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报刊的四种理论简介.doc
3页《报刊的四种理论》简介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弗雷德•西伯特(Fred S. Siebert)^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 Peterson)和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 1956年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o由美国教会全国委员会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资料编辑出版后,曾得到美 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该书所用“报刊” 一词,是指一-切大 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 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弗雷徳里克・S•西伯特,美国新闻传播学者,媒介法学家1957年至I960年担任州 立密歇根人学新闻学院院长,1960年至1967年担任该校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西们特 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利学者,除了与彼得森和施拉姆合著了《传媒的四种理论》以外,他还著 冇极富声望的丿力史著作《1476年-1779年的英格兰的新闻自由》和《新闻界的权利和特许 权》西奥多•彼得森,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他与西伯特和 施拉姆合作撰写了《传媒的四种理论》,此外,其著作还冇《为杂志撰写非虚构作品》。
[《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内容1、 集权主义理论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代表:马基尔维利《君主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就必须严格制约自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西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笫一 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 大众媒介统-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 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忐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 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 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木身在当今的人多数国家已经被按弃了2、 自由主义理论这一报刊理论兴起丁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口有资本主义吋代的特征代表:弥尔顿(Milton)《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观点的自由市场:不管观点是 正确的还是错谋的,都应该讣他在报刊上出现,白由讨论,有可能在讨论中在-淀时代中错 误有可能压倒真理,但真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取力量,最终达到谬误而重现真理的光彩。
约翰•米尔《论自由》,反对多数人的暴力:多数人冇可能压制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压 制少数人不同观点也是一种暴力自由论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三点:①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到底应用來保 护个人权益而个人权益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权利”②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 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拥有判断正课的能力③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 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白由论坚决反对对新闻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侣导让新闻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 不受任何干预,畅所欲言,自山行事,为社会新闻受众提供尽可能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判断余 地,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出尽可能真切的结论3、 社会责任理论1947年报告《自由与负责的报刊》(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T.B.佩特森,美国新闻 自由委员会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技”这一理 论的核心内容,全部蕴含在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自由和负责的报刊》和霍京的《新闻自 由;原则的纲要》的著作Z中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 社会责任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耍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 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 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耍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 社会的目标和美徳;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 循公认的道徳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吋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止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 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这无疑是个」E确的4、 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在书中所论述的苏共理论,为集权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由于当吋处于美苏 冷战时期,因此廿中对此部分颇冇偏见,一般为后人所遗弃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它的根, 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 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町分割;人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來使用的, 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儿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 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 地连在一起施拉姆曾撰写过许多较为客观、公正的学术著作,但他在这一理论的分析上则 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主观性和“冷战”色彩麦奎尔(D・McQuail)的分析则冷静得多:“毫不奇怪,该理论并不赞成口由表达,但它建议传媒在社会上和在世界上发挥积极作 用,非常重视文化和资讯,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
而且,“它在其祖国,也在很人程 度上被抛弃《报刊的四种理论》新闻理论补充5、 民主(受众)参与理论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H主利用媒介的意识 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耍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 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冇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 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 社会各界都应有口己的媒介;d. 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冇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事业执 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 量的原则;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