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知识之云南茶树资源与古茶树介绍.doc
6页这篇普洱茶知识博文介绍的是云南茶树资源与古茶树因为没资料,文中的图片不是古茶树,但也是当地的茶树在云南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古茶树有,南糯山大茶树、巴达大茶树、澜沧大茶树、邦崴大茶树、千家寨 1 号、凤庆香竹菁大茶树、双江大雪山 1 号、镇康大山茶、师宗大茶树、腾冲大茶树、龙陵大茶树、南华大茶树、楚雄大茶树、双柏大茶树、振太大茶树、金平大茶树、元江野茶、新平峨毛茶、广南野茶、富源大茶树等南糯山大茶树: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半坡寨,距离勐海县城约 20 公里,海拔1400于 1951 年发现,1994 年死亡,树龄八百余年树高 8.8m,树幅 9.6m,主干直径 1.38m;叶呈椭圆形,叶长 14.9cm,宽 6.2cm,叶尖较钝,叶面隆起,叶色深绿,叶缘微波,叶脉明显,10~20 对,革质一般,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柄长 0.86cm,茸毛多,花白带绿色,花冠直径平均 3.5cm,花瓣 7~8 枚,柱头 3 裂,茶果三角形 芽叶适制普洱茶、红茶、绿茶、是世界公认的栽培型茶树之王巴达大茶树: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巴达乡大黑山,海拔 1850m 的次生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型大茶树植株乔木型,树姿直立,1961 年发现时,树高 32.12m,树幅 10m,基部直径1.0.m;叶长 13.0~16.2cm,宽 5.6~7.1cm,侧脉 11~13 对,叶质薄脆,叶姿上斜,叶尖尾状和渐尖,芽叶无毛;花朵大,花白带黄色,直径 5.8~7.7cm,花瓣 11~14 枚,柱头 5 裂,萼片无毛,茶果呈梅花形,果皮厚,种子近球形;鲜叶制成茶叶后有苦涩。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该地共发现 10 余株大茶树和成片分布的幼树落水洞大茶树:生长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落水洞,海拔 1430m乔木型,树高10.17m,树幅 4.5m,干径 0.88m叶形椭圆,叶长 16.0cm,叶宽 6.3cm,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叶面隆,叶齿锐浅,叶质厚脆,侧脉 11~14 对芽叶多茸毛花冠直径4.6cm,花瓣 5~8 枚,子房无绒毛,花柱 3~4 浅裂适制云南普洱茶、绿茶,品质较好澜沧邦崴大茶树:生长在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海拔 1990m,分枝密,树高 11.80m,树幅8.2m*9.0m,根茎处干径 1.14m;最低分枝高 70cm,一级分枝 3 个,二级分枝 13 个;叶平均长 13.3cm,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面微隆,有光泽,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质厚软,叶齿细浅,叶脉 7~12 对,叶背、主脉、叶柄多毛;鳞片,芽叶,嫩枝多毛芽叶黄绿色,节间长 3.7cm;花冠较大,平均直径 4.5cm,花瓣 10 枚,花瓣微毛,花瓣平均 1.9cm,雌蕊高于雄蕊,花丝平均 173 枚,柱头多为 4~5 裂,花柱平均长1.34cm,子房多毛,萼片 5 个,平均直径 4.3cm,绿色、边缘有睫毛,内有毛。
果径平均 2.8cm~2.5cm,果形扁圆形或肾形,果皮绿色有微毛,外种皮上除有胚痕外,还有一个下陷的圆痕适合加工普洱茶、红茶、绿茶,当地群众长年采制千家寨 1 号:生长在北纬 24°7′、东经 101°14′、海拔 2450m 的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原始森林中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高 25.6m,树幅 22m*20m,最低分枝高 3.6m,第二分枝高 7.3m,基部主干直径 1.2m在 20m 高以上五六个分枝由粗急变为细,判断为断枝再发,可能是被雷击或遭砍摘造成叶片长宽在 14~5.8cm 之间,呈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平,叶色深绿有光泽,叶缘和叶身平,叶厚,革质,叶脉 9~11 对叶背、主脉、叶柄均无毛;花冠大,直径平均 5.6cm,花瓣 12~15 枚,呈白色,无毛未利用该古树双江大雪山 1 号:生长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海拔 2720m植株乔木型,树姿直立,树高13.2m,树幅 13.7m,主干直径 1m;叶长 13.9cm,叶宽 6.6cm叶片有光泽,叶色绿,叶面平,叶缘 1/3 处无齿,叶脉 9~10 对;芽叶无毛,嫩叶略带紫红色花冠直径平均4.0cm~4.5cm,花瓣 11 枚,子房茸毛多,柱头 5 裂。
味滑微腥不苦涩澜沧大茶树:生长在普洱市澜沧县发展河乡帕令黑山原始森林中,海拔 2190m,树高 26.5m,树幅9.10m,主干直径 0.6m;最低分枝高 10.1m,叶长 15.6cm,宽 7.8cm芽叶微紫色花大,花冠直径平均 6.8cm,花瓣 12~14 枚,子房茸毛多,花柱 5 裂属于野生型茶树,未利用该古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