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探索.doc
5页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探索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材,都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在不同 年段安排了不同的数学文化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理解能力有限怎样根据学生的实情来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 值得探讨笔者以西师版一年级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 板块中安排的5个数学文化内容为例,谈谈如何适度地把蕴 涵在数学文化内容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 以挖掘与提升,以让学生更好地吸纳这些数学文化一、展示生活听故事,读记、理解数字文化在西师版小数第一册的教学中,把《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数学文化内容,前移至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 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活动情境,让学生学习吸纳数字历史 文化1•展示计数生活,动手尝试以课件创设学习活动情境, 鼓励学生参与‘若不用数字来表示个数要怎样计数”的探 索活动,依次让学生进入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先用手指头记数 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动一动手,数一数手指头;尝试用 小棒代替小石头或小树枝记数让学生动手模拟实践后,再 引导学生进入现代生活想一想:用这种方式计数有什么不方 便?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以动画方式介绍:在长期实践中, 印度人创造了 1、2、3……这些数字。
数字文化产生的思维 过程、朴素简洁的思想方法就在这一场场情境中展现,数字 文化自然就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2•看影视听故事,了解数字传播利用影视多媒体,讲 述阿拉伯数字由来的历史故事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民族, 建立起东、西印度两国历代君主注重文化艺术,形成了新 的阿拉伯文化一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把带来 的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国王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 简单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且传播到欧 洲各个国家,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 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数字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在 学生眼里自然就美丽、精彩了3•观大屏幕,识记几类数字以课件方式组织学生读一 读、记一记:数字就是记数的符号,不仅有阿拉伯数字1、2、 3、4、5、6、7、8、9、0;还有汉字数字零、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等;还有罗马数字有I、II、IIL IV、V、VI、VD、V1D、IX、X等让学生经历数字产生、形 成与发展的过程,主动地从情感与态度方面去完成数字知识 的建构对于夯实他们的数字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现实的意 义二、看动画读故事,识记、感悟数学符号文化在西师版小数第一册中,把《+、-的来历》前移至《10 以内的加减法》之后,采用听故事、读连环画、读背等活动, 学习吸纳数学符号的历史文化。
1•播放数学符号动画片你知道我是谁最先发明和使 用的吗?什么时候才被人们所接受,开始广泛使用的吗?我 的名字叫加号,符号是"+”,要记住我哟我是从拉丁文 “et” ( “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 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 母表示加,草为“Li”最后就变成了 “ + ”号在1489年, 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加号“ + ”,以 及我的"兄弟”减号“一”,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 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小朋友,在你倾听了我的故事 后,是否引发你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吧!我还有很多数学符号朋友等着你们去听他们讲故事,想 听吗? ”通过动画片的引导,相继介绍"-、〉、、〈、+、-、 二”这些都是数学符号;图2: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1489年 最早使用“ + ”、“-”这两个符号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 符号的寻源,了解数学符号发展史,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 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3•利用录音、图文做总结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 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就有200多个,它们 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最经常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如+ ,=, >, <等。
从而引导学生明白数学符号化而不是 符号本身,算法化而不是算法本身,语言描述而不是语言本 身三、创设情境思考讨论,阅读、理解数学规则文化由于十进制是人为规定的,在学习100以内数时,学生 会产生“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的疑问因此,在西师版小数 第二册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就可采用课件创 设问题探究、体验学习等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吸纳数学 规则文化1•进入情境中思考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远古的生活情 境,思考:古时候的人类祖先为什么也像我们一年级的小学 生一样用手指头数数?再通过课件引发思考:由于生活实际 需要,随后人类的祖先数完10个手指头,又是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读一读:10个手指头数完后,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 子,又继续数2. 情境欣赏中讨论通过远古的生活情境动画,欣赏: 由于生活实际更多的需要,数完10个手指头后,放一块小 石子,再数完10个手指头后,又放一块小石子,继续数…… 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人类祖先会怎么办呢?3. 进入情境中阅读利用课件进入情境阅读:久而久之, 就形成满10向前一位进1的计数方法把《十进制的来历》 的文化魅力渗入活动内容,溶入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理 解、领会数学规则知识、学习数学规则思维方式及蕴含其中 的数学规则文化,享受到数学规则思维的乐趣,领悟到数学 规则知识的丰富、数学规则方法的精巧、数学规则思考的美 妙。
四、介绍种类展示变化,深入认识钱币文化在西师版小数第二册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 采用搜索网络中五套人民币的图文数据素材制作成课件,结 合认识人民币,组织、开展《人民币的变化》文化活动学习, 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丰富学习内容1•描述人民币面额种类、版别种类用钱币文化激趣, 给学生介绍钱的书面用语是“人民币”以学生认识还不认 识的人民币为话题,适时利用课件图文资源,展示每套人民 币的各种面额数和各个版别,介绍其发行的背景、作用,让 学生对人民币有更多的了解在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发展 时,融入一些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如,第一版人民币发行 于1948年12月,那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即将统一, 所以国家的钱币也必须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