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隧道建设管理技术.pdf
42页厦门海底隧道建设管理技术 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汇 报 内 容 一、工程概况 二 、海沧海底隧道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四、项目 建设信息化管理 一、 工程概况 --两条海底隧道平面位置 第二 东 通道 /已立项 海沧海底隧道 厦门岛 金门 翔安 新机场 海沧大桥 18万辆 /日 翔安隧道 8万辆 /日 厦门翔安隧道 , 路线全长 8.695 km, 其中隧道长 6.05 km, 跨越海域宽 4.2 km , 采用三孔隧道建设方案 , 左右两孔设双向六车道 , 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 , 两岸各设置一通风竖井 , 已于 2010年 4月通车运营 一、 工程概况 --翔安隧道 工程起点 五通洞口 五通竖井 翔安竖井 翔安洞口 服务区 西滨立交 52m 22m 服务隧道 左线隧道 右线隧道 逃生、检修通道 市政管缆 工程终点 地质先导洞 场区为花岗岩地层,主要不良地质有:两岸全强风化层、翔安侧浅滩段透水砂层、海域段多处全强风化 深槽 (囊 ) 最大纵坡: 3%;最深处:海平面下约 70m 一、 工程概况 --翔安隧道 F3 F1 F4 F2 F1、 F2、 F3: 全强风化深槽; F4: 全强风化深囊 全强风化层 全强风化层、部分透水砂层 海水最深约 30m 花岗岩岩芯 全强风化层岩芯 风化深槽岩芯 砂层掌子面 1、 我国 大陆地区第一条海底隧道 : 同时 也 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断面的海底隧道 , 在我国隧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 地质 条件较复杂: 两端全强风化土层 、 翔安端透水砂层 、 海底多处风化深槽 , 且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地质 , 不良地质占 45%; 3、 施工 风险大: 存在发生突涌水 、 大塌方等灾害性事故的可能性 一、 工程概况 --翔安隧道 全强风化层、部分透水砂层 全强风化土层 最深处离海平面 70m F3 F2 F4 F1 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是 连接海沧区和 本岛的重要通道 , 起 于海沧马青路 , 以海底隧道 形式穿越厦门西海域 , 进入本岛后 , 再以 隧道 (暗挖 +明挖 )形式沿兴湖路前行 , 与成功 大道相交 , 并与规划的第二东通道衔接 。
线路全长 7.1km, 隧道长 6.3km, 跨海域段 2.8km, 设双向六车道 , 设计速度 80km/h 全线设地下互通 1处 , 风塔 2座 , 主线收费站 1处 批复 概算 56.48亿元 , 建设工期 42个 月 , 已于 2016年 3月份开工 兴湖路 湖里大道 海沧大桥 华荣路 起点 终点 石鼓山立交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敞口段 过海暗挖段 海沧 湖里 明挖暗埋段 暗挖段 敞口段 F6 服务隧道 左线隧道 右线隧道 逃生、检修通道 市政管缆 地质先导洞 采用三孔隧道方案,最大纵坡 3.5%;最低标高 -71.23m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42m 17m 9 海沧海底隧道作为 城市海底隧道 , 具有以下特点: 1、 下穿海底风化深槽 、 象 屿 保税区软弱围岩段 2、 长距离 深大基坑 ( 三条匝道的地下互通 ) 3、 两 座连 拱暗挖隧道 , 超浅埋 、 大 断面 、 下穿既有城市 主干道 4、 上跨地铁 1号 线 近距离施工 5、 处于城市的中心区 , 边界条件极为复杂 , 协调难度大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10 特点 1、 下穿海底风化深槽 、 象屿保税区软弱围岩段 海域 段有 4处全强风化深槽 /囊 , 总长 230m, (其中 2处侵入隧道内 , 2处位于隧道 拱顶 );象屿保税区属滩涂回填 , 与海水连通 , 地表建筑物多 , 地质 条件差 ,施工风险 大 。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明 挖段距离 长 (约 1.4公里 ), 基坑 深 (最深 28米 )、 断面 大 (最大 跨度 35米 ), 周边建筑物密集 , 交通导改 、 管线迁改尤为复杂 悦华酒店 欣家园 华通汽车有限公司 加油站 金廷国际中心 庄氏家居 中达丰田 长浩路天桥、高架桥 广本盛元 4S店 大邦通商 东方家园 麦德龙 预留空地 铭爵山庄 芙蓉苑三期 特点 2、长距离深大基坑 — 分段分期施作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特点 3、 两座双连拱暗挖隧道 , 超浅埋 、 大断面 、 下穿既有城市主干道 (1)下穿兴湖路 160m超浅埋 、 大 断面 、 变截面双 连拱 , 单洞开挖宽度 22.8m,开挖断面 249.35㎡ , 埋深 5.8~ 11.3m, 属罕见的不对称大断面双连拱隧道; (2)下穿石鼓山立交段 260m超浅埋双连拱 , 开挖总宽度 36.28m, 埋深仅为 5m;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1 2 3 4 5 6 7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地铁 1号线区间隧道 结构与 1#线 间距 6.4m 桩基与 1#线 间距 2.4m 特点 4、 上跨地铁 1号线近距离施工 隧道 在石鼓山立交位置上跨地铁 1#线 , 结构最小 间距 6.4m、 基坑围护桩与地铁最小间距 2.4m。
嘉禾路需多次交通导改 , 管线迁改 复杂 芙蓉苑小区 石鼓山立交 嘉禾路 55m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16 特点 5、 处于城市的中心区 , 边界条件极为复杂 , 协调难度大 征地 拆迁 、 五期多阶段交通导改 、 管线迁改工作量大 , 平面线型受地面空间的限制采用两座 “ 双连拱隧道 ” , 下穿城市主干道 , 并与既有道路连接在一起形成城市地上 、 地下互通 一、 工程概况 --海沧海底隧道 1、 下穿海底风化深槽 、 象 屿 保税区软弱围岩段 穿越海底风化深槽 、 下穿象屿保税区软弱围岩地段 , 在传统帷幕注浆的基础上 , 进行精准注浆的研究 , 研发了 全孔一次快速注浆施工 技术 , 可实现多种地层的注浆 , 并申请了多项 专利 (钻注分离 全孔一次 精准注浆 ) 二、海沧海底隧道工程 重 难点及对策 注浆设备配置 二、海沧海底隧道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注浆前洞内情况 注浆后回填 层、淤泥、抛石挤淤层注浆效果 全、强风化层、抛石层注浆效果 2、 长距离 深大基坑 ( 三条匝道的地下互通 ) 二、海沧海底隧道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围护桩 +支锚 体系 , 两侧设旋喷桩 +袖阀管 止 水帷幕 。
(2)纵向分段 、 竖向分层 、 由上至下 、 中间拉槽 、 先支后挖 (3)支架 、 模板主体结构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3、 两座双连拱暗挖隧道 , 超浅埋 、 大 断面 、 下穿既有城市 主干道 二、海沧海底隧道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化大为小 、 分部开挖 、 临时封闭成环 , 导洞先行 (2)地表预加固 , 设三次衬砌 , 初支加强层紧跟施作; (3)地表交通导改配合隧道下穿 (4)加强沉降 、 变形监控量测 , 动态指导洞内施工 4、 上跨地铁 1号 线近距离施工 二、海沧海底隧道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精确 控制桩 长 、 减小桩 基 扰动 (2)严格 分区 分块开挖 , 防止地铁隧道的上浮 (3)袖 阀管地基注浆加固 (4)上下联动监控量测:与地铁单位联合 , 对地铁隧道内及基坑开挖范围进行联动监测 以 “ 精品工程 ” 为建设目标 , 以交通部的 “ 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 现代长大隧道管理示范工程 、 百年品质工程 ” 三个示范工程为建设宗旨 品质工程实施思路: 1、 科技创新方面 研究了帷幕注浆技术 , 已获 专利五项 , 核心期刊论文 2篇 , 并在申报工法和科技进步奖 , 并结合工程的进展进一步的创新和微 创新; 如:二氧化碳 及等离子爆破 、 巷道式通风 、 钢筋笼二维码质量可追溯性 , 仰拱栈桥下自动整平机 , 带翼小导管 , 洞内炮 挡 ;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三台阶开挖法 +带翼小导管的开发应用 打孔 →送管 →注浆 2、 在技术引进方面 防水板半自动化铺挂台车 , 二衬智能台车 , 养护台车 , 小导管缩尖 、 打孔自动化设备 ;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3、 在信息化方面 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 , 全面进行现场施工 管理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4、 质量管理 实行样板领路 , 过程中 认真执行首件制 , 并进行定期的评价 、 评估 , 组织相关人员去观摩学习 , 引进好的做法; 5、 安全管理 建立了隐患排查 、 风险管理 、 应急管理 、 视频监控系统 , 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 , 每日安全巡查 , 建立隐患整改清单 , 逐项进行落实;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6、 科研专题 1、 针对 1.4km长距离深大土岩复合基坑 , 开展土 岩复合地层深大基坑施工及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 2、 针对下穿兴湖路 、 石鼓山立交段两座双连拱隧道进行超浅埋暗挖双连拱 隧道施工 关键技术 研究; 3、 针对上跨地铁特殊地段明挖基坑施工 , 开展复杂 条件 下近距离地铁 区间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研究 4、 针对服务隧道下穿长岸路软弱围岩段 , 开展临海富水软弱围岩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帷幕注浆技术研究 5、 针对城市海底隧道的特点 , 多匝道 、 地下 、 地上互通 , 开展多出入口城市 海底隧道通风 及防灾救援综合技术 研究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7、标准化 弯制成拱 切割 成品堆放 缩尖 冲孔 半成品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标准化的钢筋加工场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施工标准化:程序 统一、指标量化 、两准入、三 集中、首 件 先行 桁架定保护层 塑料帽固定 胎卡具 胎卡具 钢筋定位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8、 防排水方面 -总结提炼翔安隧道的经验 表现 :渗水量偏大 , 日渗水 量已呈下降趋势;理念 :采用限量排放 1、 400m浅滩砂层渗水量占 40%左右 2、 风化槽及软弱围岩段渗水量大 3、 隧道排水沟型式不便于检修 4、 横通道与隧道连接处有渗水 , 存在 薄弱环节 措施: 1、 找准防水重点 针对风化槽 、 全 强风化等薄弱 地层进行重点防水控制 。
2、 创新注浆核心技术 在传统帷幕注浆方式上不断创新 , 实现精准 、 高效 、 快速注浆; 3、 优化路面防排水设计 , 提升衬砌 施工水平 4、 采用集水坑 , 双仓设计 , 雨污分流 , 可清洗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裸土覆盖 自动洗车槽 扬尘监测 9、 文明 施工 、 扬尘治理 喷淋 三、海沧海底隧道 ---创建品质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