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汇总细则.ppt
4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快速汇总工作细则,2,一、快速汇总(过录)表,二、工作进度安排,三、基层快速汇总工作方法,四、其他注意问题,主要内容,快速汇总工作按照快速汇总(过录)表进行,既是汇总表,也是过录表,相比于五普,表内信息量较少,只过录人口数,不过录年龄、教育、家庭户等情况源于普查登记对象的变化,按照户口登记地、普查时点居住地、离开户口地时间进行居住状况的过录,功能:通过过录普查表中的主要指标信息,可以汇总出不同口径的人口数,一、快速汇总(过录)表,汇总内容:,登记总户数,登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现有人口,登记总户数,普查区域内登记的所有户数,登记总人数,普查区域内登记的所有人数,包括现有人口和户籍外出人口主要用于填写普查小区封面,出生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4_1,死亡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4_2,现有人口,数据来源于普查表户,记录,H3_1,常住人口,采用以往的跨乡、镇、街道口径,计算每个普查小区的常住人口,逐步汇总出每个普查区、乡级、县级、地级、省级乃至全国的常住人口,计算依据:每个人只能作为一个普查小区的常住人口,乡镇街道以内的人户分离,在其居住地算作常住人口,以此方法统计的常住人口会遗漏迁移半年以内的婚姻嫁娶、拆迁搬家的人口,每个地域单位的常住人口计算公式:,(,2,),+,(,3,),+,(,6,),+,(,7,),+,(,12,),+,(,14,),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数,二.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数,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1.,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2.,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4.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其中:(1)离开不满半年人数,(2)离开半年以上人数,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常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4.,户口待定,(,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其中:(,1,)离开不满半年人数,户籍人口,可以汇总全国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不完全相同,居住在本小区,户口待定人口也作为本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计算公式:,(,2,),+,(,7,),+,(,10,),+,(,11,),+,(,14,),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数,二.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数,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1.,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2.,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4.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其中:(1)离开不满半年人数,(2)离开半年以上人数,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户籍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4.,户口待定,2.,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4.,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工作整体上分五级进行,要求各级汇总单位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快速汇总表的收集、和合并与上报任务,各级汇总单位在向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前,必须经过认真逻辑审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三、工作进度安排,普查小区过录、普查区汇总、,上报,计算机录入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合并、汇总、审核上报,国家级汇总、发布,乡级,县级,市(州)级,省级,国家,11.16-11.20,11.21-11.30,12.01-12.05,12.06-12.10,12.11,以后,各级工作职责,基层是数据产生的源头,把握好源头数据质量对快速汇总的质量至关重要。
要求:快速汇总开始前,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快速汇总的培训,明确任务,熟悉快速汇总各项统计指标的定义,学会各种统计数字的汇总方法,掌握普查小区过录表的过录方法和审核方法四、基层快速汇总工作方法,普查区快速汇总工作流程,整理普查表,普查员过录汇总,填写过录表地址和地址码,普查员指导员汇总,短表,长表,填写短表、长表及死亡表封面,检查、汇总,(一)普查员过录、汇总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过录按普查表短表和长表(不包括境外人员普查表)分别进行过录按,“,户编号,”,的顺序,逐户进行可以采取划“正”字或直接填写数字的方法一般由2个普查员为一组进行过录,1人清点,1人记数每过录完一户,还要注意比对普查表进行检查过录完成后,计算出该普查小区各项指标的合计数,填写在过录表的,“,合计,”,处同时要清点出该普查小区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及总户数一)普查员过录、汇总方法,在过录表上详细填写普查小区地址和地址码,并注明长、短表(下方打“”),短表编码为1,长表编码为2过录表填写完成后,要进行复查和逻辑检查,检查有无计算错误,数字之间有无矛盾过录表填写完毕后,除负责汇总工作的普查员认真进行自查核对外,普查指导员要进行复审。
分别填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封面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封面注意,登记总人数为汇总表(1)+(8)项得出短表封面,总人数为汇总表(1)+(8)项,总张数务必填写准确!,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合计,11,3,2,5,2,3,1,001,5,3,1,1,1,002,6,1,4,2,2,1,003,过录表填写步骤,地址:,蜀山,县(市、区),井岗,乡(镇、街道),蜀山社区,普查区,001,普查小区,04,100,001,001,1,地址码:,逻辑,检查,短,/,长 表,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合计,001,5,地址:,蜀山,县(市、区),井岗,乡(镇、街道),蜀山社区,普查区,001,普查小区,04,100,001,001,1,5,2,短,/,长 表,20,5,2,快速汇总表(续),户编号,二.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数,1.,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2.,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4.,居住在港澳台或国外,其中:(,1,)离开不满半年人数,(,2,)离开半年以上人数,过录项目,H3_2,R7=1且R6=2,R7=1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R8=2,R7=1且(R6=4或5)且R83,R7=1且R6=6,(8),(9),(10),(11),(12),(13),(14),合计,001,2,21,1,1,累计,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H3_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2,22,1,2,累计,1,2,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0,快速汇总过录表:,普查表:,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3,累计,1,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1,累计,普查表:,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4.户口待定,其中:(1)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2)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过录项目,R6=1,R6=1且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2,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1),(2),(3),(4),(5),(6),(7),001,2,累计,累计,1,5,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口,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