病学方法流行病学性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作用产生假设检验假设 验证假设5、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对比;概率论;社会医学观;多病因论观点6、 流行病学用途: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及其分布特点;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的效果评价;揭示疾病完整自然史;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结合实习讲义)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因为疾病的分布特征受病因所左右,所以它可提供病因、问题或假设的线索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可帮助我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一个重要信息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治、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测量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率、比、构成比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2.1 发病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发病指标定义公式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 10000/万……罹患率 和发病率一样,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罹患率率= 观察期内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 10000/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也叫现患率。
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K=100%,1000‰或10000/万……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二代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即二代病例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计算不包括原发病例备注1、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①病程延长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⑧报告率提高2、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增高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3、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是: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P=ID)2.2 死亡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死亡指标定义公式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粗率、死亡专率死亡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K=100%,1000‰,或10000/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100%或 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100%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于年随访(通常为 l、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3、疾病流行的强度分类定义备注散发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1、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2、有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可出现散发3、有些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可出现散发4、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易出现散发暴发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大流行(pandemic)4、 疾病的三间分布分布形式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特征1、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出生队列)2、性别分布3、职业分布4、种族和民族分布5、婚姻和家庭状况6、社会阶层7、行为1、短期波动2、季节性:严格的季节性、季节性升高、无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1、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2、疾病的城乡分布3、疾病的地区聚集性4、地方性疾病(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备注地方性疾病的判断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一、 病因及病因模型1、 病因概念的发展:迷信阶段(鬼神、上帝、天意)——朴素唯物主义阶段(金木水火土气)——生物学病因萌芽阶段(活的传染物、人;病原物、环境、宿主;机体、生物、物质、社会)2、 病因概念(risk factor):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3、 病因分类分类根据类别解释必要性必要病因指引起某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促成病因又称促成因子或充分病因,是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来源宿主病因遗传因素、免疫状况、年龄与性别、种族、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因素环境病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4、 病因模型病因模型定义特点备注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1、三角模型(宿主、病因、环境)2、轮状模型(遗传内核;宿主;生物环境、理化环境、社会环境)病因网络模型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顺序串起来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
1、给出寻找病因的大致方向,具体问题需具体讨论2、告诉我们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哪些角度来寻求病因5、 病因研究三部曲:(1) 建立病因假设(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生态学)(2) 检验病因假设(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3) 验证病因假设(实验法:临床试验、社区干预、现场试验)二、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1、假设演绎法:演绎推理、归纳推理2、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3、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三、 因果关系的推断标准1、疾病与暴露因素关联的形式类别虚假关联人为关联间接关联继发关联因果关联定义指本来两事件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没考虑到设立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不当、观察指标不客观、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或其他偏倚存在,造成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虚假关联通常由混杂偏倚造成如果病因(暴露)E与疾病D存在统计学关联,只说明E与D的关联排除了偶然性(随机误差)的干扰,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联要确定因果关联,还得排除系统误差的干扰,以及确定暴露E与疾病D的时间先后关系特点主要由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造成混杂偏倚: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必须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1、必须排除虚假关联和间接关联2、空间相伴存在,时间先后相随。
因果关联的联系方式有: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备注1、误差:测得值和真实之间的偏差,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抽样误差、随机测量误差3、系统误差(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可致虚假关联)、混杂偏倚(可致间接关联)2、 因果关系推断进程提出假设 排除偶然 排除虚假 前因后果E与D 有统计关联否 有偏倚否 有时间先后否3、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1) 关联的时间顺序:如果怀疑病因X引起疾病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2) 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强度的指标有OR,RR等3) 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4) 关联的特异性(5) 剂量-反应关系(6) 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7) 关联生物学的合理性:(8) 相似性(9) 实验证据上述标准必须满足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广义关联强度(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分布一致性),广义关联强度只要具备三个中的一个条件即可满足上述标准越多,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若有些指标不满足,也不能否定因果关联的存在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1、 概念: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2、 特点:(1) 客观地描述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2) 是因果关系探索过程中的第一步(3) 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但是分析过程中可以分组进行比较(4) 揭示的暴露与疾病间的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的线索,而不能据此下因果关联的结论3、 描述性研究的类型(见表)类型概念目的用途调查方法特点局限性个例调查是对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属及周围环境的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调查;总结疾病分布特征;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访问和现场调查人口学资料、发病资料、生物标本无对照和人群相关资料病例报告也称个案报告,是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的详尽临床报告发现新的疾病、提供病因线索;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研究对象发生偏倚;危险因素有偶然性病例分析是对一组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回顾性研究范畴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效果;发现病因线索;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偏倚较多;可比性难以保证现况调查在某一特定人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