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29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docx
87页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课程代码:08129考点复习资料第一章 企业会计准则 ----------------------------------------------------------------11.1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1.2 基本会计准则 ------------------------------------------------------------------3第二章 企业会计制度 ----------------------------------------------------------------62.1 存货 -------------------------------------------------------------------------------62.2 长期股权投资 ------------------------------------------------------------------82.3 投资性房地产 ----------------------------------------------------------------132.4 固定资产 -----------------------------------------------------------------------142.5 无形资产 -----------------------------------------------------------------------192.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02.7 资产减值 -----------------------------------------------------------------------262.8 债务重组 -----------------------------------------------------------------------282.9 收入 -----------------------------------------------------------------------------322.10 借款费用 ---------------------------------------------------------------------372.11 所得税 ------------------------------------------------------------------------412.12 企业合并 ---------------------------------------------------------------------462.13 租赁 ---------------------------------------------------------------------------502.1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512.15 财务报表列报 --------------------------------------------------------------572.16 合并财务报表 --------------------------------------------------------------662.17 公允价值计量 --------------------------------------------------------------811第一章 企业会计准则1.1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 (一)颁布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于发布了一系列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 ) 。
新会计准则包括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 ) ,22 项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以及 16 项对原会计准则的修订(“38 项具体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自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它企业执行 (二)颁布意义 1.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 2.中国加入 WTO 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日益迫切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改革和修订 1.2011 年发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2)合并报表、合营安排及其披露一揽子会计准则;(3)修改了《财务报表列报》 ;(4)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 ;(5)IAS19《雇员福利》 ;【提示】生效日期 2013 年 1 月 1 日2.近三年正在进行“四大项目”重大改革(1)金融工具; (2)租赁;(3)保险 (4)收入3.2012 年启动《财务报表概念框架》改革2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4.农业会计、通货膨胀会计、费率管制会计也要进行重大改革(二)我国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革的措施 1.持续趋同实质性趋同趋同是方向趋同不是静态与国际准则保持同步 方便企业走出去2.与主要国家、地区实现等效的需要与欧盟已实现等效与香港地区已实现等效 A+H 香港公会、港交所证监会要求 三、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1.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关系 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起到统驭作用 具体准则是目,依据基本准则的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和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 2.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 一般业务会计准则: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合营安排、公允价值计量, 财务报告准则:资产负债表事后事项,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3露,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生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 石油天然气开采、金融工具列报、 首次执行会计准则 1.2 基本会计准则一、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整体结构 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 共十一章(一) 总则 1.目标 第 1 条 会计准则体系的总体目标 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2.适用范围 第 2 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 3.目的 第 3 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 制定《基本准则》的目的: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第 4 条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4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5.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1)会计主体 第 5 条(2)持续经营 第 6 条表明新《准则》体系中不含破产清算会计准则(3)会计分期 第 7 条(4)货币计量 第 8 条6.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总体要求(1)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 9 条(2)会计要素的种类 第 10 条(3)记账的方法 第 11 条(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要求 第 12 条 即真实性要求 2.相关性要求 第 13 条3.可理解性要求 第 14 条 即明晰性要求 4.可比性要求 第 15 条(1)一致性要求 强调同一会计主体不同时期的比较纵向比较(2)可比性要求强调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注:上述 4.可比性要求其实质属“比较要求”5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第 16 条6.重要性要求 第 17 条7.谨慎性要求 第 18 条8.及时性要求 第 19 条上述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
三)对会计要素内涵的规定 第三~七章财务会计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1. 资产 (1)资产定义 第 20 条(2)资产确认条件 第 21 条 2. 负债 (1)负债定义 第 23 条(2)负债确认条件 第 24 条3. 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定义 第 26 条(2)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第 27 条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4. 收入(1)收入定义 第 30 条(2)收入确认条件 第 31 条5. 费用(1)费用定义 第 33 条(2)费用确认条件 第 34 条6. 利润(1)利润定义 第 37 条6(2)利润的组成 第 37 条 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四)会计计量1.会计计量方法 第 42 条《基本准则》第 41 条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2.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 第 43 条(1)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2)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五)财务会计报告1.财务会计报告定义 第 44 条2.财务会计报告种类 第 44 条规范不同规模的企业应对外提供报表的种类组成: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附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第二章 企业会计制度2.1 存货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7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提示】(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2)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3)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土地用于建造商品房属于企业的存货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成本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存货成本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一)外购存货的成本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8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以及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